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为更好地了解威海种质资源库情况及丰富同学们的暑期生活,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成立了“不忘初心,精于专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赴威海实践服务团。实践团在学术指导教师贾越、任怡然以及专业指导老师陈旭的带领下于7月3日前往威海市农科院种质资源库进行参观学习。本次社会实践围绕“科普”和“实践”两大主题,采用以“农”带“学”方式,借助高质量农业产业来带动青少年们学习及实践能力。
此次社会实践目的地位于威海市农科院试验农场的威海种质资源库,于2022年8月建设完成。该项目围绕“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主题展开。种质资源库之行由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尉继强为实践团成员们领路。据尉继强老师介绍,威海种质资源库的大致区域:设有威海农业自然环境、威海种质资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药材等)、威海优良品种、科研成果、国际合作、种子与粮食安全、种子科普等12个室内展馆区,11个室外试验区。12个室内展馆区从威海自然环境出发,对威海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质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介绍,引出威海种植业发展的过程、威海自己的种质资源,并对外来物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着重介绍了威海的优良品种以及科研成果,为同学们认识威海种质资源的发展提供信息。11个室外试验区作为资源库的种子科普功能板块,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研学场所。库内设有试验田250亩,以种植苹果、甘薯、花生等十二大种类作物为主,可依季节时令以及试验情况进行提前预约参观体验。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科普,资源库内还设有学习会议室,并配备投影仪等专业仪器设备,供同学讨论交流和老师授课。
图为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尉继强介绍种质资源库分区 ( 吴源朋 摄)
跟随尉继强老师的脚步,望着各种品种陈列于展览台上。种质资源库是进行种质保存的主要方式,存储量大使其被称为“生命之舟”。自主创新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威薯6号、威薯7号、威薯8号、威糯王1号、锦青、威玉17、威红1号苹果、威玉308。尉老师着重向队员们介绍了从青皮无花果生产园中选育的具备早果丰产性高、耐寒性强、品质极佳等特征,兼具栽培性状和观赏性的优良抗寒适栽品种“锦青”无花果。它是在威海无花果百余年栽培历史中,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锦青”无花果。如今,该品种已和300多份种质资源一起,被选入市级品种资源保存圃等种质资源库。该品种已于2022年成功获得由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品种权保护。包括“锦青”无花果在内,威海金、滕育1号、烟薯25、济薯26、花育9113等适宜本地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也在种质资源库有了“备份”。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种子标本 (吴源朋 摄)
在参观各种各样的种子途中,同学们的眼神被装有五颜六色的种子的保存瓶吸引住了。“这颜色是种子的本色还是说它是被什么物质染色了呢?”一位同学向尉继强老师问到。“这层颜色就是种子的包衣,这是现代种子加工新技术之一,也具有防菌的作用。”尉继强老师回答道。种子包衣是指用特定的种子包衣设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具有杀菌、抗虫、促进发芽以及保湿、抗旱、防寒作用的生长物质,可有效促进作物生根、壮苗、改善品质等。
图为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尉继强解答学生疑问 (吴源朋 摄)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子是农业的灵魂,更是农业的“芯片”和大脑,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掌握了多少种质资源,有没有足够丰富的种质资源筛选、组合都是育种的核心要素,它们直接决定能不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威海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在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交换共享,优化利用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中日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优良品种+优质种子” 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效的前想,种子科学与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征仪式合照 (吴源朋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00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