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有云:“柴米油盐酱醋茶。”
之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茶”,自古以来一直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之一,不仅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更是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种身份认同和形象输出。而茶文化,即在人们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是对中国人精神内涵的具体观照。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基于对茶及茶文化的由衷热爱,由杭州师范大学学生自发组建的“扬茗礼菀”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体验、问卷调研、社区宣传等多种方式,实现“茶舍”“社区”“茶园”三向共触,在与“青年”“居民”“茶农”等不同社会群体的接轨中,助力茶文化的活力再生,进一步探索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方法。
礼菀华夏青萃——围“茶”言欢,共续茗韵
邂逅茶舍,接轨青年,悟沏茶有道
茶舍作为烹茶待客之所,成为难得的逃离于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安逸地方。针对对现代人生活观念的反思,“扬茗礼菀”团队精心策划邂逅茶舍的机会,希望通过实地体验给予参与者更多感触。
据悉,2023年1月4日,“扬茗礼菀”团队开展“习泡茶礼·品茶道韵”活动,特意邀请十位青少年来到了义乌市文秀茶馆。此次活动对象聚焦青少年群体,打破了“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品茶”的固化市场思维,为茶文化注入更多新鲜活力。除却清雅恬淡的装潢氛围和工艺精良的茶具陈设,由团队负责人主讲的泡茶技艺课堂是该活动的特色内容。“泡茶大致可以分为备具、洁具、赏茶、投茶、洗茶、泡茶、奉茶以及收具八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讲究……”当我们进行投茶步骤时,要用茶刮把茶荷中的茶叶轻轻地拨至盖碗或紫砂壶中,这时候的动作要尽量轻,以免把茶叶给拨到外边。”现场参与者们在步骤讲解展示过程中初步掌握泡茶要领,并相应完成后期的动手实践和成果检验。
不同于茶舍的大众形象解读,“扬茗礼菀”团队创新茶舍定位,在其中添加了传授知识和操作实践的受众内容,深入延伸了茶舍的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为茶文化的传承新增生力军。
走进社区,接轨民众,扬文化深蕴
为全面了解新时代背景下茶文化社会期待的真实境况,“扬茗礼菀”团队成员们利用多日时间线上下同时开展问卷收集、访谈调研的活动。经过对几百份问卷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反映了半数填写者未曾了解茶文化,约52%的人几乎没去过茶馆、茶园。同样,访谈结果也反映出茶的普及率不高、青少年群体了解少且浅等社会现状。针对茶文化宣传力度不高的生存困境,团队成员进行讨论思考,更加坚定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决心,为茶文化的弘扬尽绵薄之力。
2023年1月8日,“扬茗礼菀”团队选择七里河区西站街道西站东路社区作为实践试点,开展“寻茶韵·品人生”茶文化宣传活动。团队成员以一段古韵悠长、别有雅致的视频为切入口,就茶的历史、种类、冲泡,陶瓷茶具,茶与诗词歌舞等内容细细展开介绍。同时,活动巧妙设置了茶文化知识抢答、诗词朗诵、茶叶猜辨、问答讨论等互动环节,均取得群众的热烈反响。
在走进社区的探索实践中,“扬茗礼菀”团队充分发挥信息反馈作用,通过居民科普的宣传方式,使茶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日常生活,而小范围试点也为大范围公众化起了很好的社会示范作用。
寻访茶园,接轨茶农,感行知合一
真正的发现茶、认识茶、了解茶,离不开对茶文化起源地的寻访。茶园便是“茶”生命萌发的最早地方。
对此,开春时节,“扬茗礼菀”团队携十二位中小学生赴义乌市毛店采茶基地开展“相约茶林·共赏青绿”的主题活动。置身于原生茶林的环境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行动的实践,使茶文化在“行知合一”的采摘活动中得以别样诠释。同时,与茶农近距离的接触与沟通,折射出当今茶产业的发展困境,为团队未来蓝图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新导向,开拓了“茶产业”与“茶科技”融合进步的新思路。
如何让茶文化在日益缩减的生存空间中活力再生,如何让茶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何让茶科技实现研发与应用的有效对接,这三个将是“扬茗礼菀”团队不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此次“礼菀华夏青萃”系列寒假社会实践是以“茶”为引的创新式探索第一步。今后,“扬茗礼菀”团队将持续投入大学生群体的热忱和创造力,坚持把“礼菀华夏青萃”的初心继续落实到实践中,积极探索国家软实力提升路,同时开创“扬茗丝路企航”新内核,激发产业潜在动能,兼容文化赋能新模式,肩负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国青年使命。(文/鲍洋洋 翟伶真 图/“扬茗礼菀”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2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