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困境
当前,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着一些严重的实践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角色认同偏差;二是个体化困境;三是激励机制缺失。
(一)角色认同偏差
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色认同偏差,是指青年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着主观上的自我认知偏差与客观上的社会认同不足。这一角色认同偏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的自我认知偏差,表现在部分青年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时对自我角色定位的认知不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就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的治理积极性和能动性,打造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机制。青年要担任好“生力军”的角色,就必须对自我身份定位有着准确的认知——青年首先应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但是,在现如今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仍有部分青年存在自我角色定位偏差的问题。有研究对广州市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51.25%的受访青年对于社会治理“有所关注”,而大部分的受访青年并未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本应是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的青年,没有顺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而转变思维,自我角色定位模糊,仍以“旁观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种信息,缺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种青年对自我角色定位认知不清的主观现实,是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所面临主要难题之一。二是客观上的社会认同不足。社会对青年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身份缺乏认同,部分青年身上的负面标签,和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加剧了这种客观上的“认同偏差”。社会上关于青年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再经由自媒体的夸大宣传,这就导致青年被贴上五花八门的负面标签:“非主流”“啃老”“利己主义”,甚至“自杀”等词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青年身上的这些负面标签逐渐演变成社会审视下的刻板印象,这就导致社会对青年群体的认知出现偏差。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下,青年群体饱受质疑,使得青年群体对社会产生消极、抵触心理。青年一旦对社会产生消极、抵触心理,参与社会发展与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就会大大降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98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