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有一处古楼。古楼建于宋代,1904年重修。鼓楼又名“清照楼”,本地人后称“古楼”。鼓楼位于十字街中心,鼓楼的建筑风格独特。
楼的整体是四根合抱的圆木支撑着,每根圆木又用四块雕刻有狮子头的条石围绕,上下铁箍牢固。楼身由正方形,上下两层,木结构,斗拱飞檐,凌翅欲飞。鼓楼一二三层皆为飞檐斗拱,周边悬铃,微风即可发出叮咚悦耳声响,檐脊蹲默。每层四面皆为窗棂可开窗观全城盛景,由楼东北角钻楼门,可穿一层超过二层,登三层,县衙内的“晋文公西望台”遗址,东莲池畔的文庙,北门里的真武庙,南戏楼、西戏楼、四门箭楼均历历在目,楼东南角的城隍庙更是一览无余。
本地人历来有鼓楼情结,鼓楼在博本地人心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曾是本地的标志性建筑。大气磅礴的鼓楼,见证了古今上百年的兴衰。
这个寒假,怀着对古楼的历史、传说和古楼内部的强烈好奇,我在古楼周边进行了一次调查,想要进一步探索古楼的奥秘。
然而,令我意外的是,即使是距离古楼百米远的周边商铺,他们也仅仅只是对古楼充满了历史悠久的自豪,对于古楼内部究竟有什么却一无所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层的传承不足,也是我们个人的一种知识缺失。不作传统文化的文盲,我决定亲自去古楼里面看看。
我又遇到了问题,为了保护这个古老的传承,政府一直限制着古楼的来客数量,一位果摊老奶奶告诉我只有在节假日期间才限时开放。通过古楼栏杆外预留的工作人员电话,我知道最近一次的开放在小年前两天。
终于来到了开放的日子,我带上了相机,整理好衣服,迈进了古楼园区,准备好了迎接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传奇。
楼梯紧而狭,踩在上面,我能清晰的看见抖落的灰尘,拾阶而上,我抬头仰望,第一眼,变被这炫彩的花纹惊艳了。空气中被人们踩起的灰尘斑驳了阳光,却无法掩盖这花纹的魅力,又有四周横梁上的梅兰竹菊花饰,更增添了几分优雅的魅力。
古楼很小,小到只能容纳我和周围的十数人;古楼又很大,内部布满了这个小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我被狠狠惊讶到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这个小镇,还有这么多的文化与景色。这都是数千年沉淀下来瑰宝啊!
我给这个小楼的每一幅图,每一处画,每一个花纹都拍了图片,这么珍贵的文物,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在我回去的路上,我回到了之前去过的几处商铺,向他们展示了这内部的深厚文化内涵。然后,我在古楼意见箱留了信和我利用自己拍的图片做的关于古楼的海报,希望古楼管理员能够增加开放的次数,增加对古楼的宣传。希望自己的力所能及能够唤起更多人对古楼的保护,对文化传承的接力。文化,不应该被埋没,不应该让生辉的明珠久蒙时代的尘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9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