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旧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社会实践队成员刘家硕等人于2月2日参观了吴桥杂技大世界。
吴桥,是我国杂技发展最早的发祥地,在这块土地上,杂技先辈们不懈地实践和追求,从“耍把式卖艺,牵猴撂地”,到登上世界杂技艺术殿堂,从打几个跟头,变几手戏法,到被称为东方艺术明珠;从三五个人撂地、磨杆演出,到具有能容三千观众的大盖棚;从零星分散为数不多的杂技艺人,到全县乡乡镇镇有杂技团,村村都有杂技艺人;从走村串镇到走出国门,足迹踏遍世界五大洲。
漫步城中,身着古装巡街、挑担叫卖的人在城内穿梭,再现了清末民初的江湖街景。精彩的猴戏、驯鼠,震撼的硬气功,欢快的唢呐吹奏和各式各样的杂耍、戏法,杂技小院、彭家班的惊险绝活,诙谐幽默的江湖卖口,体现了当年老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上海大世界、南京夫子庙等民俗文化集散地的特色表演和江湖文化景观,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
“兔年大吉喜气临,昂首摆尾迎春来。哎,哎,各位朋友要听好……”循着声音来到独台戏舞台,非遗传承人黄彦芬正以地道方言,通过木偶表演一台戏。她连演带唱敲锣打鼓,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将剧中人表演的宛若真人。
在“吹破天”剧场内,吹茶壶、鼻吹唢呐、口吃香烟……一根普通的唢呐空管在何树森的手中成了一柄“魔杖”。有声:经典民乐《百鸟朝凤》中的各种鸟鸣惟妙惟肖;右手转着手绢,左手举着唢呐,头顶还有一个暖水壶。嚯!何树森将杂技与唢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来到“鬼手居”,王保合老先生的“三仙归洞”精彩上演。一根筷子、两个瓷碗和三个海绵球是王保合全部的表演道具。只见他拿起筷子轻轻一点,扣在瓷碗下面的海绵球就能任意出现或消失。他的绝活儿引来阵阵喝彩。为了活跃气氛,王保合邀请台下观众进行现场互动。王保合让一名观众用手紧紧攥住一个球,然后拿着筷子指着她的手,一声“走”字过后,观众摊开手心,竟然是两个球!“怎么进来的?怎么这么快?太厉害了!”观众被吴桥老艺人的高超技艺深深折服。
与此同时,江湖大剧院内,大型杂技情景剧《江湖》与杂技秀《运河·印象》轮番上演;江湖文化城“三不管广场”上赶起了江湖非遗集市,捏面人、吹糖人、画糖画。
“我第一次来吴桥,看到了很多精彩的非遗展演,这个年过得十分有意义。”游客李女士说,这些节目让非遗文化得到了传承,可以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广泛的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中国的发展史,领会传统文化沿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的不易,并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撰稿人:刘家硕
旧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审核过的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9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