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3日电(通讯员 刘佳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木版年画,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工作,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对木版年画展开调研,探索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传承经典技艺,打造非遗年画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是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实践队员一进入木版年画博物馆内,就被墙上大大的标语“传承经典技艺,打造非遗年画”所吸引,鲜红的标语令每个进入此地的人都能感受到博物馆对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据了解,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三大木版年画,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代时期,西杨家埠村“家家印年画,户户扎风筝”。在此后一个半世纪里,杨家埠“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
实践团队来到年画博物馆大厅,见到了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的木版年画,有祖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木版年画的体裁形式新颖多样。“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有人物故事,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旋律。”工作人员边走边向实践队员介绍道。此外,由于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为实践队队员来到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进行实地实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肖秀彤供图
创新为图存,薪火要延续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直践行的基本原则。参观完年画博物馆,实践团队又来到了园内的年画制作坊,临近年关,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的年画工艺品也逐渐带有年味。工作人员热情介绍道:“为了提高木版年画的影响力,拉近年画与人们生活的距离,制作坊尝试在木版年画作品中融入节日元素,加快制作各种各样有关生肖兔的年画工艺品,让人们充分感受年的味道。”随着时代变化,木板年画也已经与时俱进,积极融入时代元素,比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主题元素。
除了形式创新外,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也在尝试传承方式创新。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后,杨家埠木版年画博物馆为申报木版年画传统手工艺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培训新一代年画传承人,扩大木板年画从业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对民间年画老艺人及口述资料进行系统记录和整理,对年画技法、针法进行抢救性保护。
木版年画的发展,不但要“保留下来”,更要“传承下去”。工作人员介绍道:“博物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年画班,学生可以参与年画体验项目,从中了解年画知识,了解年画刷印。同时为了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博物馆只是象征性收材料费,学费太高容易打击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让“学费”把学生给吓跑。”目前,通过开展线上年画培训班、体验班等项目,木版年画的薪火已经得到延续,让这样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时代精神与活力。
图为年画手艺人向实践队员演示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 供图
乘电商东风,展非遗前景
年画发展探索新路径,”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年画线下活动几乎全部取消,给年画发展造成了重创。博物馆积极求变,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启了木板年画的网上销售。”工作人员如是说。
紧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漫步在博物馆年画坊里,见到了线上销售的直播间。直播员对着镜头,详细地向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介绍着潍坊木版年画的历史和特点,还简单介绍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员:“我们的直播吸引了上千名观众实时在线观看。其中不少观众是身在外地的潍坊人,大家纷纷点赞留言表示支持。并且身在外地的潍坊观众表示,通过线上直播,能看到熟悉的潍坊木版年画,感觉非常亲切,纷纷下单购买年画。这不仅带动了潍坊木版年画的销售,还进一步扩大了年画的文化影响力。”
图为工作人员直播展示介绍木版年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秀彤 供图
“与时俱进”是传统手工艺在随时代发展践行的一条基本原则。传承人除了要熟练掌握传统技艺,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非遗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多方路径打通道路,实现创新性发展,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