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化雨,农田亩亩翠;政策归心,国土山山青。”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农业之本,农民之根。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古厝新生实践团于2022年12月8日来到日照市莒县陶家村,切实考察闲置宅基地情况,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
毛主席有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实践团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紧跟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分析研讨,为后续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此外,实践团还通过制定“农村限制宅基地的利用状况”调查问卷来进一步了解群众对相关政策的认知程度以及农村宅基地的发展情况。经过前期充足的准备活动,我们规划好实地考察的路线和此次要着重采访的内容,决定前往日照市陶家村进行开展实践。
实践团成员首先到达了第一个采访地点——陶家村村委会,负责人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村里宅基地的利用情况并带领着我们一同了解陶家村落实政府相关政策的情况。了解清楚整个村庄土地利用的大致情况后,实践团成员分头行动,对村民家中宅基地信息及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村内长期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而且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在城市和小集镇置业,导致农村的房屋和土地无人居住、使用问题愈演愈烈。提到“外出务工”、“房屋无人居住”等问题时,许多老年村民无不叹息。这让我感受到,土地对一个土生土长的村民来说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情感的羁绊,一种心灵的慰藉。采访完村民后,我们决定四人一组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观察到村中许多土地处于荒废状态,有的荒地上还留有几间饱经风雨的房屋,有的荒地上甚至直接堆满了垃圾。在农村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大环境下,却出现了一大批的闲置房屋和土地,让人惋惜的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是否大多数农村都面临着宅基地闲置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方法让闲置的土地资源真正“活起来”?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实践团利用寒假时间兵分四路分别前往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香城镇、枣庄市滕州市姜屯镇、潍坊市寿光市孙集三元朱村和潍坊市寿光市孙集贾家村四地进行同样内容的调研。经过多地的实践考察,我们发现虽然各地均落实了相关政策,但受到村民们外出打工人口流动、农村集体内部分配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宅基地空置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土地撂荒现象也是愈加严重。零散的耕地、闲置的房屋、荒废的土地……村庄里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虽然今后的农村土地改革事业十分艰难,但是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都应该转化为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动力,进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土地盘活道路。我也希望,在这条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有年青一代的助力,但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很却少发现有年轻村民的身影。相比于扎根在农村的老年村民,青年村民这一代更加具有改革的热情和建设农村的力量,但现实却是许多年轻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在城市、小城镇安家置业,只有在特殊的日子才选择回村“看一看”。在我看来,村民和村庄应是“双向奔赴”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村庄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模式将宅基地和其他土地结合改造成一片旅游区或者将宅基地与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解决闲置宅基地问题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增长,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把农村真正建设成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与其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快速发展,不如实事求是先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啃”盘活闲置宅基地这块“硬骨头”,大力推进宅基地的管理工作,增加村民的收入,保障村民的权益,把农村真正建设成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让住在这里的乡亲们,看得见美丽,感受得到宜居,体会得到幸福!(通讯员 李文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63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