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榼子”守艺人,刻刀出非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赵华宇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 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其发展活力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走进青岛市“非遗旅游街区”即墨古城寻找非遗真迹“葛村榼子”,探索榼子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走进古城“葛村榼子”工作室,实践队队员便被货柜上琳琅满目的榼子吸引住了,莲蓬、福袋、面鱼、狮子、老虎……个个栩栩如生,十分精致。而非遗传承人王丕文此时正在潜心雕刻榼子。

图为“葛村榼子”传承人王丕文雕刻榼子的过程 中国青年网 江吉泽 供图

据悉,葛村榼子在民间也被称为“饽饽磕子”,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百姓常用其来做鱼、桃、虎、元宝等象征吉祥的面食品,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手工雕刻榼子是葛村王姓家族世代相传的独特手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2年葛村榼子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丕文随即也成为传承人。

王丕文说:“我平时制作榼子只用年久的老梨木,这样的榼子既不易干裂,而且保存时间长。雕刻榼子是个手艺活,画样子、下料、抛光、做框,凿花、刻花、抛光,只要有一个步骤出错,就会废掉一个榼子,因此初学雕刻时,我还吃了不少苦头呢!但好在,因为我热爱这门手艺,就坚持了下来。”如今王丕文从事榼子雕刻已经40多年了,雕刻榼子对他来说,早已成了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王丕文雕刻“葛村榼子”并与他进行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王丕文多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手工雕刻。但文化的发展不只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王丕文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利用自己几十年深厚的雕刻经验,大胆创新,迎合受众,除了常见的“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前前后后研发了巨型榼子“年年有鱼”,微雕榼子“龙凤呈祥”等30多套新作品。这些既实用又精美的榼子深受大众喜爱。

图为实践队员观赏室内摆放的榼子木雕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从实用变到文化,尽管“葛村榼子”如此被受众所喜爱,但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王丕文却有着自己的烦恼——-“传承”。他告诉队员,榼子从来不愁销路,但由于花纹雕刻复杂,耗费时间较长,过程枯燥,并且经济效益不高,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坚持下来,大多人都选择放弃这门手艺,另谋出路。因此能够掌握这门手艺的人实在太少。面对如此的困境,王丕文表示,他有时会去学校教学生们一些相关手艺,也经常与一些雕刻爱好者交流,传授经验。他只希望未来自己能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将老祖宗的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图为工作室内摆放的“葛村榼子”木雕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一直践行的基本原则。传承人除了要熟练掌握传统技艺,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不仅是“葛村榼子”,任何一种非遗文化亦是如此。若能搭建以学校教育传承为主的传承方式,再结合互联网新媒体多方路径打通道路,实现创新性发展,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东医学子——溯之我源,馈之我乡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本着“溯之我源,馈之我乡”的服务宗旨,以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养老为主题,于广东湛江吴川覃巴镇吉兆村以及那碌管区那面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使得老有所养……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学子——送医下乡,造福乡亲

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于湛江市吴川覃巴镇吉兆村开展一个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的义诊活动。……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服务队—义教之星火,人生之灯塔

义教传真心,溯源系真情…… 杜志媚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寻访即墨葛村,“榼”出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竖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非遗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即墨区非遗工坊,…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古城黄氏烙画,品指尖艺术传承
中国青年网临沂市12月18日电(通讯员张春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近即墨古城,感受非遗传承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黄雪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面对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曲园学子寒假行:寻访即墨古城,共探烙画今世前缘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8日电(通讯员肖秀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
曲园学子寒假行:黄氏烙画绘国风,创新艺术展新辉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佳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扬黄氏烙画文化,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非遗古韵,泥老虎不拘于泥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胡双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非物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即墨花边,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鲁雨荷)习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
曲园学子寒假行:化梦为刀,刻万古春秋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
大学生进社区:实地体验社区风貌
为深入了解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运作机制,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社区的环境较…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榼子焕光辉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榼子焕光辉]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江吉泽)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