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化梦为刀,刻万古春秋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李心如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 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青岛即墨古城老村子榼子坊对葛村榼子进行参观、学习和随访。

图为老村子榼子坊内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历史与传承

“榼子”在胶东地区又被称“饽饽榼子”,是以前胶东人居家生活的一件常见用具。“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后经各朝代发展延续至今,尤以即墨葛村榼子最负盛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次,实践队员们采访到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葛村榼子”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

一进门,实践队员们就被眼前一排排制作精良的榼子“惊艳”到了有,小鸟、面鱼、狮子、老虎、小狗、蝴蝶、葫芦、莲蓬……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榼子栩栩如生地展示在眼前,让人心生喜欢,只见王丕文师傅正聚精会神地坐在店里雕刻着一件还未完全刻好的面鱼榼子,地上的木头工具箱里放着大小、粗细、形状各不相同的几十把刻刀。

王丕文师傅端坐在木墩工作台前,左手用力摁住面鱼榼子,右手四指垂直握住雕刻刀,大拇指向上摁住刀柄用力刻画出面鱼图案,先刻出面鱼的大体轮廓,再刻鱼头,雕刻间,还需根据面鱼部位的不同更换不同刻刀。在雕刻时还需一边刻一边清理着雕刻出的木屑,并时不时变换榼子的方向,一会功夫,地上就落满了一层木屑,“刻这个不光得有劲,还得用巧劲。”王师傅告诉实践队员们。

图为王丕文师傅认真雕刻面鱼榼子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匠心赋能,榼子传承

据他介绍,从选料、大锯割板、晾干、画纸样、弯锯切割、锅蒸包浆、电刨抛光、凿框刻花、抛光、落款,雕刻出一件榼子需要经过10道工序。葛村榼子选材精良,一般选用三十年以上树龄的老梨木、苹果木、山楂木、枣木为原料。果树木材硬度适中,颜色暗红,木质细腻,无异味,带有天然的果木香味,采用浸泡蒸煮工艺处理后,木材韧性强,不易开裂变形,结实耐用,使用时间可长达百年。

制作榼子的工具种类也极其繁多,仅仅是雕刻花纹的工具就有花蒂巴、平刀、鱼眼刀和挖刀等30多种,最小的约2厘米,最大的50多厘米。“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但是雕刻不同的花纹,就要用不同的工具,他们分工很明确。”王丕文师傅笑着说。

采访中,实践队员们发现王师傅的左手食指有明显的伤痕。他告诉实践队员们,自己曾经在2002年下料时被电刨子弄伤了手指,一度想要放弃这么手艺,可两年后还是重新拾起来,“就是放不下这个榼子,虽然当时不如上班的挣钱多,但是就觉得做什么都不如做榼子。”他说,“这也许就是一种情怀,做了二三十年,一时让你彻底放下,打心眼里还是有点舍不得。”

“榼子看似简单,制作工艺却非常考究。”王师傅多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手工雕刻“虽然一刀一刀刻的耗时漫长,但只有秉承传统,才能做出下刀厚重、纹理百年不褪的感觉。”王师傅说。

现在,王师傅在制作榼子领域已经是“大师级”的手工艺者,很多学习美术的年轻人常到他的门下当学徒。而且王丕文师傅在传承和传播榼子文化,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青岛市手工艺首席技师、青岛市手工艺大师。他的木雕榼子作品多次国家级大奖,其中《龙凤呈祥》和《年年有鱼》作品获得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银奖,2019年5月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华杯”民俗文化艺术作品邀请展,获得二等奖,被即墨区龙山街道党工委、龙山街道办事处授予“最美传承人”荣誉称号。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师傅说,他要将这门雕刻手艺传承下去,“我现在不仅把这门手艺传给了我儿子和孙子,去年我还被聘请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饽饽磕子大师工作室的特聘专家,每周去给学生们讲授榼子的雕刻技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

图为王丕文师傅的榼子代表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我从14岁就开始学习制作榼子,目前已经干了40多年了。”王丕文师傅介绍说,除了大家经常见到的“福禄寿喜、十二生肖”图案外,自己还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创新,做了的很多花样图案,目前他创作的榼子图案已经达到了200多种。比如“龙凤呈祥”双件套婚礼纪念榼子,并且,经过一代又一代工匠的传承、改进,现在葛村榼子的雕刻技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作流程,雕刻技法也越来越完善。“还有这种微雕榼子《金鱼莲蓬寿桃柳叶花篮》五件套、巨型面鱼榼子《年年有鱼》,已经不局限于做实用,而是作为一种工艺品做装饰,被不少市民收藏。”

据其介绍,榼子通过网络不仅在全国各地受到欢迎,甚至还走出国门,远销韩日韩、欧美。除了供日常使用外,还成了不少人喜爱的工艺收藏品。

图为老村子榼子坊中摆放榼子成品的展示墙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华宇供图

危机与转机

但是,王师傅也发现一个让他发愁的现状:“真正要从事这门手艺的人还是非常少的。”他的愿望十分简单:“我就是想好好继承祖辈留下的这些老手艺,毕竟传统的再不传承就真的要失传了。”

“葛村榼子现在销路不愁,担心的是传承。”他表示,现在大家对榼子的认识越来越多了,以前逢年过节或者喜庆日子,大家做馒头时刻各种吉祥图案,现在很多人平时都喜欢用榼子做点心、做月饼。

“一门古老的技艺,需要用一生去努力虔诚学习,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是非遗传承人的责任。”王丕文师傅对榼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制作最大的一个榼子长度达1.35米。这几年,王师傅和榼子的故事传遍了青岛的高校,让许多人了解了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除了经营即墨古城的榼子店铺外,王师傅一有机会就走进高校课堂,或是常与爱好者们交流制作榼子的技艺与心得。王师傅长期奔走于高校之间,成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客座教授。他不仅是青岛酒店技术管理学院“饽饽榼子”大师工作室特聘专家,还长期在学校担任专家级讲师,他还拿出了自己部分藏品,在学院建立了饽饽榼子博物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假期实践阅读《创客:新工业革命》有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号召中,我阅读了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新工业革命》,让对于身处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我有了新的感悟。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 华子裕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暑假工实践故事

又是放暑假的时候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既开心又烦恼的。开心是因为忙碌了一个学期,终于可以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放两个月的长假了。但我们也是有苦恼的,因为放假时间一长,我们就不…… 胡蕊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我的检验科实践故事

在学习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专题报道过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的关爱,更是因为习总书记提倡了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自己积极主动在地方疾控中心见习。…… 陶浩维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传承中华文化——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左传》有言:“中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见,在古时,华美的汉服曾经被上升到和礼仪一样的高度,其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向世界展现东方大国的繁荣。而在这次暑…… 彭文婧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防范电信诈骗,时刻牢记心间——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居家工作学习,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电子设备和网络,并且在网络上人们对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不设防,这就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并衍生出许多新型的、完备的诈骗体系。于是趁…… 陈鸣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我的镇上卫生室——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返乡实践故事

今年暑假,我加入了我们学校的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团队本次的暑期任务主要有抗击疫情寻访活动,于是,我进入了我们镇上的卫生室实习了两天,虽说现在国内抗疫行动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范颖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第三次成功被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推进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教育部语用司委托江苏师范大学对报名的高校实践团队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南通大学……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成员前往江苏师范大学参加2020年“推普

近日,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一期活动培训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举行,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童声文化艺术服务团师生代表一行五人赴徐州参加了此次培训。十八大以…… 甘钟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

社区冬日展文化盛景,志愿热情燃暖心之火为积极响应国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

回访母校传薪火,西农精神助梦行

为积极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激发更多青年学子知农爱农的情怀,助力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助力…

曲园学子三下乡:情牵田家探振兴,志助乡村展新颜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为深入了解基层发展现状,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走近岭南饮食文化

2025年1月17日星期六,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人行文化传承团队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旨在深入体验并了解岭南地…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榼子”守艺人,刻刀出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其发展活力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黄氏烙画绘国风,创新艺术展新辉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佳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扬黄氏烙画文化,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非遗古韵,泥老虎不拘于泥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胡双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非物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即墨花边,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鲁雨荷)习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
大学生进社区:实地体验社区风貌
为深入了解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运作机制,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社区的环境较…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榼子焕光辉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榼子焕光辉]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江吉泽)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
千里同风“社区青春行”活动实践调查
1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千里同风实践队开展社区青春行专项活动的实践调查,该项调查以线上为主,意在调查社区青春行专项活动的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截止12月13日,千里同风实践队共收集175份调查问卷。通过对175份…
曲园学子寒假行:烈火为笔,手绘万千世界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8日电(通讯员路昕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更好地走…
当“乡村振兴”遇见“儒风海韵”,助力国家发展建设
【探索渔村文化,响应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探究渔村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渔舟唱晚队来到日照市李家台村进…
助力传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
2022年12月4日晚上19时,“政”传文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依托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队长孙梦颖主持,全体队员积极与会。会议伊始,队长孙梦颖指出我院有关社会实践的各类方向,并在探讨后最终决定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