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行:精工出巧物,榼子焕光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江吉泽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 江吉泽)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为切实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情况,1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即墨古城等多地展开相关社会实践调查。

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实践队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了线上会议,对实践活动的流程方式等信息进行了公布:山东省是文化大省、非遗大省,基于这一现实条件,为保证实践调研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实践队决定通过划分小组分地区展开活动,通过线下与非遗传承人采访对话的方式进行实践。

按照实践流程规划,“见微知著”实践队前往即墨古城葛村榼子非遗工作室,开展采访调研。榼子,学名“果模儿”,在即墨当地方言中被叫作“ka子”或“kei子”,主要用于制作饽花这种面食,发挥定型的作用。在与工作室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葛村榼子自古至今传承历史已有二百余年,传统造型一般为“福禄寿喜”,一套五个:福为元宝造型,内刻福字;葫芦取福禄的谐音,在花纹中刻禄字;寿桃造型取寿的寓意,莲蓬造型内刻喜字,最后一个为鱼形,表示连年有余。同时,葛村榼子传承人王丕文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尺寸和造型上的创新,拓展了葛村榼子的种类。

图为葛村榼子传承人正在进行榼子的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非遗工作室工作人员向实践队队员介绍说,制作葛村榼子需要纯手工进行雕刻,一方面需要用到刨子、木槌、铁凿等27种工具,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根据榼子的造型不断更换工具以达到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另一方面,一个榼子的制作过程,也需要经历没墩、割板、画样等10到工序。复杂的制作过程决定了葛村榼子对于制作的手艺要求极高,同时需要在时间和精力上进行大量投入。

作为传承了二百余年,承载着即墨的文化与传承的葛村榼子,如今借助网络媒体得到了发展,在采访中,工作人员说到:“这几年通过各种活动和媒体的采访宣传,榼子的名声传的越来越广了,但是榼子这个东西急不得,每一个都得是一个一个刻出来,快不了。不过现在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像以前,一般人们买回去,都是给蒸饽花当模子使,现在还有不少人买回去用着展示哩”。在销售方面,葛村榼子通过他喜庆的造型和精美的技艺,使得不少人青睐有加,但由于榼子必须通过手工制作,在制作速度上有所限制,所以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图为工作室中陈列的榼子成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虽然榼子的商业前景很好,但是非遗传承人王丕文也有着自己的担忧:葛村榼子制作工艺的传承问题。葛村榼子的精美技艺下,是长年累月的练习和积累,不仅仅是对手工技艺上的要求,更是对制作者体力上的挑战,想要完全掌握榼子的制作工艺,需要极高的耐心和定力。因此,相比于商业价值,王丕文更关注榼子制作工艺的传承与推广问题。除了借力媒体,通过各方报道增加葛村榼子曝光量外,王丕文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相关活动,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式寻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将葛村榼子的制作工艺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成员向非遗传承人了解榼子制作工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江吉泽 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是手段,传承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包含葛村榼子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使非遗能够在保留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兼顾到时代审美和需求,使得更多人能够了解,能够愿意学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技艺。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在与非遗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对话过程中,对葛村榼子的制作工艺和发展现状有了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明确了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建立过程的重点和难点,为实践课题的后续延伸坚实了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非遗古韵,泥老虎不拘于泥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胡双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非物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即墨花边,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鲁雨荷)习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
曲园学子寒假行:化梦为刀,刻万古春秋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
大学生进社区:实地体验社区风貌
为深入了解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运作机制,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社区的环境较…
千里同风“社区青春行”活动实践调查
12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千里同风实践队开展社区青春行专项活动的实践调查,该项调查以线上为主,意在调查社区青春行专项活动的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截止12月13日,千里同风实践队共收集175份调查问卷。通过对175份…
曲园学子寒假行:烈火为笔,手绘万千世界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8日电(通讯员路昕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更好地走…
当“乡村振兴”遇见“儒风海韵”,助力国家发展建设
【探索渔村文化,响应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探究渔村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渔舟唱晚队来到日照市李家台村进…
助力传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
2022年12月4日晚上19时,“政”传文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依托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队长孙梦颖主持,全体队员积极与会。会议伊始,队长孙梦颖指出我院有关社会实践的各类方向,并在探讨后最终决定了传…
深入乡村一线,探访发展历程
12月10日下午调研队成员到达日照市陈疃镇后,首先与北疃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队成员在会议室展开了对北疃村于书记的采访。首先,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问题,于…
相约美丽陈疃 ,共创美好蓝图
曲阜师范大学裕农共济调研队:相约美好陈疃,共创美好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对山东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对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寄予殷切期望。为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