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近即墨古城,感受非遗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见微知著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潍坊1219日电(通讯员黄雪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面对非遗不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为在社会实践调研中了解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尝试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路径创新,曲阜师范大学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即墨古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黄氏烙画进行实地实践活动。

走访民间艺人,了解非遗传承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要找到传承人才能进行深入了解。社会实践的成员们来到即墨古城,实地向黄氏烙画的有关人物调研学习,收获颇深。黄氏烙画的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说,黄氏烙画是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火笔画”、“烫花”、“烙花”。他对社会实践队员们讲解到:“所谓烙画,是用烧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葫芦、丝织等物品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的工艺品。”说着,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满屋里各式各样精美的葫芦工艺品。我们在参观中学习到,烙画相传起于秦朝,始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即墨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传承人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与耐心,需要持之以恒。队员们在实践中也学习到了烙画的制作的艰辛与不易,烙画工艺品精美的背后离不开手艺人们的匠心独运,可现如今,由于疫情以及非遗工艺本身的知名度不高,非遗发展面临传承困境。

图为黄氏烙画所做的葫芦工艺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吉泽摄

重点地区调研,探访非遗发展

实践队员们调研以实地走访为主导,因地制宜地了解当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积极寻求探索解决思路。经过在即墨古城的实地调研中,成员们发现,即墨古城不只有黄氏烙画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集中分布着其他的非物质文物遗产。近年来,即墨古城全力保护和传承具有“即墨符号”的非遗文化,引进了即墨柳腔、即墨花边、大欧鸟笼、即墨老酒、即墨大鼓书、黄氏烙画、葛村榼子、即墨麻片、官庄竹编等多种非遗项目,点线面联动,集中展销手造精品,并将非遗传统融入旅游体验,激发文旅融合活力。通过集中展示、展演、展销非遗项目,以及部分非遗传承人现场互动展示,让人们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种以旅游促进非遗发展,以集中发展扩大非遗影响力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图为非遗负责人为社会实践队员讲解烙画的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吉泽摄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把握机遇才能赢在未来。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在战略机遇的叠加期、快速崛起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环境保护、区位发展、政策支持、文化底蕴的优势持续放大。即墨古城将始终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在更大格局、更大范围内提升区域影响力、竞争力,全力以赴继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路径。

图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江吉泽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13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晋享中国年实践队“知年俗·享年味·寻年趣”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在2024年…… 任皓楠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享中国年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花戏民歌载欢乐,戏剧青年继龙腾

7月17日及18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先后前往左权县将军广场与政府广场,同左权县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小花戏演员教授实践队员图为实践…… 董鑫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

三下乡|忆苦思甜话当年,晋师青年左权行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重温红色景点,传承红色基因,7月…… 任皓楠 董鑫 康欣蔚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晋火相传·花开太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共享数字红利,助力社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到了智能时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2022年12月…
寻访即墨葛村,“榼”出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竖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非遗魅力,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见微知著”实践队于12月18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即墨区非遗工坊,…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古城黄氏烙画,品指尖艺术传承
中国青年网临沂市12月18日电(通讯员张春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深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深厚文化底蕴,…
曲园学子寒假行:寻访即墨古城,共探烙画今世前缘
中国青年网潍坊12月18日电(通讯员肖秀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
曲园学子寒假行“榼子”守艺人,刻刀出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赵华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其发展活力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黄氏烙画绘国风,创新艺术展新辉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19日电(通讯员刘佳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扬黄氏烙画文化,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
曲园学子寒假行:探索非遗古韵,泥老虎不拘于泥
中国青年网青岛12月19日电(通讯员胡双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非物质…
曲园学子寒假行:品味即墨花边,感受非遗魅力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2月19日电(通讯员鲁雨荷)习总书记近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弘…
曲园学子寒假行:化梦为刀,刻万古春秋
中国青年网日照12月19日电(通讯员李心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系保护,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
大学生进社区:实地体验社区风貌
为深入了解社区的管理与服务运作机制,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聚青春故里,擎画社区蓝图”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12月19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南湖镇万家坪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社区的环境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