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河海大学“三下乡”南水北调及河长制调研团来到中国南水北调邢台段大国工程一线进行实地调研。
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北省主要有三个受水区,即:邯郸市、邢台市与保定市。选取本站——邢台站为本文着力点,是因为邢台市处于中间受水区域,更能够直观的反应上下游城市来供水差异,更能够检验我们大国工程为人民谋福祉的效用水平。其次是因为在邢台段因压差问题有七里河倒虹吸工程,作为水利学子更想借此契机实地去感受基础水利设施的魅力。
首先进入南水北调大国工程一线基地要经过一系列的关卡,这不经让身为水利学子我们对水利事业更增添了一份敬畏之情。紧接着进入了工程内部,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国南水北调七里河倒虹吸”醒目的12个大字。
调研团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水北调邢台段的闸室内部,负责人与指导教师详细的介绍了南水北调七里河倒虹吸工程由进口渐变段、进口检修闸、管身段、出口节制闸、出口检修闸、出口渐变段组成,节制闸为弧形闸门,闸站管理高度自动化,为“一渠清水安稳北送”扎牢了安全的篱笆。
深入了解河北省水资源的分配调度情况及河湖系统治理成效,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不仅仅只停留在工程基地中,更需要走出工程,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映照习总书记的那句话:“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于是,指导教师与工程负责人带领我们来到了一处因南水北调工程生态补水而改善河湖面貌的河岸边。在北方能看到如此潺潺的河流更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大国工程为人民所谋求的幸福。
通过这几天在一线水利工程实践调研部分的完成,我们认识到水利基础工程的壮观、感受到团队成员协作的愉快以及领悟到大学生“三下乡”的独特魅力。在本次调研一线水利工程中可以真实的看到基地工作人员对于调水工程来、供水自动化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更能够与大国重器真实接触,仿佛能够与它同呼吸共命运。炎炎夏日在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操作层里,闸门开度的监测人员仍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好安全帽,一遍又一遍的检测着闸门开度。看着没有比我们年轻几岁的工作人员背影,却早早地投入到了中国水利事业的建设中去,让我们实践团成员倍感压力,需在以后的校园生活中夯实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早日投身水利事业,建设美丽中国做好充足准备。
作为年轻水利学子的我们能够借助此次“三下乡”平台,深入各类水工建筑物,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认识实习机会,近距离观察学习水利工程设施,既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实践的基础,又对北方地区治水方针的落实有了新的思考。将以前只在书本中学习到的泵站、闸站、大坝等水工建筑物被真实地放大,在书本中只是一张简单的插画,而现在确是一个规模不容小觑的建筑物。调研团成员们均表示能够感受到水利工作者外业工作的不易,但更能够让我们对那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建造水利枢纽的水利前辈们萌生了许多敬意。
通过本次“三下乡”活动,河海大学南水北调及河长制调研团从中国的南方城市出发,看到了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河流的差异,如果仅靠调水工程进行调水完成城市景观生态补水,这一条线进行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加快水岸共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防治;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村级组织在河、湖、库、渠日常管理、巡查中的积极作用,把农村河道、各类分散饮用水源纳入管理,加强广大农村水环境整治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完善农业循环链,以水为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富民。按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推行“种养结合,入地利用”,使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互动协调发展,走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资源化利用道路,解决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的问题。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生态养殖、循环农业、旅游+农业,在加快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上趟出新路子。
从尧封唐河以鲧治水、大禹治水到习近平治水十六字方针,无不诉说着水利事业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暑期实践“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扎根于实践团成员的内心,新时代要求着水利人拥有更高的素质,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就是因为这样,才能将“水利”与“三下乡”事业紧密相连,才能将“水利”与“未来”相连接。在其中架起了无数的桥梁,使每个人,每一户都在感受着水利事业带来的福祉,才能让每一位水利人在未来的岁月中实现着自我价值。
通过本次实践,成员们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的理解,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唐德善教授对实践团成员寄予厚望,希望大家爱水、护水、节水,通过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思,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发奋图强、报效祖国,为中国水利事业展现河海担当,贡献河海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