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志愿者是什么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赵庆捷

志愿者是什么?曾经,我认为他是离我比较远的。是不求回报,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一些有利的事情,最重要是不求回报。穿着红色的马夹穿梭在大街小巷。这就是过去我认为的志愿者。

现在我有幸参加了我们学校的一个垃圾分类相关的志愿团队。在前两天,刚刚做过的项目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前往南京市栖霞区的一个幼儿园对着中班的小朋友们科普垃圾分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也是我从未涉足的事情。难忘、有趣、有意义,便是我对这个项目的关键词。

进入幼儿园走在前往教室的路上,或许我上一次踏入幼儿园还是十二年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

在幼儿园老师的组织下,我的同学开始了这场宣讲,我的工作则是用相机记录下来,以及在宣讲之后陪着小朋友们做游戏。

小朋友们,我是接触不多的。那天见到如此多的小朋友们坐在一起,吵吵闹闹,是很震撼的。幼儿园的两位老师一开口便让四五十个,活力四射的小朋友安静下来,也是很震撼的。

什么是活力,什么是活泼,什么是积极举手,什么是大声回答,什么是幼儿园小朋友。我仿佛看见了十多年前的自己。争先恐后的举手,专注的眼睛,一本正经的回答垃圾分类的互动问题。这是一个大学生想象之中,意料之外的场面。在坐着的一群小朋友们之中,我仿佛看见了在遥远记忆和发黄相片里的自己。当我走出幼儿园校门的时候,我依稀的想起了,十二年前,幼儿园毕业在父母的陪伴下阔别学习三年幼儿园,对小学学习生活惴惴不安的样子。

如此一个可以接触到如此之多幼儿园小朋友的志愿活动,在小朋友们的心里埋下了垃圾分类的种子,使志愿活动赋有了活力与意义。

更不必说,在这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还有社区垃圾分类点志愿服务,也是开拓了视野,体会到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2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降低填埋比例,并探索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资源化利用技…
重庆学子三下乡:携幼童共进,助国情传播
2022年7月初,正值建团百年和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国情观察寻历史,筑梦远航强信念”实践团的队员们以传递国情为契机,认真学习党史团史,响应国家号召,奔赴重庆市合川区十字路社区开展知…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准备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
垃圾有自己的家,叫垃圾桶
垃圾分类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减少占地面积。资源能再回收并二次利用,是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见‘圾’行动,携手同行”社会实践团队因此进行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迎着酷暑,带着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公益团队于2022年6月至7月举行了有关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宣讲活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是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从“要我分类”的被动性向“我要分类”的主动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不乱扔垃圾”不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垃圾处理也不能完全推给政府,“垃圾填埋场”的超负荷运营,“焚烧垃圾”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在表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代…
“见‘圾’行事,携手同行”
为了增强社区人民环保意识,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我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团队,与团队志愿者们于暑期在自己的家乡地与社区合作,针对不…
主动为垃圾分类做贡献
如今,垃圾分类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去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带动身边孩子一同学习。通过此次活动,不论是孩子还是志愿者们都收获颇丰。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现状…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访谈校友汲力量,躬行不辍促成长
2022年暑假,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了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我参与了思源七秩办学路,赓续使命启征程——“校史中的红色文化”专项实践团。因为疫情原因,社会实践以线上这种不一样的方式展开。我参与的是…
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
半月谈: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我国一直存在垃圾分类上的反向闭环,前端的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践行度低,后端的垃圾处理厂在工作流程上不够规范,由此相互推诿。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亦是社会大事,若想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