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被提出后,人们的关注点聚焦到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然而,虽然光伏产业发展稳中向好,但仍存在许多瓶颈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助力光伏产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光之守护者”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开展了“守护楼顶银行,阳光存折不打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经历了文献查找,线上调研,线下实践等几个阶段,在参观光伏特色企业,访谈光伏企业高层,对话光伏技术专业人士,深入基层老百姓的实地调研中,了解国情民情,体会双碳目标的真正含义,助力光伏走进千家万户。
2021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拟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其中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村委会等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屋顶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本次调研也在报告中所提及的试点地区开展。
查找文献探光伏,线上调研显真章
团队成员首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初步了解光伏产业政策及相关技术原理,曹瓅老师为团队提供指导意见,团队成员进一步修改与完善预调研问卷并进行线上发放,实施预调研。7月6日,团队成员围绕“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的发展”开展线上问卷预调研。样本范围涵盖江苏、安徽、北京、吉林、重庆、广西等地,通过线上调研,团队总结出光伏项目开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安全隐患、后期的运维难题以及质量问题等等。大部分参与问卷调研的人表示更注重光伏的绿色节能特性,但是合同期限过长,不确定因素多,希望屋顶分布式光伏在完善运维体系、提高发电效率、完善财政补贴、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做出改进。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未来安装屋顶光伏。预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开展线上“云”研讨,总结预调研结果,并据此制作实践大纲。
对话白马科技园专业讲解员,探究光伏智慧农业发展新方向
2022年7月15日,调研小队成员前往南京白马国家农科院探索农光互补等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坐落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构建出了一套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集产学研以及种植,装备,研发,加工等一体,且将于今年建设为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在于讲解员交流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白马农科园对光伏发电的独特利用方式,打破先前“自发自用”的认知。这主要是由于储存系统建立的高昂费用。白马农科园的光伏发电直接输往国家电网,而农业发展所需用电也是从国家电网而来,但是价格有所不同。不同种类的光伏板满足不同种蔬菜花卉的用光需求,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对光能的有效利用,且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参观青虾养殖示范基地,“云”专访“渔光储”项目负责人
2022年7月17日,调研团队走进常州市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探索“渔光互补”的光伏创新产业模式。该基地围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探究了复合型水草种植模式及蟹池多品种套养模式,“小精高”生态养殖模式享誉全国。
“渔光储”项目负责人王铖介绍到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是农业农村部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举措,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首先,“渔光互补”这种模式不占用土地面积,光伏板是假设在水面一定高度之上的,充分利用了养殖塘口上方的闲置空间。其次,夏季高温季节调节水温的作用,光伏板是设置成随太阳转动的,保证最大的光照面积,夏季高温季节由于光伏板的遮挡,塘口相当于覆盖了遮阳网,减少了阳光的直射,从而塘口水体温度较其他塘口有所降低。高温季节水温过高对河蟹的摄食及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光伏板在夏季降低水温对河蟹生产发育是有帮助的。
团队成员通过实际案例,提出自己在光能储存方面的疑惑,在负责人耐心解释中,团队成员逐步了解到目前这个项目的光伏发电量,在天气状况较好时为200度/小时,这个发电量目前是超过渔场(三区)用电速度的。这些电能理论上是可以并入电网的,但是由于因为目前光伏发电只接入了三区箱变,这些多余的电能还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走近“光伏名镇”,解惑储能难题
综合关于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的调研,团队成员产生了关于储能的疑问。基于研究居民屋顶分布式光伏如何储能以及处理盈余电量的问题导向,2022年7月20日,团队成员选定安徽省淮北市,踏上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的探索之路。
在淮北市“光伏名镇”南坪镇,团队成员采访了某光伏安装企业负责人。负责人介绍到发电系统储能是通过蓄电池实现的,现在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大多是并网发电,不使用储能设备,更加实惠安全。负责人还带团队成员参观了某住户安装光伏板的施工现场,科普发电原理以及盈余电量的售出价格等等。在团队成员与其的交流过程中,该光伏企业负责人透露,光伏推广的主要困境是存在居民不了解并拒绝使用光伏板的情况,这为团队进一步开展实践提供了指引。
光伏政策直通车,企业居民一线牵
团队成员走访安徽省淮北市几处村落来接触基层老百姓的声音,积极探索屋顶分布光伏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用前面文献查找与实地参观对话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向村民科普“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国家最新的光伏政策。团队成员帮助居民了解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打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壁垒。同时,团队成员也积极了解居民对于光伏项目目前开展存在的疑惑与建议,总结并反馈给当地企业,促进反馈机制双向建立,助力光伏市场供需对接。
在后吕楼新村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惊喜地发现了随处可见的光伏板,不仅在居民居住的屋顶,也包括街上的商户和农田。农村不同于城市,建筑平均高度偏低,闲置了大量屋顶资源,而屋顶分布式光伏恰恰巧妙地利用了农村的这一特点,做到了资源地充分利用。团队成员走访了当地居民,许多居民提到,政府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开展做了许多宣传和政策性补贴,近几年村子里住户陆陆续续安装上了屋顶光伏,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也大幅提升。
参访天合光能企业,共议行业发展新章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创立于1997年,作为中国最早的光伏系统集成商之一,天合光能与全世界的安装商、分销商、公用事业及项目开发商共同努力,创造智慧能源。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胡主席与团队成员围绕光伏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交流,并向团队成员介绍新的光伏产品以及背后原理。实践队员了解到最初很多光伏企业的发展契机是“中国光明工程”即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新的发电方式为那些远离电网的无电地区提供能量为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提供条件,为当时的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采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光伏产业从一开始的依赖国外进口技术、人才到如今拥有自主创新产业链和完善的制作技术,近些年发展迅猛。尽管如今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依然存在发展困境,主要是由于其产业链仍不被大众广泛了解。胡主席向团队成员指出光伏作为一个新兴热门行业,相关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可避免,但正是这种竞争推动着我国的光伏行业走的更深更远。
总结实践展望未来,创新光伏大有可为
8月26日,团队成员在曹瓅老师指导下修改完善实践报告。团队成员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对线上线下调研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安装供应商、服务供应商、消费者等多个角度提出意见与建议。
在线下调研中,我们实际感受了“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光伏+”的模式已经应用到了很多行业,比如“光伏+交通”、“光伏+通信”“光伏+储能”等,真正实现光伏跨界创新,推动全社会的绿色能源普及和应用。未来,“光伏+”的模式还可以不断拓展,通过多产业融合进一步拓展光伏发展空间。例如内蒙古磴口光伏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创新性地将光伏发电和沙漠治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光伏板下面种植沙生植物,光伏板的遮阴效果与植物抑制扬尘的属性相辅相成,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