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
第一部分战略转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军队从1930年底开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正确指挥下,连续取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于1934 年 10 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第一单元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933年 9 月,国民党当局以50 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陷入被动境地。
第二单元 中央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军委第 1、第 2 纵队和直属部队共8.6 万余人,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第三单元 突破三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21日至 11 月15 日,中央红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连续突破国民党军构筑的三道封锁线,抵达湘南。
第二部分 突破湘江
为突破蒋介石以湘江为天险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中革军委于1934年11月25 日正式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中央红军主力以新圩、脚山铺、光华铺为主战场,浴血奋战。至 12月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第一单元 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12日,蒋介石以湘江为天险布置第四道封锁线,计划将中央红军堵截在广西北部兴安、全州、灌阳三县的湘江东岸地域,并在湘江以西布下连环口袋阵,企图一举全歼中央红军。
第二单元 红军进军部署
1934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总政治部相继下达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政治命令和作战部署。中央红军分四路进军,抢渡湘江。
第三单元 三大狙击战
1934年11 月 27 日至 12月1 日,中央红军在灌阳县新圩、全州县脚山铺、兴安县光华铺,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浴血浴奋战,确保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
第三部分 伟大转折
中央红军以血的代价突破湘江后,面临新的生死抉择。通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接受了毛泽东等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第一单元 翻越老山界
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迫于北上湘西有国民党重兵堵截的现实,中革军委作出了继续西进的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从枫木折回,翻越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深入越城岭腹地。
第二单元 担架上的思考
突破湘江后,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对“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提出了批评,一路行军,一路讨论,从老山界一直争论到黎平。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意见,得到越来越多红军指战员的赞成。
第三单元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第四部分 精神永存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 年 11 月25 日进入广西,到12 月 13 日离开广西,足迹遍及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资源、龙胜五县,无数革命先烈血染桂北大地,留下座座丰碑,红军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第一单元 红色印记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长征过桂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留下许多红色记忆,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第二单元 湘江英烈
湘江战役中,无数红军烈士的鲜血浸染桂北大地湘江两岸,红军指战员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长存,红军指战员的理想信念之火不灭,英雄的功勋永世长存。
结束语
湘江战役中,红军广大指战员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这次团队实践,我们岭右再长征小队认识到,作为青年人,我们要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章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1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