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十四五”规划对乡村振兴提出的要求,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团选择云南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巧家县开展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究“党建+电商”的乡村振兴模式的构建。7月4日至8日,调研团先后参与蒙姑镇镇政府组织的动员会和总结会、走访了部分农户、采访了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了解了当地智慧化社区管理项目的运行、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品尝了当地的农特产品。了解到蒙姑镇人均耕地面积少,作物产量受限,且可用土地较为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化的产量。在此条件下,“合作社+公司+农民”、“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党建引领农业种植模式发挥优势。此外,蒙姑镇缺乏电商发展,部分农产品销路有待开拓。“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脱贫策略研究提出要实现精准扶贫脱贫,电商是重要途径之一。”[1]推广电商,离不开基层党建工作。希望进一步将巧家红色资源、数字农业与农特产品关联整合,探寻“红色电商”,推广新模式,以大学生的视角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党建引领;电商;帮扶
一、调研背景
(一)时代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昭通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视察昭通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昭通市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总书记对这里的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深入落实“十四五”规划,全县将稳中求进、周密部署。初步构建起具有昭通特质的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做强绿色能源产业。实施“5+N个一批”扶贫工程,在认真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恢复重建、移民搬迁安置、探索资产收益、劳务输出和引导创业、发展电商脱贫一批等“5+N”专项扶贫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昭通考察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抓好脱贫攻坚,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人民政府人员深入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强绿色能源产业、实施“5+N个一批”扶贫工程、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建设“森林巧家”“山水巧家”、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实施健康巧家行动。真正从各个方面做好乡村振兴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围绕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以“集中连片、基地运作、龙头带动、三产融合”为抓手,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通过强化示范引领、科技支撑、特色优势、龙头带动推动马铃薯种植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开启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新篇章”。
巧家县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拓市场”的产业发展思路,坚定“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理念,找准特色经济作物发展“金钥匙”,内培外引、扶优扶强,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小碗红糖、蚕桑等产业,有效促进了特色经济作物长足发展。
同时,探索建立“党支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产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推动实现集体经济与周边群众“双增收”。
(二)社会背景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进入了高潮期。我国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新时代社会的一流产业。我国现处于十四五规划时期,十四五规划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来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是我国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家级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农村电商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云南省电子商务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云南作为旅游城市,依靠云南独有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优势,培育出其他省份无法替代的区域单品和具有独特“云南元素”的产品以及特殊的网络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挖掘与对比,让云南省整个电商行业发展脉络变得清晰可见,未来拓展云南境内电子商务乃至跨境电商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近年来,国家实行的“一带一路”为云南省的电商发展带来曙光,同时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云南省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市场流通、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省的电商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因此还缺乏一定的支撑点,导致网民规模、支付方式和配送系统还不够强大,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交通设施得到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云南省部分以花卉和旅游为首的企业也逐渐步入了电子商务发展带动新的业绩增长行列。
云南也是红色文化丰富地带,党建氛围浓厚,随着“红色电商,赋能发展”概念的提出,云南也在着力打造新型的电商模式“党建+电商”,在政府的牵头下,由党员带领着农民走“党建+电商”道路,引领带动村民致富功能,努力早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一)调研目的
本次“三下乡”活动,立足于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构建,促使电商企业与农业、产业的有机融合。基于巧家县开展“党建+电商”的红色电商新乡村振兴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对新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引导广大青年跟随党的步伐、党的思想,带着专业知识走入田间地头。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学习,在实地锻炼中了解国情、国策,希望能够进一步将巧家红色资源、数字农业与农特产品关联整合,探寻“红色电商”,推广新模式,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云南添砖加瓦。
(二)调研意义
1.对国家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过去一年来,巧家县以贯之抓巩固提质效,脱贫基础筑牢夯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建立“双线并行”监测预警和“乡村每月排查+县乡村三级研判”快速处置机制,精准帮扶“三类对象”。
表1巧家县精准帮扶成果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进入了高潮期,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2]
相关方面的素养、人才培养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乡村发展越来越高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高了对人才的引领和培养,加强了人才回流,更有利于有效利用乡村资源,为乡村发展开辟新的路线,为乡村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为乡村的未来开创新的局面。
过去的几年里乡村振兴对国家的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撑,更需要人才的支撑,在新时代的潮流中,乡村的发展将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而行,立足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回流为国家乡村注入了新的血液,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同时也提高了当代青年人才对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
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而人才振兴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义,人才兴才能国家兴,民族的发展才会繁荣昌盛,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支撑起乡村振兴的大厦,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顺利实现。
2.对调研地点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三下乡调研团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究“党建+电商”乡村振兴模式的构建。三下乡调研团实地调研了当地党建引领下红色文化、移民搬迁新住所建设、特色产品发展、农作物生长及销售等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三下乡调研团了解了继脱贫攻坚战之后巧家县在十三五规划过程中的发展状况,也了解了巧家县在十四五规划期间的规划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于部分困难三下乡调研团每位成员都各抒己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给当地政府、农户、产户等提供了一些发展建议。三下乡调研团继实地调研过后,通过发布新闻稿、推送推文、发表文章、发表图片稿件和视频等方式在各个平台上展示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成果,从大学生实地考察后的真实感受为大家介绍了巧家县的党建引领下的发展状况、红色文化建设基地、环境、特色产品、农产品、移民搬迁新管理方式、未来发展规划等,以不一样的视角与方式为当地做了宣传,以三下乡调研团整个团队的力量为当地做宣传,扩大当地的知名度,使独具特色的巧家县被更多的人知晓。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对于调研地点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对大学生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将大学生在校园课本中学习到科学和专业知识与素养运用到实践当中,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大学生深入到乡村基层,更好的了解国家“十四五”规划与乡村振兴政策,了解国家基层发展现状,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强信念,避免空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入村入户、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当地产业发展状况、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途径,让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
三、调研方法
本次商学院乡村振兴红色电商调研以实地考察实践、参观相关政府部门、现场提问、走访农户家庭及农业生产基地的方法开展。在7月4日-7月8日为期5天的调研时间里,调研团先后前往了巧家县蒙姑镇人民政府、文笔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巧家县蒙姑社区蒙姑镇牛泥村、大朵村,分析研究红色电商情势下的产业优化的优势和困难。在与巧家县蒙姑镇人民政府的沟通交流中,通过问卷和面对面提问的形式了解了该县党建工作与电商发展关系的现状,分析发展红色电商的可行性与电商企业对该县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在巧家县文笔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中,调研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巧家县的发展历程,并观看了“智慧社区”APP的使用演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法深入了解了巧家县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在走访农户家庭和农业生产基地的过程中,调研团根据准备好的问卷进行询问,实地调研了巧家农业发展的现状,了解到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短缺、农产品质量不高和物流运输不便的三大问题;在牛泥村、大朵村的实地考察中,调研团走到田间地头了解到当地特色农产品大雅柑、烤烟、玉米和酸石榴等的种植条件、种植方法和长势情况。综合考量了红色电商的特色与对电商企业的引导作用,探查电商企业面对新模式的企业创新与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方式。
四、调研分析
(一)产业结构分析
1.产业模式概况
据调研团调查走访得出,蒙姑镇山地较多,第一产业总体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相对较弱。为更好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中投大数据”统计网站显示,截至2021年末,蒙姑镇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28965名,超越全国其他10.1%乡镇;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5个指标中,蒙姑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二三产从业人员、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三个指标。在云南省排名第1129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在昭通市排名第136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在巧家县排名第16名,处于偏后的位置。
2.区位分析(摘自百度百科2020更新数据)
(1)地理境域
蒙姑镇地处巧家县最南端,两省三县一区的结合部,东与曲靖市会泽县接壤,南与昆明市东川区毗邻,西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隔江相望,北与金塘镇、炉房乡接壤。区域面积121.03平方千米。
(2)地形地貌
蒙姑镇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沟壑纵横。境内最高点位于壁山马嘎梁子,海拔2764米;最低点位于金沙江畔橄榄坝,海拔657米,相对高差2089米。
(3)气候条件
蒙姑镇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34毫米。蒙姑镇多光照、少霜冻的气候条件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种植户收益最大化。
(4)水文条件
蒙姑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以礼河、金沙江流经蒙姑村、新塘村15千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该镇在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启动建设管网46千米,新建沟渠7千米,修复沟渠5千米,这为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产业创新发展
据2021年《蒙姑镇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显示,蒙姑镇正着力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发展,过去五年,巧家县地区生产总从65.51亿元增加到134.62亿元,年均增长12.1%;累计完成县域固定资产投资839.6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45亿元增加到6亿元,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14亿元,年均增长7.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760元、12203元,较2016年分别净增加8709元、4332元,创新型技术研发加速成长,电商带货发展日益趋于主流。
截至2022年初,蒙姑镇坚持优化结构、质效并举,产业发展大转型,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酸石榴、马铃薯、“小碗红糖”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势推进,建成“10个万、10个千”产业基地,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8个,巧家小碗红糖获准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图1蒙姑镇特色农产品酸石榴 调研团成员李海涵 摄
图2蒙姑镇特色产品“小碗红糖” 调研团成员李海涵 摄
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工业快速发展,规上工业企业达10家。
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各类市场主体达2.51万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27家,新增品质酒店、特色民宿7家,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蒙姑镇着力于发展特色花卉产业,聚焦种业和电商前后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可实行农机结合,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改善物流链,借助互联网进行直播带货,与昆明斗南花市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农业
(1)水果
蒙姑现有水果产业甘蔗、芒果、大雅柑、酸石榴等一系列水果。如表2所示,2022年巧家县种植特色水果2.8万亩,其中马树镇连片种植草莓12000亩,炉房、蒙姑、金塘、大寨、小河5个乡镇种植软籽石榴5000余亩,2022年预计全县水果产量可达38690吨,产值可达4.65亿元。其中蒙姑的水果供应有不小的功劳。
图表1巧家各乡镇种植土地面积
此次三下乡中,为更深入了解蒙姑水果发展,我们去到了蒙姑的两个美丽村庄(也被称之为果韵水乡)。其中牛泥村主要种植大雅柑和其它一些农作物,我们对大雅柑的种植条件、种植方法及后期长势情况都做了详细了解,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村的水果种植做了一个初步了解。
另一个美丽村庄,大朵村,大朵村的酸石榴是该镇着重打造品牌的作物之一,其中离不开大朵村拥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土质松软、水分充裕、多沙沟河畔、坝区洼地等。据《民国巧家县志稿》记:“县北巧家营三十里,种植宜于果木,以石榴为特产。果实硕大,味甘适口,远近多争购之。”“北圃榴红”亦是旧时巧家风物胜景之一。
除两个村的特色水果,我们还去到了甘蔗种植地。白鹤滩街道计划今年种植甘蔗2500亩,其中巧家营社区计划种植甘蔗1000亩,截止现在,已种植600余亩,种植工作有序进行中。蒙姑“小碗红糖”为何如此出名,好甘蔗是好红糖的基础,好的气候是好甘蔗的根本,正是蒙姑足够优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让“小碗红糖”越走越远。
蒙姑不止大雅柑、酸石榴、甘蔗三种水果,还有芒果、枇杷、等十分甘甜的水果作物,但这些水果都只够果民自产自销,没有任何富余供给至外地销售。
(2)花卉
蒙姑镇目前已经与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达成合作,并且获得了斗南花市提供的技术支持,昆明斗南鲜花卉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花卉基地的打造、集散中心的建设以及由斗南花市提供的技术支持都将为蒙姑镇各村学习花卉种植提供便利,使蒙姑镇的乡村振兴工作焕发新动力。
图表2斗南花卉市场带动花卉种植情况
据斗南花卉市场的销售能力,目前已带动云南省38个县花卉种植,占云南省县级区划数的23%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为了探索出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蒙姑镇在组织干部职工前往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蒙姑镇气候、土壤、环境等实际,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企业种植万寿菊。与传统的经济作物相比,万寿菊的种植具有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据蒙姑镇可用土地面积的情况看,与烤烟等经济作物套种是最大优势,因而套种万寿菊,可极大增加土地附加值。通过成功试种,下一步,蒙姑镇将联合周边乡(镇)共同种植万寿菊,推进万寿菊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今年确定种植面积2858亩,覆盖农户332户。
2.农特产品产业概况
据资料统计,2019年,云南巧家县甘蔗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红糖产量5000多吨,产值约1.3亿元,“小碗红糖”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自白鹤滩水电站修建及蓄水完毕,蒙姑镇大片土地被淹,包括一大部分种植红糖原料的甘蔗地,如图可得出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甘蔗种植量的限制占四成左右,对红糖产量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为聚力打造小碗红糖品牌,蒙姑镇政府规划2021共种植甘蔗5000亩,产量达到4万吨,产值约4000万元,户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甘蔗种植基地可年产甘蔗12000吨,除了种植甘蔗务工收入外,土地流转费也从原先的200元/亩·年增长到了600元/亩·年,为当地群众增收80万元/年,惠及脱贫群众862户、1795人;2021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35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基地约500亩,示范基地解决劳动力1500人次,增加务工收22.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1000余户发展甘蔗3000亩,户均增收入1200元。
表2红糖产值数据表
图表3蒙姑镇耕地面积对比
(1)产业结构
巧家县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沿岸的蒙姑、金塘、白鹤滩3个乡镇海拔1000米以下的沙地,受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移民人口搬迁安置影响,如图可预估全县减少约4000亩种植面积。于此,巧家县合理规划,引导甘蔗种植由白鹤滩电站库区向溪洛渡库区转移,在茂租、东坪等区域,由政府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恢复甘蔗生产,对外开展甘蔗产区合作,稳定全县红糖产业的原料基地。同时,按300亩甘蔗基地匹配1间2条灶糖坊的标准红糖作坊。
(2)产业创新发展
巧家县红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产业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以及深度的扩展。红糖生产大多以作坊式、家庭式为单位,形成了分散式的小规模经营。贫困户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红糖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低,导致红糖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竞争力弱。所以巧家县扶贫工作仅以一乡一镇为单位来推进,缺乏合力,进展有限。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采用“政府引导、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参与、利益共享”的产业开发模式,积极鼓励引导社会企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发展的整体合力,加快互联网在扶贫开发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以拓展扶贫措施为主要手段,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实现互联网应用、技术、产业的全面提升;加强部门、行业、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互动,着力推进互联网普及,积极推进“互联网+”扶贫开发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确保互联网销售实施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优化经营环境,构建保障有力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环境,确保“互联网+”精准扶贫稳步推进。
3.旅游服务业概况
蒙姑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南部,是巧家,同时也是昭通市的南大门。东与巧家炉房乡南与会泽县娜姑接壤,西与东川区、四川省会东县分别隔小江、金沙江相望,北与巧家金塘乡相邻。
蒙姑镇旅游市场区位十分突出,地处国家推进发展的长江经济带、云南重点打造的金沙江水电生态旅游带,位于滇中旅游圈、滇东北旅游圈和川西旅游圈的交汇区,拥有三大旅游圈2.3亿常住人口的潜在客源和1.5亿人次的游客流量潜力。随着蒙姑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及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大大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巧家县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酒店业培养了稳定优质的消费客户群,巧家县工业及商业未来的蓬勃发展也为酒店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若每年吸引三大旅游圈千分之一的客源,就能实现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若每年能分流三大旅游圈千分之一的游客流量,可实现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资源特色鲜明,为巧家县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红色资源丰富
红军长征过巧家,红九军团侦查连从蒙姑小河口强渡金沙江,播撒革命火种;第一个在巧家开展活动的共产党员任灿光在蒙姑组建了巧家县唯一的“抗敌后援会”;蒙姑游击大队和黑麓山游击大队长期在蒙姑开展武装斗争。
(2)交通出行便捷
全县已于2018年实现村村通硬化路,目前已建成通车的昆明—巧家高速和巧蒙公路纵贯全镇,规划建设中的会泽—巧家高速从蒙姑至会泽并连接G85渝昆高速,蒙姑—会东高速连接四川会东县并通往西昌市连接G5京昆高速,同时通过鲁甸—巧家高速还可连接横贯乌蒙山区的都香高速,东达贵州以远,西连滇西北旅游区等,使蒙姑镇形成了“十字形”的高速路网和枢纽点,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
(3)历史文脉深厚
蒙姑是明清铜运古道的重要节点和水运渡口,被称为铜运水道第一站,至今尚存有省级文保铜运古道“石匠房栈道”遗迹,铜运古街尚保留古民居、客栈60多栋,文革毁坏的文笔古塔(又名文峰塔)即将恢复重建,古街、古树、古塔、古民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脉和浓郁的乡愁记忆。
(4)民族文化绚丽
蒙姑是一个多民族集居的小镇,以布依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著名的“巧家小碗红糖”也发端于此,传统制糖工艺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同时也是云南第一位中共党员李国柱的家乡,也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总长、民国一级陆军上将张开儒先生的故乡,堪称地灵人杰。
(5)山水风光独特
蒙姑镇紧靠金沙江,随着白鹤滩电站建成,电站库区回水在蒙姑镇形成了“高峡出平湖”壮美景观。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孕育了百年古榕树、木棉树,有利于芒果、脐橙、香蕉、枇杷、石榴、红薯、西红柿等热带果蔬生长,是享受绿色食品、康体养生理想之地。
4.电商
据了解,巧家县于2017年通过电商网络平台销售,拓宽了小碗红糖、花椒、核桃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并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共销售了100多吨小碗红糖。就本次调研而言,蒙姑镇电商企业欠发展。如何实现电商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对电商的发展现状及蒙姑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图表42021年全国网络零售与县域网络零售对比情况[3]
数据来源:统计局、商务部、欧特欧
由图可见,全国县域网络电商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县域网络零售额增长率为14%,高于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长率10.9%,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支持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乡村人才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出台,县域电商得到充分发展,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由此可见,巧家县蒙姑镇也能够借助政策的帮扶,实现县域电商的发展。
(1)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据《2020阿里农产品电商报告》[4]得知,全国农产品电商地区差异大,其中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安徽、福建、四川、云南、湖北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前10名。其次,品类销售额前10名,水果排在第5位,对于增幅而言,水果排位也处于中等,综合看来水果电商的发展具备潜力且呈现稳定发展态势。本次调研前往的蒙姑镇大朵村,根据采访得知,该村土地资源短缺,且部分农产品有滞销的情况。该村种植的特色水果酸石榴是由定点扶贫单位进行收购,但为了进一步带动大朵村致富,拓展销路,发展农产品电商是重要途径之一。
各视频社交软件直播层出不穷,农产品直播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抓手。2020年一季度,农产品直播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本次调研,从蒙姑镇政府组织的总结会了解到,曾经采取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通过网红流量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但考虑到产品质量等方面,主播选品存在疑虑。
(2)鲜花电商发展现状
据蒙姑镇花卉产业的分析,目前,花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且已有公司通过招商引资为蒙姑镇提供技术等资源进行试种。
图表52016-2025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及预测[5]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
2021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为896.9亿元,并且还将呈现上升趋势。为了保证鲜花的新鲜度和品质,冷链市场规模也将伴随花卉市场不断扩大。
(二)调研对象分析
1.政府
本次三下乡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红色电商调研团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蒙姑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地处巧家县最南端、两省三县一区的结合部,巧家县蒙姑镇共有七个行政村,据调研团观察,蒙姑镇政府部门分工明确,对每个板块有着针对性的工作。文笔社区当地建设的红色教育基地,采用“政府+党建引领”的方式,带动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采用“政府+智慧社区”的方式,与智慧社区达成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响应脱贫攻坚,蒙姑镇政府与企业协商并合作,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民”、“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党建引领农业种植模式,蒙姑镇生产产品,企业提供销路,达到双赢的效果。蒙姑镇政府通过了解市场环境,根据蒙姑镇气候条件、地理形势发展花卉、红糖、果蔬等相关产业,重点发展集体经济,为蒙姑镇经济的增长带来条件。
图3蒙姑主要产业分支图
2.文笔社区
金沙江水劈山开道奔流不息,见证着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文笔社区因水电移民搬迁得以建立,也因水电移民搬迁得以发展。调研团来到文笔社区,来到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此基地是采用“政府+党建引领”的方式打造当地红色底蕴,“政府+智慧社区”,走进智慧社区,了解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如下图所示,可通过智慧社区清晰了解到文笔社区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男女比例等。党史教育基地、智慧化社区管理,为文笔社区带来了一定的红色教育背景以及走向智慧化发展,为文笔社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图表6蒙姑文笔社区居民年龄统计
图4蒙姑镇文笔社区俯瞰图 调研团成员李海涵 摄
3.农户、产户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调研团走访了蒙姑镇具有代表性的农户。第一位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自主种植鲜花运往斗南售卖,但由于土地资源限制,鲜花种植数量有限,故农户也制作当地特产血豆腐,并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后期也会把电商销售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此外调研团还走访了当地的红糖产户。昭通“巧家红糖”最为出名,而蒙姑“小碗红糖”在巧家最为出名。当地红糖生产采用传统制作方式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利用蒙姑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优势所种植的甘蔗为原材料,生产的红糖具有独特的香味。当地红糖的销售主要以批发售卖为主,少部分通过电商平台或微商售卖,但由于蒙姑土地资源匮乏,可种植甘蔗数量有限,红糖产出大部分线下销售,仅有少部分红糖通过网络售卖。由此,土地资源成为了限制蒙姑镇农业电商发展的一大困难。
图5调研团走访农户 调研团成员李海涵 摄
4.牛泥村、大朵村
为了解当地的农作物种植与销售情况,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调研团跟随蒙姑镇政府人员对蒙姑镇牛泥村和大朵村进行走访。牛泥村主种植大雅柑、烤烟等农作物,在村支书和村民代表的带领下,调研团走入田间,实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询问大雅柑和烤烟的种植条件、种植方法以及销售方式。大朵村主种植玉米和酸石榴,调研团通过与村民交谈了解到大朵村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交通不便等主要困难,其次还存在农作物种植分散、产品质量不一致等问题。其中交通不便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大朵村位居山顶,通向村子的仅有一条单向小路,对大朵村运输农作物、其他人员进入大朵村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图6调研团成员采访大朵村驻村第一书记关于该村农产品产销的情况调研团成员李海涵 摄
五、总结及可行性建议
(一)农业
1.水果
(1)拓宽销售渠道,丰富销售模式,畅通物流运输链
蒙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都有着先天的独特的优势,种植出的水果也香甜可口,如若将水果制作成果脯、果干、罐头等成品既可以让水果的储藏时间更长,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蒙姑水果的甘甜。除此之外,也可改进水果运输方式,鉴于水果保鲜时间短,可采取冷链形式运输,从而保存水果最原生态的鲜味。
(2)加强农产品故事性,打造有特色的水果
蒙姑镇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文笔社区的党史教育基地,介绍了巧家县革命先驱、巧渡金沙江、烽火岁月、巧家解放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五个章节的内容;此外,税务分局中共地下党活动遗址也位于蒙姑镇中,这些都可以成为蒙姑水果的故事性特色。将红色故事赋予水果,打造更有故事、更有特色的水果。
2.花卉
(1)产业间有机结合,提高花卉附加价值
除了种植花卉,还可以使花卉产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据了解万寿菊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对改善产品色泽具有重要作用,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结合要点在于禽畜通过饲料吸收花卉中的有益提取物,从而提高肉制品的附加价值。据了解,叶黄素和其他的类胡萝卜素被认为有抗氧化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视力、延缓衰老。
(2)党支部在招商引资中发挥带头作用,党建引领花卉产业发展
可通过对外招商引资,由公司和各村种植户共同发展花卉种植产业。由公司提供技术,选定试验种植田,由蒙姑镇各级政府带头,鼓励村民参与花卉种植。
(3)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补齐土地资源短板
考虑到蒙姑镇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但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目前农业发展已实现反季节种植、无土栽培等技术。通过人才引进、干部进修学习等方式,让村民了解当前农业技术的发展,实现技术深入农村,补齐土地资源不足的短板。
(二)农特产品
1.整合分散的红糖作坊,扩大生产规模,统一生产标准
巧家县红糖产业过于分散,各自打着自己的招牌经营,无法对外大批量供应。小碗红糖作为农业特色产品,联合承办即可增加脱贫攻坚合力,也可提高在红糖市场上的竞争力,联合也可使财力聚合,购置更高端的仪器,从而把控红糖制作的精度与人力的节省。
2.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巧家的特色产品急需打响品牌,在巧家的旅游规划路段及巧家县进出口都可以悬挂横幅以及制作以小碗红糖产品为模型的塑像和宣传牌,也可在旅游路线上摆放红糖贩卖与试吃摊位,提高巧家小碗红糖知名度,要首先在领边村庄及区域里做出品牌,才可以在辐射至全国各地,被广大群众所知。
3.建设红糖制作示范基地
因巧家红糖制作法都为古法制作,都在自己邻边的小作坊里制作红糖,为打造品牌,能有比较好看以及有可信度的宣传片让民众观看,急需打造红糖示范基地,保障制作的卫生环境,提供合格的产品检验单,古法制作条理清晰透明的展示出来,可以给当地的游客提供参观场所,也使群众买得放心,吃的安心。
(三)党建引领
1.适当增强当地党史内容宣传
巧家县蒙姑镇有着自身悠久的红色文化背景以及党史教育条件,以金沙江红色故事为线索,重走长征路,以此为根据重点发展党史教育,根据调研当地对于党建内容的了解层面仅在表面,没有进一步挖深,进一步的宣传,包括对当地村民对其文化、历史、党史内容的了解有一定的欠缺,为进一步加强蒙姑镇对党史教育方面的建设,宣传效果很重要,既能构成一定的影响力,吸引附近游客,又能加大蒙姑镇党建方面的建设,使得党建规模一定的扩大。
2.发展乡村旅游,讲好红色故事
根据调研,蒙姑镇已建设文笔社区党史教育基地、张开儒故居、特色古镇等红色遗址,但这些地标较分散,很难联合,如能采取旅游线路的方式连接起来,使游客感受旅游线路更有逻辑感,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感受到更多的内容,无一不是蒙姑镇党史旅游的一大亮点,所以规划一条旅游路线是增强当地党史文化的方案之一。
3.加强对当地遗址的维护及建设
调研团走访当地遗址时,发现建筑物破损严重,且无修缮痕迹,对于当地党建内容的打造,尽可能尊重历史前提下,与现代相结合,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其中,更好的向外地游客宣传当地的党建内容,做到规模逐步扩大化,与其他红色旅游乡镇学习,取长补短,使当地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移民搬迁后扶
1.优化后续管理制度,健全保障制度
文笔社区的居民由旧址迁往新址。优化后续管理制度为更好的管理文笔社区,安抚搬迁居民,建立健全保障机构,包括教育、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建设。
2.推广智慧社区,提高居民热情
文笔社区引入智慧化社区管理项目,当前处于使用初期。为保障居民生活,提供更加舒适、全面、便利的社区服务,需要大量普及,让居民认识到智慧社区能帮助解决很多问题,也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3.鼓励个体经济发展,打造社区经济
根据实地调研,文笔社区的商业购物场所很少,政府可鼓励居民积极创业,勇于创新,既能保障移民的生活条件,又能完善文笔社区的物质保障,实现双赢,要发展经济,就一定要有商业,敢于创业也是一个好办法。
(五)电商发展
1.“线下”稳销售,“线上”拓渠道
就蒙姑镇农产品产量而言,部分产品可通过自产自销解决,或是通过自寻渠道摆摊销售。在此基础上,对于“合作社+”与“党支部+”的种植模式,涉及产量成规模的农产品,可以借助近年来支持县域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拓展线上渠道。发展初期还需要对电商企业进行调研,找寻适合推广农产品的电商平台。
2.党支部牵头,推广“电商+直播”模式
基于一定经济、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各村可打造不同农产品品牌,通过最直接的直播带货形式实现收益的提升。党支部牵头打造的电商直播模式的特色在于为了人民,为了乡村振兴。
六、未来展望
根据2022年巧家县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五年是巧家县关键的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将全力打造脱贫致富示范区、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奋力谱写新时代巧家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未来五年,巧家县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启动五谷庙、山神庙、培元桥复建工程,推陈出新一批以小碗红糖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品。启动移民文化博物馆项目前期工作,精心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巧家段等一批主题文化公园。
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物流体系,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促进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全力发展康养、家政、直播电商等新兴产业,多渠道促进消费增长。
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持续整治城市乱象。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数字化智慧城管平台建设。
优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依托高峡平湖、人文风情、红色文化,修编完善旅游规划,构建“一核、两轴、两区”的全域一体旅游空间布局。
做精做特高原特色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70.8万亩,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做精做特蔗糖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等“一村一品”30个,新增有机产品3个。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6家,建设产业基地13个,建好农特产品加工“第一车间”,建成一批农业庄园、中小型加工厂。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策略。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打造金沙江下游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巧家县将严格落实“林长制”,全面提高对各重要生态功能区管护水平,坚决完成各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牛泥村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群众致富需求,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种植大雅柑,开辟群众增收新途径,不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梦。牛泥村将美丽村庄建设项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争取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00万,解决修建水利工程、购买树苗、修建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费用,推动大雅柑种植产业落实落地。
巧家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领。唯有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方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巧家县也会利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依靠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培养造就人才,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巧家县将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巧家县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打好坚实基础,十四五规划期间巧家县将全面发展,努力打造属于巧家县自己的特色产品,必将为巧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陶智祥,章少重,邱秀芳.“红色电商”是巩固脱贫成效的途径——茂名市镇安村农村电商调研案例研究[J].商业文化,2021(29):107-109.
[2]覃念.“红色电商”赋能乡村振兴[J].当代广西,2022(02):55.
[3]《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在京发布[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7):12.
[4]2020阿里农产品电商报告发布[J].新农业,2020(14):64. [5]《艾媒咨询 | 2022-2023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发展研究报告》https://www.iimedia.cn/c400/85959.html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8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