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2022年7月15日,实践小组成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多松年纪念馆,通过参观纪念馆,学习革命前辈的红色故事,学习党史。
通过参观多松年生平介绍馆,小组成员了解到多松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入土默特高等小学读书,受到进步教师的影响,思想追求进步,先后参加过归绥学生砸日资电灯公司的斗争和抵制日货运动。后来多松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中共早期党员,1925年去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曾作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别行政区的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返程中经过北京,得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绥察党组织惨遭破坏,多松年没有退缩,仍然返回张家口,向各级党组织传达中共五大精神。1927年8月,多松年前往归绥、包头传达中共五大精神,在归绥被特务发现并跟踪,返回张家口时在火车站被捕,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张家口清河桥畔,尸体被工友们掩埋在西山坡的荒冢中。另有一种说法,多送年被特务用钉子钉死在张家口大境门的城墙上上,其好友朱实夫将尸体取下并安葬在西山坡的荒野。
在内蒙古的革命史上,多松年的名字令人敬仰,这位蒙古族的早期共产党员为内蒙古地区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风华正茂之时英勇就义,烈士短暂的一生,光彩照人。多松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令后人缅怀追思。多少年来,多松年烈士的精神激励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后人追求进步和真理,为建设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不已。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