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讲述“华龙一号”中国制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碳”索未来志愿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理解和把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2022年6月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碳”索未来志愿服务队举行了“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向广大曲园学子讲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中国制造的硬核故事。

关注工程建设了解运行情况

作为“碳”索未来志愿服务队的首场宣讲,开讲前同学们满怀期待准时到达活动教室,宣讲团队成员身穿蓝色工作服、胸前佩戴“强国有我,‘核’你一起”的蓝色工作牌,热情高涨,宣讲活动顺利开始。

宣讲队员首先将碳中和从主要概念、全球变暖的严重性、各国主要相关政策、目前距离目标差距和实现碳中和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答、联系与延伸,让同学们认识碳中和,初步了解国家能源局的新政策。对于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间只有30年的时间,时间更紧迫、减排规模也更巨大,存在着积极与有序安全发展核电的紧迫性,同时在紧迫的当下我国也具有安全发展核电的优越性,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也体现出了中核集团具有推动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

“我国是最早建设三代压水堆核电站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在建三代核电厂机型与数量最多的国家。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对我国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的研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宣讲队员讲述到这里时,同学们纷纷对此感到骄傲与自豪,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独立自主创新硬核技术支撑

随后,宣讲进入“华龙一号”技术创新与工程成就部分的解读。基于国内三十余年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运行经验及持续十余年的自主创新研发历程,中核集团深刻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华龙一号”的设计构造中采用独创性堆芯设计,开发自主燃料,实现核反应堆的“中国芯”。

谈及本次宣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位同学立即锁定到:“华龙一号”是国际上最安全的商用核电技术之一,采用“能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双层安全壳设计,事故后为包容放射性提供双重屏障。这种设计还能够抵御17级台风、超9度烈度地震,具备抗商用大飞机撞击能力,具备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能力。可以说“华龙一号”具有目前人类对核电最高级别的安全防护,能够确保核电机组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核事故。

一次次核电站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支撑着我国形成三代压水堆型号标准体系,对标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形成了涵盖核电厂全生命周期,包括2360 项标准的华龙一号标准体系 ,有力支撑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助力我国核事业健康发展。

持续优化技术谋划美好未来

“这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我们要把它推向非洲和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对南非总统祖马这样说道。在讲述“华龙一号”发展前景的模块,宣讲队员还带来了宣讲团吉祥物“核小U”的文创纪念品,鼓励大家从生活中各个方面探寻辐射的踪迹,与同学们一同探讨。期间,同学们热烈讨论、纷纷积极举手说出自己生活中对于辐射的所见所闻,教室秩序井然,宣讲成效可见一斑。通过观看探访“华龙一号”内部构造的宣传短片,现场的同学们更是直呼“硬核”。前进永无止境,面对市场环境与需求的不断改变,华龙研发设计创新团队确定了未来新的发展目标:

更安全:核电技术实现从并跑全面领跑,如核安全理论创新。

更环保:实现高效、节能和废物最小化。

更经济:相对其他三代核电堆型更具经济性,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华龙一号”团队仍将进一步发挥“极致安全、协同创新”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势 ,落实国家核能发展战略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次宣讲的核心精神是科研精神、和平精神的双重结合,展现我国对于核电技术安全的重视与“中国制造”反映出的大国责任,重点宣扬了中国发明、中国科学的安全、环保、经济精神。

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在此次活动过程中,宣讲团成员热情讲演,现场观众更是积极参与互动活动,在宣传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及“两弹一星”精神的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了我国科技的力量,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核技术的兴趣,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于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自信”,进一步理解国家核能发展战略,使其了解国家战略在“双碳”大背景的发展下作出相关核电的努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学习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我国核电知识普及度,鼓励大家一同成为美丽中国的行动者,用科技的力量完成中国与世界的绿色约定,共创美好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0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民法典之居住权设立方式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居住权是指为满足权利人的居住需要,而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占有、使用的一种用益物权。设立的目的是满足赡养、扶养等生活保……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遗嘱设立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一条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参照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1)居住权设立要件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居住权的法律效力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第一,保障性的权利。居住权立法的宗旨是保障居住权人赡养或扶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权的设立是一种恩惠行为。因此,居住权人对住宅的使用仅限于……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居住权人的义务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条,在双方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况下,居住权人有权出租住宅,房屋租赁中发生的法律关系参照适用《民法典》合同分编关于租……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承租者家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购同权住房制度的要求,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民法典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此外,为适……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扩大担保合同的范围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8日电(通讯员汪俊杰)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8日电(通讯员汪俊杰)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民法典之担保物权优先顺位的一般原则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8日电(通讯员汪俊杰)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一)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 汪俊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在当今社会,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团圆期盼的传统节日,是家人相聚、共享天伦的…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讲述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2020年9月22日,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大青…
践行公益,关爱弱势群体
短暂的暑假即将结束,但这次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巨大的,体验是难忘的。我们增加了社会体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们这次进行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更是让我们觉得意义非凡。这次社会实践开始进行前,…
服务弱势群体,创造温馨社会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地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不足,为以后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地造福社会,服务人民。对我而言,这…
服务弱势群体,提升自我能力
目前,弱势群体已成为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群体中的一个规模强大的群体,该群体的产生和发展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随着其生活节…
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曲园学子讲述“华龙一号”中国制造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核能发展理念,引导广…
关注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勇担社会责任
有幸加入到孕妈妈解忧公益组织团队中,并在这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为核心思想,共同聚焦孕产期妇女心理问题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近些年来政府在一步步地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力…
关注产期医患,重视心理健康
病毒肆虐,封城危机,一时间人心惶惶;前期逐日上升到死亡人数是中国人民最大的心结,居家隔离也令普通人感到无奈和恐惧。患者家属承受的是短期内失去多位亲人的重大打击与深深痛苦,也有家属被感染他人的风…
“碳”索未来,“核”你一起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1千克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且不排放二氧化碳。核电全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水电、风电相当,是太阳能光伏发…
曲园学子三下乡:“碳”索未来寻发展,核能助力碳中和
6月16日上午,“碳”索未来志愿宣讲团于E101教室举行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发展历程宣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由党领导下的核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宣讲与党史教育文艺节目两部分组成,…
徜游英雄碑林,感悟革命精神
徜游英雄碑林,感悟革命精神在对革命烈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王先生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他们的文化根据地——英雄碑林,里面每座碑上都分别记录了赵一曼、赵尚志等不同红色英雄气壮山河的诗词。诗词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