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之品书院侨韵悠然 探桥域古建特色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作者:刘晓君

2022年8月15日,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快乐起床歌”到江门市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会书院、开平碉楼及周边以深入了解五邑地区侨乡文化为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期望在体会华侨群体“同根共繁荣,本心系乡土”的侨情交互的基础上、能够感悟华侨人群乡土文化认同感来源,促进新时代青年对于民族团结的深入理解的,在当今社会侨乡文化的传承发扬中肩负起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以新兴青年的目光为新农村本土文化传承发扬提供出创新视角。 团队实践行程的第一站来到新会书院。新会书院,又名“阖邑书院”,始建于1918年,1927年才全程竣工。抗战胜利后,新会县立一中迁至新会书院并沿用至今,作为团队的研究主体之一具有典型侨乡特征。所谓“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便是如此了。 在探访书院所属村落时,团队有幸与当地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交谈,提及群英荟萃的新会书院,长者难抑自豪神情,对团队成员侃侃而道中国民主革命之时书院华侨学子的抗战义举。在老人分享的时候,成员皆凝神细听,不时点头致意。“中国革命得以成功,我们侨乡儿女贡献不少,捐款也是,献身奋斗的也不少”“没有哪个说自己是外国的,上阵捐钱用的都是江门人的身份”“以前的事情,好多你们后生都不知道,但这是我们侨乡的历史”,老人家感慨道。在老人家的话语之中,无处不体现着侨乡的认同感,同时更是为团队探寻侨乡文化之根的基本目的提供了支持。 或许部分红色经典或未经笔录,但仍可随着一批一批青年后辈的到访了解,这些未随时间流逝而消磨的先烈革命精神正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接力传承着。而新会书院作为文化记忆的实体,培养成无数英才展示不朽生姿的精神力量的同时,发挥着身份标识的作用,凝聚海内外华侨的乡土认同感,使近代华侨同胞团结一心,积极参与祖国建设,共建桑梓。 通过与书院管理负责人的对话,团队得知为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市品质提升,新会区在前两年对书院开展了修缮保护工作,重新修缮后的书院特设宣传侨乡文化的馆堂,更大程度地便利了旅者进行游览参观。 而在后续采访新会书院师生后团队了解到,作为宣传侨乡文化的文旅场所,新会书院在一天中设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便利外旅人士及当地群众了解侨乡文化和知名华侨人士伟绩。作为学校场所,一位在校老师跟我们介绍道“由于学校空间有限,会安排高二的学生到初中部上课,而在高三高考冲刺阶段,为承袭祠堂有为先辈的祈愿庇佑,让孩子们以饱满积极的状态迎接挑战,会特意安排书院学子回到风采堂本部学习”。从而作为侨乡文化之中重知识、重教育的一种传承。而在书院的游览过程中,负责人介绍道:祠堂式的独特校园结构已在更大程度上结合了校园的教育作用以及祠堂教化规正的,以深化侨乡儿女的乡土文化认同感。 团队靠近中厅,通过坤甸木壁上的宣传语,团队记录到有关于到上世纪的海外赤子对于后生的殷切嘱托,于乡土的一片赤诚,于爱国的忠兴热忱。院内梁架、驼峰、斗拱等木构件多饰以精美雕工,屋脊以石湾陶艺人物装饰皆以忠义孝道故事为主题,中西合璧的风格,极富侨乡风情,视觉上给予观者深刻的文化映像。 团队行程的第二站来到的是开平碉楼。根据碉楼旅游景区入院口的纪念石碑,团队了解到开平碉楼及周边村落是中国乡土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特点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结构,兼具观赏性与适用性,成为了侨乡文化的一个典型。进入旅游区,实践队伍顺着自力村口“碉楼文艺展”字样的指引,进入了其中一座碉楼,并在投影室观看介绍村落建筑群历史以及碉楼文化发展的影像。实践队伍体验到楼内卫生环境雅致舒适,文化氛围浓厚,还特别设有类似休息室之处可供游客歇息乘凉。 后续团队为了更好了解碉楼的近期发展状况,特别联系到了立园碉楼景区的管理负责人并对其进行访谈,以期对碉楼文化相关拥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及开平碉楼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期获得碉楼的近况以及对侨乡的影响程度。负责人向团队谈到:“近两年来,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过来这边旅游的外地游客少了许多,到访的多是我们江门本地人。但今年暑假省内带动旅游复苏效果不错,游客量相较偏大,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假期带上老人小孩自驾过来玩的”。谈及华侨群体的返乡重温故土文化的行为,负责人则表示“从前是有不少人会来开平碉楼,带上国外的家属一起来。不过近年来外面疫情严重,就没什么人(华侨)来了。” 关于开平碉楼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负责人介绍道会当地文物局会定期对内部设施进行修缮保养,建筑的外立面基于遗产地保护政策不会进行改建重造,这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文化遗产的价值。 在后续的碉楼村落走访中,村民们对实践队伍的来访也展示出朴实热情的招待,推荐队伍品尝当地特色风味,包括开平马岗鹅濑粉,赤坎豆腐角以及百香果凉粉糖水等美食,免费的陈皮茶助团队消去不少酷暑燥意。而谈及近期生意情况,村民们的反馈是不太乐观的,正如团队所见,人烟冷清使得生意难做而勉强。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了解到文化传承人才以及历史文化建筑是构建侨乡认同感的两大元素。一方面,面对当下江门侨乡存在的人才外流问题,新会政府对人才引入政策持有鼓励态度,逐步完善人才返乡政策,在妥善处理侨乡多元文化冲突的同时推动不同文化有机融合,助力侨域发展,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增添新生力量。乡民对于新会书院的祈望则更多是希望迭代学子翼丰归林,如侨人反哺家乡一般振兴新会的发展建设。正如当年侨居他国的侨民中有不少人在他乡闯荡多年后选择回归故乡,积极响应乡土建设的号召,以自身见识拓宽江门侨乡的乡村振兴道路。另一方面,作为侨乡文化的承载物,作为国家5A级景区的开平碉楼虽申遗成功,但因在布展和宣传方面未能与时代审美主流融合等原因,导致侨乡宗祠文化旅游事业的开发效果只能算差强人意。面对此发展窘境,最大呼声便是以创新利的形式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物质保护,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模式助推侨乡文化传扬而使其延伸向外,帮助大众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拓展侨乡文化的内涵。 正如碉楼的工作人员说“数字时代是一个挑战,通过这个机遇,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与特定的文创产品,促使我们侨乡的文化产业由单一走向多元”。基于团部部分成员为江门市户籍,后续将持续关注书院育人引才的实践工作。本次三下乡活动的调研成果皆访于实户,思于实处,是为当地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贡献属于青年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金财富(沈阳)在沈阳城市学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助力“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3届学位授予暨毕业酒会圆满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大三女生》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沈阳城市学院顺利开展马伯庸《大医》校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师生助力苏家屯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开幕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前路从未停止,我们仍在路上
实践第四天,我们进入质检中心进行学习,质量管理部的工作是对原料进行各种成分的检测,达到标准后出具体报告,将原料投入生产,对半成品和成品也进行相关检测。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工作流程进行酸溶蛋…
探访沿黄非遗,传承文化根脉
黄河川流不息千万年,流淌着中华文明永续不绝的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为探寻黄河非遗文化传承…
壹基金玉后儿童服务站顺利开展研学活动
壹基金玉后儿童服务站顺利开展研学活动2022年7月26日上午,东仲都儿童服务站全体同学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于泗水县儒学研究基地顺利开展研学活动。将青少年全面发展思想融入暑期教育体系中,实现实践技能进课堂、…
观柘城“泥人李”,承非遗百代兴
观柘城“泥人李”,承非遗百代兴——电力学院“探寻黄河非遗,‘豫’见特色文化”实践队为了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感悟时代脉搏,珍惜来之不易的传承魅力,2021年7…
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
本项目紧跟行业热点,实地调研,了解微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本次实地调研考察位于湖北荆州的以微生物发酵生产、管理与销售为核心的重点企业,通过走进生产一线,参观生产过程,了解发展现状。针对性调研结…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线上支教暖梧北
大学生网报7月4日亳州电(通讯员陈怡羽)近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市“童承诗意·红韵相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
泗海承风支教队工作总结
泗海承风支教队工作总结秉承“陪伴青春,关怀成长,关注教育”的社团宗旨,取“四海承风”之意,行教化育人之举,山东大学学生春晖社第七届支教团“泗海承风”赴泗水县支教队在成立之初,教务组、宣传组、综…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社会实践赴趵突泉景区参观学习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7月14日下午两点,山东大学“古今之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趵突泉景区参观学习,切身感受济南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趵突泉,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东临泉城…
安徽学子三下乡:诗在远方,梦在路上
有趣的人生一半是山川湖海,有梦的人生总会追逐日月星辰。为了带领孩子们领略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探寻不同地域的有趣的文化内核,作为团队里为数不多的外省同学,我主动承担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书…
初次相遇,“泾”彩纷呈
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在实践中绽放青春之花。文学院赴泾县“书香沁·支教情”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5人,迎着似火骄阳,伴着热烈的蝉鸣声,来到了泾县稼祥中学,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