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丧心病狂中

中国青年网淮北7月1日电(通讯员秦天淇)党的历史依旧鲜活,红色精神值得传承,为宣扬红色精神,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1日至7月9日的教学活动中,着重开设党史教育课程,在助力淮北市梧北小学五年级学生课业的同时带领学生由淮北英雄故事出发,探索当地党的故事。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安徽师范大学支教队的张雨佳同学来主要负责党史教育课程的讲授,队员们以事先准备好的教材为脉络,带领同学们切身体会与学习淮北市土地上的党的故事。2022年七月初淮北市爆发的疫情致使支教队的支教组队员无法与学生们面对面授课,也打乱了一开始带领学生走入淮北当地红色景点的计划。但是,支教队的成员们以优秀的专业素养应对突发状况,在7月1日,整个队伍的支教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依照教材内容,第一堂课,支教老师们带领学生们一同以线上的方式走进英雄淮北,着重关注淮北革命时期的英雄任务与英雄事迹。在党史教育课程中,仿佛展开一副历史文献,支教组将那些为建设祖国而牺牲的英雄人物们通过精湛的讲授口语和精心准备的课件再次生动的展现在同学们的视线中,恰同学少年,不仅仅是指此次前来支教的年轻大学生和朝气蓬勃的梧北小学学生,还包括着在书本文献中的英雄人物们,英勇的前辈们当年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人生最光辉的时刻选择挺身而出,对于进行线上教学的师生们而言,他们不仅仅是纸上的几行印刷字,更是影响着他们内心精神的指南针,跨越将近一个世纪,当年那群为信念奋斗的年轻人与参与本次支教活动的师生产生了心与心之间的联系,凭栏远眺,新时代进行淮北支教的学生们,无论年岁与专业,都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将来。

安徽师范大学全体支教队成员也都参与进课程,与学生们一同观看红色故事,在课堂的讨论中也会发表一些见解,红色精神天生流淌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支教队队员并非全都是淮北当地人,但在党史课程中,无一都感受到了精神上的震撼,朱务平、马广才、梁文焕等英雄人物在国家危亡、社会动荡之际挺身而出,在各地奔波,助力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在牺牲时他们无所畏惧的高贵精神,都为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与老师都造成了精神上的颤动,教学视频中那火红色的国旗与高昂的国歌,以别样的方式助推着支教队精神上的航船,载着师生驶向那光辉灿烂的未来!

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为国为家乡。

走进英雄淮北,走进英雄人物,当学生们看着课件上一张张翻过的照片,眼中含有滚烫的泪水。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水洼,却是英雄们英勇就义的地方,树林里不起眼的小山丘,是他们长眠的归处。俯首甘为孺子牛,二三十岁的英雄们,挺着艰难的压力,挥洒着血与泪,为的是故乡,是人民,更是国家。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积极发言,那清脆的童声喊着英雄们尘封在文献中的名字,像是两个相似灵魂的共鸣,课件上简洁的文字中蕴含着无比的力量,支教队员们带着学生们一字一句的看过英雄的生平,看过曾经处于危难的淮北,身为淮北本地人的学生们,内心的触动也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意识到,脚下那一寸寸布满生机的土地,是英勇的前辈们的血汗灌注的,教材上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学生和教师一字一句的读过,发现他们日常走过的某一处,曾经有过英雄的痕迹,不知不觉间,如同新生花苞般的学生们早已经和书本上的人们见过面,不是像教材上的肖像画一样只是看过,而是学生们正的去见过那些历史的痕迹。

课堂上,支教队队员张雨佳以优秀专业素养带领学生们学习教材,绘声绘色的讲述课程内容,旨在促进学生们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发展,党史课程内容中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学生们认真学习,积极回应教师问题,在结尾的课堂讨论中也积极的发言,整体学习氛围良好优秀,磨炼支教队队员专业技能同时拓展学生们的知识层面。

不辜负希望,不浪费光阴。

支教队此次进行支教活动,意在助力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短两周支教队无法在主科上帮助许多,但在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精神上,却能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学生们亲眼看过一页页写满英雄事迹的纸张,精神与内心上的触动在慢慢影响着他们,党史课程上那些与自己年岁相近,但却为信念献身的前辈们,不虚度光阴,不惨淡经营,党史教育的影响绝不会只停留在表面,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再回顾那些英勇的事迹,学生们日后必定会坚定理想信念,结果新时代的接力棒,勇于担当时代新人的责任,高举青春奋斗的气质,和百年前的前辈一样,为实现祖国第二个百年目标而不断努力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3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安徽师范大学淮北支教队实录
中国青年网7月7日淮北电(通讯员秦天淇)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的支教活动正在线上有条不紊的开展着,支教的时间已经过半,随着课程的推进,各门课程的教学不断深入,本次支教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上山下乡知青小组”前往郑州市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
志愿抗疫,青年先行。8月10日,经济管理学院“上山下乡知青小组”成员杨腾飞前往郑州市金水区恒升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上午8时,杨腾飞来到当地恒升社区的抗疫小组办公室,准备开始这一天的疫情防控…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
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9日进行线上教学结课仪式,此次教学面向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为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学生的体会感悟,淮北支教队将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前进,是…
汇聚青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恰同学少年身着队服手拿旗帜他们将青春力量付诸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顺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积极响应国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号召,西安工程大学…
安徽学子三下乡:梅花香自苦寒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7日有条不紊的继续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屋,作为安徽师范大学学生,淮北支教队将在为期十…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题
山东大学“古今之衡”暑期社会实践团开题“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
七月的荷香
在七月的盛夏,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1日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屋,作为安徽师范大…
走进堆蓝当阳 探寻国营农场
走进堆蓝当阳,探寻国营农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疫情蔓延、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的时期,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继续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了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华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师生一场不负相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3日有条不紊的继续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屋,作为安徽师…
安徽学子三下乡:一夜星光灿烂
盛夏踏着轻快的脚步走来,热风里带来荷花的香气。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支教队于7月7日有条不紊的继续开展相关线上支教活动,旨在为淮北市梧北小学学生丰富暑期色彩,探索书中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