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审计大学顶瓜瓜队暑期社会实践:苏嘴镇特色西瓜产业链调研——探索乡村振兴道路之旅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徐静文 刘闯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工作进入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青年英雄成为时代的精神象征。正值建团百年之际,为深入研究乡村振兴策略、贯彻新时代青年精神,顶瓜瓜调研小组赴江苏淮安苏嘴镇展开国情民情专项调研实践活动。在带队老师刘镇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来到周恩来纪念馆、苏嘴镇政府、苏嘴镇产业园区、建仪村、沙吉村和章桥村进行参访学习、访谈研究,并在过程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道路的真谛与奥义。

(一)追寻总理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周恩来纪念馆

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道路上,周恩来同志无疑建立了卓著功勋、展现了崇高风范,作出了对共产主义事业无比光辉伟大的贡献。此番队员们便来到周恩来纪念馆,摸索周总理无畏实践精神的点点印记。

周恩来像

7月17日下午,团队成员到达淮安市,参访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内容丰富,主要分为周恩来故居、膽仰大厅、“周恩来与故乡”陈列、光辉的一生展厅四个部分。“周恩来与故乡”陈列由“周恩来与故乡”、“烽火千里行”两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现了周恩来与绍兴的深厚渊源和他对故乡亲人深沉的爱。

习总书记评周总理

馆内有一块展板令同学们十分印象深刻,上面用六个成语总结了周恩来同志的光荣一生:“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热爱人民、自我革命、勇于担当、严于律己”。这让队员们严肃地思考,作为百年后的00后,应该如何把革命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也使得队员们相信,对周恩来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为每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深入基层政府,探访振兴一线

队员访谈苏嘴镇政府官员

如果说在周恩来纪念馆的探访是一场与革命实践精神的美丽邂逅,那么同学们与苏嘴镇官员的交谈便是一次对实践精神落地的深入思考。次日上午,队员们来到了苏嘴镇政府。同学们有幸在此与苏嘴镇组织部部长、农业农村部官员、党政办官员、农技工作人员等政府人员进行交流并通过问卷调研了有关苏嘴镇小西瓜与乡村振兴的相关问题。组织部部长曹亚东指出,苏嘴镇位于黄河过道处,有十分利于西瓜种植的土壤环境,在此种植出来的小西瓜皮薄、脆度适中、口味极甜,深受人们喜爱。苏嘴镇党委政府因此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和调整提出推广种植小西瓜的战略,同时当地也得到了省农科院品牌“苏梦”系列的推广支持。相比于传统8424西瓜,尽管小西瓜在产量和抗虫害能力等方面并不优越,但其仍具有非常强的市场潜力,尤其在上海、苏州、南京、浙江等地区的销量十分可观。

在苏嘴镇,村委带头种瓜,切身实地为村民们展示小西瓜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真正做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未来苏嘴镇打算同步发展电商平台,因而也迫切需要这方面人才来帮助拓宽市场及延长产业链。

(三)走进苏嘴田间,感受美丽乡村

西瓜

苏嘴镇农业产业园区是苏嘴镇的一大特色,此园区除了种植西瓜,还种植辣椒、甘蓝、花菜、鲜食玉米、水稻、花卉等农作物。整个园区占地50000平方,年育苗量3000万株,年产值可达2500万元。园区内开发了一个集育苗、试验、示范、生产、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育苗中心,它是苏嘴镇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基石,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代化育苗中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在与政府人员的交谈中已经可以让同学们窥见当地农业发展的状貌,但进行实地探访也是必不可少的。7月18日下午,苏嘴镇农业农村局委派苏嘴镇党政办工作人员谷超带领顶瓜瓜团队成员先后实地参访了辣椒、西瓜、花卉、芦笋等种植大棚。由于西瓜的可种植期较短,苏嘴镇绝大部分种植的农作物都是辣椒,例如这一季西瓜大约9月底丰收之后即可在原土地上种植辣椒,待到来年春天再种植西瓜。园区内还有花卉种植区,主要用于旅游观光,售卖区的花卉则主要是玫瑰。

花卉种植区

谷超还给大家介绍道,园区内的小西瓜主要是大户和政府租用农民土地,统一购买政府培育的瓜苗进行种植。等到收获时会有外地的商贩前来收购,即使销量不佳也会采取政府收购。当前销量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影响。目前小西瓜的售价大约在60-100元一个,一株大约能结3个,利润十分可观。

通过谷超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苏嘴镇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认识是十分深刻且真诚的,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也是充满无畏精神的。苏嘴镇在趋于饱和的西瓜市场开辟出一条以小西瓜为主的精品西瓜道路,精准把握市场空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队员们也在与政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探讨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在和谐探讨的同时共同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四)走访农民农户,探查民生福祉

几天的实践历程在进村走访中悄然结束,但是记忆却不曾消散,深深烙印在顶瓜瓜小组成员们炽热的心中。

19日上午,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建仪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与几位农户进行了交流。

队员入户访谈

在与农户们的友好交谈中,队员们得知,当地农民的主要作物并不仅是西瓜,水稻更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并定居城市,当地土地渐渐流转到少数种植大户手中。

采访农民们明确表示当地的生活条件如交通、住房等如今已大为改善,医疗条件和锻炼设施也日益完善,村口于2017年建成健身广场。村民们的生活一片欣欣向荣。,此外,为发展当地经济,国家大力鼓励种植业的发展,并配套了大力度的种地补贴政策。

不仅生活条件变好了,随着西瓜产业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水平也快速发展。同学们采访了两位留在家乡发展农业的青年。他们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西瓜种植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肥料农药、瓜苗等等。同时,两位青年还表示西瓜种植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当地高龄农民的就业,很多年龄较大的农户都在他们这帮忙。同时,当地政府对西瓜产业链不断进行完善与培育,引用先进运输以及贮存技术,将市场不断扩大,当地的小西瓜慢慢开始走向全国。

章桥村村规民约

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当地民风也不断适应着新时代的发展。来到章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章桥村的村规民约。其中提到:每个村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遵守社会公德,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等。村规民约的制定,有效地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章桥村新型风貌的建设。

队员访谈超市店主

当地的百姓安居乐业。章桥村的一家超市经营个体由一位42岁的中年人经营,她表示,目前超市主要经营日常必需品,并能基本满足平时村民们的生活需要。队员们还走进村子里面传承了数十年的老作坊,有豆腐坊也有手工坊。这些作坊中流动着当地农户勤劳的汗水与智慧结晶。

队员在章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村部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与村干部进行了交谈。干部向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于目前农村发展的看法:虽然农村的生活已经较以往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仍缺少绝对的竞争力,因此很多年轻人依然选择离乡在外打拼。

队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苏嘴镇上的村庄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缺少积极的新生力量,长居人口老龄化。这不仅仅是当地的挑战,这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面临的拦路虎。要努力克服这一难点,不仅需要国家给予帮助,更需要有青年们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土地上谱写出新篇章。

撰稿/徐静文 刘闯闯

摄影/赵景行 朱欣雨

初审老师/刘镇 黄佳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团:走访石亭街道,助力乡村振兴
为切实履行好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推动党史教育学习。8月2日至8月4日,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实践团在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系龙博…
铭记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皖东烈士陵园吊唁
一、实践内容1、线下参观1939年秋,罗炳辉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支队,以半塔为中心,开辟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新四军在这里抗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万余人的进攻,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为纪念…
追寻家乡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红色精神——湖师学子调研报告
【摘要】“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传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意义重大。“追寻红色文…
湖医药学子:实地走访烈士陵园,缅怀哀思先辈英灵
本网讯(通讯员杜喆)为致敬先烈,追思英雄,继承中华优秀光荣文化传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月4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红帆寻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荆州沙…
西京学院“筑梦二十大,青春正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显担当共筑青春正能量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代表大会。西京学院“筑梦二十大青春正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乡村,开展服务活…
黄河生态保护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研究民…
宁德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享畲乡风情,承畲族文化
畲族文化,是历史长河层层沉积下的文化宝藏。为了深入了解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会畲族人民千年以来文化的代代芳华。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赴闽东红址,品畲乡古韵”实践队于6月30日-7月4日来到霞浦县半…
关于东营市黄河文化馆实践总结报告
黄河是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
寻访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乡村教师之美——坚守
6月中旬,湖北师范大学训练营全体成员背上行囊回到了各自的家乡。7月初,训练营全体成员在暑期开展“寻访最美乡村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经过9天的实践,我学习了技能,收获了友谊与成长。这次实践活动对我来说…
探访历史古迹,感悟抗疫成就
探访历史古迹,感悟抗疫成就2022年8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社会实践镇江专项团队前往江苏镇江探寻遗留的历史经典文化,体悟党在抗疫期间的重要举措。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