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了教师在教育发展战略中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并将此作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之一,要求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尽管国家政策加大对于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注,但地区由于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待遇低,社会保障方面欠缺,教育水平低下等等问题。因此,通过对家乡地区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地区教育情况的了解,使政府与社会加强对教师权益保护的意识,体现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激发教师的积极能动性,促进教师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使得人们更加具体的了解本地区的基本教育情况,有利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问题的改善,从而促进地区教育协调稳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地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了解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生活与基本情况,为以后师范生从教获取更多丰富经验与教育思想。
关键词:教育 教师 师范生
一、前言
从狭义上来说,教育指的是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而从广义上指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按照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更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实践进行推行教育活动。教育能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涵盖面具体涉及到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文明礼仪,知识教育,习惯养成,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与教育之间关系密切,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更需要我们国家,社会以及全体人民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寄予殷切希望。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并强调全社会要关心关爱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随着各项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文件出台,我国的教育是呈现了崭新的面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乡村地区大量老师的流失,教育资源有限,不同地区之间教师的薪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差别较大等等,因此本次调查以家乡地区为例,通过探访乡村老师与城镇老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得出家乡地区仍存在的教育问题,与相关教育政策的不足。
二、调查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更是去得了举世瞩目。但随着GDP的迅速增长,我国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特别是收入差距。尽管国家采取了精准扶贫的政策,然而对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方面的发展投入不够完善,发展速度较缓慢。且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和不同地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在教育方面由于城乡之间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等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往城市,与此大量的劳动力与学生流向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学生越来越少,劳动力也锐减,更易造成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在党的16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而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它的前提是公平公正,那么教育方面的公平公正就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其核心与基础。如果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很难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另外,教育是可以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效率与目标,也能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向世人宣告,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站在实现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高度,明确提出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论断。
基于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教育发展速度不同的现状,决定对这些地区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一个初步的调查与研究探讨,希望通过此次调查更加明确地发现地区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呼吁地方政府与社会在教育方面投入多的资金,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效解决乡村与城镇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教育水平差距,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关注教师群体,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对这些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三、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1.通过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了解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有利于我们师范生走进真实的教师生活,更好的认识乡村教师的工作,明白他们的辛苦付出,无私奉献和坚守初心的珍贵品质,发扬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崇高精神,为我们以后走向教师道路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同时通过走访调查,也能了解到乡村教师的基本权益是否受到保护,他们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使得社会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尊重教师群体,;
2.通过采访城镇与乡村地区的教师,可以对比家乡地区,城镇与乡村地区教育发展情况,教师基本生活情况的不同,以及发现一些问题,如乡村地区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大量学生流入城镇学校等等,由此引发社会与政府关注,重视地区教育的发展,并能采取相关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3.同时,通过一些访问交谈,了解将地区教师对国家“双减政策”等教育政策的看法,以及在这些政策的运行下,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通过访谈交流教师,获得相关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能够从中受益,为我们师范生以后的教育之路打好基石。
(二)意义
1.了解乡村教师的基本情况,能使我们认识到乡村教师生活的艰苦,为他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始终扎根在乡村地区的伟大精神而深受震撼,从而激励我们大学生不断奋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着实现自我价值,奉献国家社会而奋力进取;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今大学生位于学校内,缺乏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盛行“躺平”与“佛系”思想,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了解乡村教师的基本情况,我们能意识到责任与使命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们更愿意扎根乡村教育,走向基层,为地区作出贡献。
3.有利于社会与政府重视教师群体,关注地区教育发展,采取措施改变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较低,教育资源不足等情况,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为国家与地区作出贡献。
4.对于师范生而言,通过此次调查访问,有利于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传承师德师风,有利于师范生的自身成长与健康发展。
四、调查过程及方法
(一)调查过程
1.调查成员:本次社会调查为湖北师范大学勤敏训练营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由各个营员回到家乡展开调查。
2.调查地点:湖北省咸丰县
3.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县及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地区相关的教育情况。
4.实施过程:调查前期进行调查前的筹划和准备工作,确立了课题、维度、问卷及访谈。中期与相关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基本情,获取相关信息,发放问卷,做访谈,后期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处理,然后结合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再加之以文献法,整个调查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显得有理有据。
1.抽样法:在湖北省地区我们兵分多路,对不同县及乡镇地区进行了分层抽样,主要集中于家乡地区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基本情况,及这些地区的教育情况。从分析不同的调查地区来了解家乡地区乡村教师及教育的基本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引起社会对乡村教师的重视,政府对教育有关问题的解决并能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设性意见。
2.问卷调查法:在此次调查活动中,调查问卷即《寻访最美乡村教师》,问卷问题主要集中于教师的基本情况,教育的相关问题,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对教师经验与教学方法的交流与沟通。主要分为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从教感受,优秀教师教学素养共三个方面进行,共有33个小题。
3.访谈法:在访谈开始前,根据相关课题确定访谈提纲,将自己特别希望交流与非常重要的内容分别罗列下来,根据教师的相关教学情况制定对应恰当的问题。与被调查者确定好时间,调查过程中,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与调查情形,及时捕捉相关信息,例如做笔记,录音频等有效方式,并与被调查者积极沟通与回应,做好访谈记录。
4.文献法:利用百度文库,手机知网等网上途径搜集有关调查教师与教育情况的问卷与调查报告,从中获取经验与资料,同时也为数据的分析做好参考。
(三)实践活动
利用暑假期间采访自己所在地区最美乡村教师,并由此展开对教育问题的相关课题探索,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师范生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而且活动开展利于提高乡村地区教师地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进而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同时对于地区的教育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五、数据分析和整理
本次实践活动以社会访谈的形式,采访各地区乡村教师及城镇教师,了解地区教师基本情况,了解乡村地区基本教育情况。采访地区主要集中于湖北省内,进行了80多次访谈,并依次填写了相关调查问卷。最后对收集的数据与信息进行汇总,利用计算机软件程序行,统计与分析,得到的数据情况基本如下:
据图一可知,我们所寻访的教师的基本情况大多是乡村小学教师与县城高中教师,在这些群体中,教师年龄平均为41.01,教师教龄平均为17.38,其中公办学校老师占比量最高。由此可见,我们所确定的对象基本为经验丰富,阅历较长的中年老师,选择这一类群体能够为我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提供更多可参考的建议与指引,为我们的调查研究提供更有力可靠的数据。
表一:您所教学的学校是
选项 小计 比例
乡村小学 15 21.13%
乡村初中 11 15.49%
乡村高中 6 8.45%
乡镇小学 3 4.23%
乡镇初中 7 9.86%
乡镇高中 3 4.23%
县城小学 2 2.82%
县城初中 2 2.82%
县城高中 22 30.9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71
由表二,表三可知,在我们所探访的乡村教师群体中,81.69%的老师留任乡村教学是为了为家乡的教育做出贡献,61.97%的老师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还有56.34%的老师是为了为乡村建设与发展培养和留住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与人才流向城市,这就造成乡村地区人力资源的匮乏,就教师而言,更多人愿意选择到环境更加优美,交通更加便利,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城镇学校就职,不愿意扎根深入到贫困落后的乡村地区,不利于乡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乡村地区情况贫困儿童的教育成长。而在其中,乡村教师对于整个乡村地区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虽然平凡,但却是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更有无数优秀的大学生放弃城市优渥的生活,扎根乡村教育,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因此我们更要重视乡村教师,从表三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教师面临的诸多困难及待解决,如有42.2%的老师面临高级职称评定困难,40.8%的老师反映设备老旧,还有相当一部分缺少学习资源与培训机会,另外据统计,仍有很大部分地区学校。因此,地区政府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改善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如加大对教育发展的投入,这样能够激发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乡村地区教育。
表二:您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原因
选项 小计 比例
在自己家乡任教,希望为家乡教育发展做贡献 58 81.69%
校园文化好,校长能够感情留人 25 35.21%
懒得调动 2 2.82%
待遇好 5 7.04%
评职评优机会多 7 9.86%
竞争小,晋升快 3 4.23%
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44 61.97%
为乡村建设培养和留住人才 40 56.34%
相对城区学校,工作更轻松 14 19.72%
学校环境优美,空气好 19 26.76%
自己的孩子大了,没有后顾之忧 3 4.23%
其他 3 4.23%
表三:对于您的发展,您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困难
选项 小计 比例
高级职称评定困难 30 42.25%
骨干教师评选困难 18 25.35%
设备设施陈旧 29 40.85%
所教非所学专业发展困难 10 14.08%
跨年级任教负担重,专业发展困难15 21.13%
跨学科任教负担重,专业发展困难 11 15.49%
学生住宿,管理负担重 13 18.31%
专题培训参加机会少 23 32.39%
参加培训不方便,路途成本高 10 14.08%
视野狭窄,外出考察学习计划少 23 32.39%
名师(专家)引领少 24 33.8%
学习资源少 24 33.8%
上班交通不方便 7 9.86%
照顾家庭不方便 10 14.08%
婚恋困难 3 4.23%
生活待遇条件(早午餐、住宿)较差 8 11.27%
乡村补助不够高 10 14.08%
其他(跟教育教学无关的杂事多) 2 2.82%
从表四来看,关于教师的薪资水平,大部分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工资水平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城乡教师工资水平仍存在一些差距,
表四:
乡村教师的工资平均水平与县城老师相比
选项 小计 比例
乡村比城市低很多 20 28.17%
乡村比城市稍低 26 36.62%
基本一样、 13 18.31%
乡村比城市稍高 11 15.49%
乡村比城市高很多1 1.41%
例如有36.62%的乡村老师认为乡村要比城市低一些,这也合乎城乡之间发展存在一些差异。但近70%乡村教师认为他们的月均收入应当在3000以上,这也是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六、现状及分析
(一)国家层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同时,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8年,国家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国家还实施了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程、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了乡村地区教育业的发展。另外,国家还重视和推动乡村教师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富裕”,如为乡村教师提供补贴,不断增强乡村教师幸福感和获得感。由此可见,乡村教师的地位在逐渐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不断发展前进。
(二)教师层面
在国家重视教育,人民需要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责任更重,要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更要关爱学生,甘于奉献。
1.问:请问你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位?
答:我认为教师这份职业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教书育人融入了我的生活,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才能将我所学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有所获有所得。同时,教师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2.问:您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可以谈谈您的体会与感想吗?
答:在我成为老师成长的这一段时间,主要是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收获了很多感动。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课堂上共同学习,生活上相互关照,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同时还要兼具耐心与责任感,在教育中,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我们极大的耐心去克服,也不能够就轻言放弃。
3.问:请谈谈您现在的工作情况(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中的困难险阻、师生关系)
答:现在的经济收入就以往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社会上对教师的认同也越来越高,还是比较尊重教师与教育的。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评定职称比较困难,学习资源较少。就师生关系来说,现在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尊重的,能够积极进行一些沟通交流。
4.问:“双减政策”之下,你认为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答:首先不管怎样,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然后,要切实落实到教学工作上,创建高效课堂。在布置作业方面,作业要精心设计、难易适度,最好有效衔接课内外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七、 思考和建议
(一)思考
1.走近乡村教师,了解教师的真正内涵与意义,它不仅仅只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它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它打破了我们大学生传统的对教师的定义,仅仅只是教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思想道德,个人素质等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地引导。教师也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它在我们的眼里变得具体形象化,他体现在数十年来坚守岗位,勤勤恳恳;他体现在学而无涯,不矜不伐;他体现在吃苦耐劳,诲人不倦。我们所想象中的老师大多是处于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为学生们授课,但事实上老师并不都是如此,长期扎根于乡村的教师们衣着朴素,在教学设备不先进,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始终竭尽所能地为孩子们勾画未来的梦想,且数十年如一日就这样一直一直坚持下去。了解了他们朴素而又不平凡的生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心里更是洋溢着一股热情,即勇于承担责任,不怕苦,不怕累,愿意扎根乡村教育,奉献国家与社会。这将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就业工作规划的启示与激励。
2.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选择了教育这条路,那么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走下去。通过与经验丰富的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在过来人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明确未来的教师之路,收获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解丰富的教学理论,掌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这将大大促进我们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快速的成长。正因为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坚定初心地走下去,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攻克教学路上的重重难关。
3.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就发展程度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肯定是低于县城地区的,那么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也较县城地区而言略低。农村地区的学校经常会面临教师大量流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师流向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近些年这样的情况有所减少,但仍旧存在。这将不利于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别提以教育带动经济了。再者,偏远地区人们可能还是不够重视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而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当然,这些问题存在于少数极偏远的地区,大部分农村地区现在的教育发展是越来越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够忽略这些问题的存在。
(二)建议
1.国家层面:应始终坚持兴国必先强师的理念,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将教师队伍建设放至重要地位,坚持和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颁布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与政策,倡导培养思想先进,师风优良的优秀教师。重视乡村地区教师的发展,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其基本权益,树立优秀乡村教师榜样。以及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完善有关教育的相关管理体制。
2.社会层面:转变传统观念,尊重教师,重视教育,如大力宣传尊师重道,重视教育的观念,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鼓励与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爱心助学活动。关注教育问题,并能集思广益提出有效建议。
3.老师与师范生层面:作为老师,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教育的相关政策,注重自身师风师德的建设,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自身做起,学到老,活到老,对待教学要有永不止步的钻研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事求是。同时还要坚创新与创优并重,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应当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创优,建立更加开放与富有效率的课堂。作为师范生,一是要明确新时代基础教育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并勇于承担。二是积极学习,牢固掌握本专业学科知识与师范生基本技能。三是拥有坚定理想信念与培养崇高师德,像无数乡村优秀教师一样,热爱教育,立德树人,并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积极攻克教育道路上的难题。
八、结语
总而言之,感谢本次调查活动,让我们切实了解了教师的基本生活,从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获得了许多教学经验,教学理论,教学知识,对我们师范生未来成长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深远影响。最后,希望国家,社会,个人都能从心底里敬佩老师,重视教育,也希望一些教育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政涛. 社会需要为教育做些什么?[D].中国教育研究, 2014-09-19
[2]李迪.中国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D].浙江农林大学,2021.
[3]李名梁.新时代教师应当练就更多新能力,2021.
[4]胡晓珊. 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5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