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焦农村养老问题,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来源:苏州城市学院工商管理系 作者:王蓉 汪赛曌

近年来我国养老问题突出,相对于城市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当前农村老年人口对养老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所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独居老人送上关爱。苏州城市学院青之行实践团队部分成员于7月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王答村开展了有关农村养老问题的实践调查活动。

在实践开始前,实践团队队长明确指出实践内容的重要性:我国不少农村的年轻力量都进入城市务工,使许多老年人留守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的养老困难。当前我国养老方式的选择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这就使得许多农村的老人无法体验到更好的养老方式,大部分老人对于养老问题的看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位置,这也是造成我国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改善农村养老情况,丰富养老方式,对实际情况做出改善,提出可行性建议。实践团队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认真阅读文献,全面了解农村养老问题,在学者的学术研究影响与自己的认真思考下,做足准备,开始了切身实践。

实践地点选取为农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团队在熟悉该村基本情况成员的带领下,与部分老人进行了一场轻松的交谈。团队成员在对老人采访中了解到: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基本一致,均为家庭养老。农村的大部门老人与儿子一起居住,儿子承担老人的大部分养老问题。实践对养老方式选择这一问题尤其关注,老人基本上给出了一致的答复“一般不会选择养老院养老、养老院不自由花费贵、有子女还是要子女承担”“更愿意家庭养老”等。

从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到,农村老人的观念较为一致,首先认为如果子女有能力、有孝心就应该由子女承担起养老责任,其次就是考虑花费问题,大部分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较为有限,在有自己小院的基本条件下,劳动承担养老和子女承担养老是最合适的选择,不会给子女造成太多经济负担。农村老人的收入来源也比较集中,大部分来自土地收入、国家养老金、子女供养以及劳动所得。大部分老人表示:虽然现在年龄较大,但仍在通过自己现存的能力,做一些简单的劳力来获取收入,保障自己的生活水平。如果一旦有突发状况,所有的收入来源都将无法满足和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王奶奶今年66岁,在该村生活了50多年,在与王奶奶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团队对该村情况有了大致了解:该村养老院较为有限,目前只接收没有子女、没有房产,无法自己度过老年生活的老人。村里大部分有子女的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除花销问题和不自由问题外,影响老年人接受养老院的主要问题是怕村里人看笑话。可见,农村在养老观念上还需要有所转变,需要政府等有关机构加强引导。农村养老机构还需要不断完善,继续建立健全养老机制,让老人们不再有所顾虑,让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放下偏见,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农村的傍晚很热闹,老人们都会聚坐自家门口的石墩上聊天吹风,团队也趁此机会与老人们一起交谈,与老人们分享当前我国在养老问题上做出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以及当前养老方式的种类并努力减少老人们对养老院存在的偏见。

通过对本次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反映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做出努力,关于农村地区养老尚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观念转变、政府支持、政策调整等等。此次调查也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老年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内心的期盼,为之后进行建言献策提供了思路。应该不断发挥社会的作用,关爱空巢老人,践行我国传统美德,关注老人关心的问题,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0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夏逝:且听蝉鸣 ——一只蝉的自述

对你而言,夏季的印象是烈阳、蝉鸣、海风,还有记忆中的Ta。就像是《打上花火》中:あの日見わたした渚(那天所眺望的海岸)今も思い出すんだ(直至今日仍能想起)砂の上に刻んだ言葉(在…… 眷恋的冷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暑期公益托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暑期公益托管圆满完成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武汉暑期托管实践活动第一周圆

暑期公益托管还有一项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社区公益托管实践队……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苏服零距离”:青年走进社区,扬云服务之利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下要求建立数字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围绕互联网+开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深化“党的二十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规模经营对蚕桑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分析
8月17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已接近尾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安康市调研队于8月10日前往安康市石泉县,团队针对陕西省安康市蚕桑养殖户进行微观调研,通过对《安康市“十四五”蚕桑产业…
“苏服零距离”: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
6月26日至2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深入了解对于年龄段在50或55岁以上的公民来说,能否享受到“一网通办”的服务,合理地运用新时代“云服务平台参与政治生活,…
探索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安康市规模经营对蚕桑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研究调研队在陕西省安康市开展的乡村调研活动圆满结束。为了为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调研队成员利用暑…
填平老人数字鸿沟,智慧政府仍需发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在社会中得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与政务服务相结合,为百姓生活提供了便利。为了探究50岁以上老人能否合理运用智慧网络,享受智慧政府带来的服…
西农学子走进石泉县:探寻“抽丝剥茧”背后的实际情况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蚕丝织成的丝绸散发着细致悠长的气息,无不彰显着华贵优雅。丝绸作为中国特色,其重要原料蚕丝的发展也更加惹人注目。为了清楚地了解陕南地区的蚕桑养殖情…
滁院学子三下乡,探寻滁州优秀文化遗产,学习先进精神
6月18日至20日,滁州学院赴滁州市调研优秀文化遗产实践小分队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鼓励当代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拓宽知识广度,发扬和传…
智慧“云服务”:对“银发族”的关爱更有温度
为响应“十四五”规划建设数字政府,实现数据共享要求,7月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服零距离”团队开展暑期实践“云服务”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以苏州、南京、盐城、扬州、泰州等地方为实践点,采取实地…
探“一网通办”新发展,助“放管服”下易生活
近年来,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双全双百”工程的实施,国家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工程,使数字政务得到大力推广。在徐州市,“一网通办”工程发展迅速,取得了众多惠民便民的成果。在此背景下,7…
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走进江苏24小时“不打烊”政府
为了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研究江苏24小时“不打烊”政府,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疫情有距离,苏服零距离”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号前往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天,团队就来到了此次调研宣讲的主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