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国家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喜迎二十大,巢湖学院徽州三雕数字化传播实践团于7月2日开始为期三日的黟县实地调研。这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开阔眼界,认识了解古徽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手艺,认识到现时代青年对文化传承应承担应尽责任,团队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徽州三雕在新媒体数字化时代所遇到的传承问题。
团队在实地调研前,对徽州三雕进行了具体了解,补充知识背景。了解到古徽州历史悠久,三雕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达到极盛。我们在卢村、宏村古建筑村落,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了解到古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多以砖木石为主要材料,这也为徽州三雕盛名的形成提供了原料供给。
卢村在繁华的宏村附近,却人烟稀少,我们所见多为村内原住民,经过与村民的交谈我们了解到景区开发不全面,又因为疫情原因游客更为稀少。在交谈中,我们也在观察卢村的基础设施环境。景区范围小,开设活动少,景区供应链不完整,都是卢村所体现出的问题。景区吸引的人流量少,对“木雕第一楼”的欣赏与了解更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的追求也在提升,非遗艺术并不缺少魅力与吸引力,而是缺少被发现与被挖掘的机遇。徽州三雕与传统建筑配合得严密稳妥,其中透露着中国古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魅力,反映出徽州文化的艺术风格对雕刻建筑的影响。
宏村旅游开发虽然较为完善,但我们了解到除某些知名建筑外,工作人员对其他建筑并不了解,对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含义、艺术价值无法进行专业解读。游客对建筑的雕刻艺术、雕刻手法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更像走马观花对古建筑进行浏览。除此之外,景区内经营人员为经济利益而进行的雕刻生意也很多,导致了雕刻市场的成品艺术价值参差不齐。我们采访到“饮水思源”“八绿八叶壶”竹雕工艺品的创作者余建权先生,他对市场的参差不齐表示高度认同。他说,景区的繁荣给村民带来经济利益,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便是雕刻作品,但简单的在木头上刻下划痕并不是艺术传播。不懂具体内涵的旅客看到粗滥的雕刻工艺、不精细的雕刻成果可能会误认为这就是传统的徽州三雕艺术而产生失望心理,这对徽州三雕的传承与传播是非常不利的行为。
徽派建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在景区开发中更多的是保护建筑本体,对“活态文化”的保护仅仅处于一个规划,建筑中所涉及到的传统雕刻手艺很少有传承人能够高质量传承,对古建筑的艺术设计也很少有人详细知晓并进行宣传传播。徽州三雕不同题材的雕刻作品表现了古徽州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其主要是与建筑相辅相成,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再将手工雕刻融入建筑中,传播将受到一定限制。传播受限让徽州三雕的魅力少为人知,不利条件较多,复兴与传承的任务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弘扬古徽州文化建设,传播徽州三雕任重道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