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游红色圣地,振兴美丽乡村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吴李优 朱俊杰

2022年是我国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体会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带领下乡村的发展变化,激发青年学子的“三农”情怀,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暑期三下乡之“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我们来到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中的大通学堂和秋瑾故居,通过参观红色遗迹、追溯红色记忆、采访游客和附近居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会当地的红色底蕴,感受红色文化熏陶下的精神传承。

6月26日我们乘车来到了大通学堂,队员们扫码测温、戴好口罩后,走进了这所历史文化学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保存着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史迹,并且以“内忧外患,光复会成立”为主题。我在一面墙上看到了这样一段催人奋进的口号:“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多么振奋人心的誓言,它见证了光复会成员在家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牺牲和革命精神,让我觉得十分敬佩。在另外一个展厅,我发现了很多珍贵的遗物,其中包括了号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女士生前一直佩戴的倭刀。在大通学堂的礼堂匾牌上写着“浩然正气”四个字,气势非凡,匾牌下是“绍兴三杰”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的铜像,不少游客在铜像前肃立默哀、鞠躬致意,表达对英雄的悼念之情,我也深深地向他们鞠躬表达我的敬意。我也借此对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据了解,很多外地游客包括大学生也慕名而来,怀着无比崇敬的感受回顾了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体会到徐锡麟等先烈的爱国情操和革命意志。离开礼堂后,我们转身看到了一片小池塘,塘中游弋着几只小鱼。在采访过工作人员后,我了解到,大通学堂自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努力发扬红色教育的精神,举办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在辛亥革命100周年时,景区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对大量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对旧的陈列进行了改版,工作人员随即拿出了未改造前的景区照片对照,我们发现不仅硬件设施得到了改造,在景点的绿化布置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改造后的景区补种了更多品种的植物,对池塘也进行了污水处理,增添了绿植和游鱼,布置更加合理美观。由此,通过对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我们更能感受到党组织对红色教育的重视和对红色精神的培育。另外,我们还采访了景区附近的商铺,店主告诉我们,因为近些年上级领导的关怀和红色教育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了,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下午,我们参观了秋瑾故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对联“悲哉秋之为气,惨哉瑾其可怀”。从这幅对联中我便可感受到秋瑾英勇赴义的悲壮,这使我肃然起敬。到了里面,我们恰好碰到讲解员在讲述秋瑾的事迹,秋瑾面对清政府腐败的封建统治、内忧外患之下,毅然决定赴海外留学,奔走革命,但不幸组织机密泄露,遇害牺牲。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值得我们铭记,他们顽强不屈的意志,还有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带领更多的游客以及青年学子来到这里,一方面来向革命烈士致敬,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带动农民实现乡村振兴。我也发现要实现乡村振兴和返乡创业的成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我们青年学子感悟领会秋瑾等人的思想,发挥敢拼敢闯的革命精神,不懈奋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暑期的到来,也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急剧增多,在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化身为志愿者帮助红色景区的清洁工,一起打扫卫生,在劳动中感悟革命精神和红色意志。通过这次三下乡,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感受到了当时的革命氛围,重温革命事迹,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的爱国精神、牺牲精神、伟大奉献精神;也让我了解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发展红色旅游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6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赓续红色血脉,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把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修缮扶沟县烈士陵园,激活红色乡村活力。“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于2022…
农家飘书香,共圆振兴梦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随着乡村日益发展,文化教育日渐受到重视,积极建设书香乡村也成为新时代新乡村的需要。为宣传书香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7日…
立足红色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学院“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
促特色旅游,助乡村发展,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7月2日来到了河南省周口市的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队员在馆内了解吉鸿昌…
滁院学子三下乡:探寻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之旅
6月19日~21日,赴合肥市三河古镇建筑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利用调研小分队来到三河古镇,开展“保护利用古镇建筑,合理开发古镇村落”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了解三河古镇的文化特色,为三河古镇建设与持续性发展提出…
深入企业调研,促进校企合作——西科学子参观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师生组成的2022年暑期大学生赴陕西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于8月17日前往字节跳动…
走进红色基地,收获社会经验
2022年7月17日到7月22日,安徽大学“承梦星火”团队在安徽省无为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线下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开阔了的视野,增加了我们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使我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纸上得…
安大学子喜迎二十大: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
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20日电(通讯员朱子彦)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5周年,为迎接二十大的召开,响应新时代主旋律号召,安徽大学法学院何骏、文学院朱子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喆、外语学院…
湖畔觅寻自然色,书隙赓续中华魂
为深入了解家乡生态与文化事业发展,培育对家乡、祖国不断进步的自豪感,体会国家发展成就,7月21日会计学院“寻迹新时代,独秀家国行”实践团于龙湖广场、濮阳市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开展“多彩非遗进社区,文化传承润民心” 培育传统文化学习团队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拥有更多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与,促进社区传统文化持续化、长久化发展,7月15日开始,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艺响泉城”社会实践队积极与校外社区联系,培养了一…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合作求共赢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后疫情时代”的来临,面对每年逾千万的应届毕业生,学生就业成为高校亟需应对的焦点问题。如今的社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素质、理论知识、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