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文化古迹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张展豪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一探临江村文化振兴成果,2022年7月中旬,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暑期“三下乡”——“启智助‘材’”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人探访了重庆市涪陵区义和街道临江村的乡村振兴项目——韩公韩婆滴水岩农庄。 一群土匪忆一段苦累生活;一块碑刻叙一个神话故事;一碗豆花品一曲皇帝佳谣。 古迹、建筑群、遗址等是散落在广袤乡村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乡村的历史文脉,也是乡村文化的鲜明符号。农庄的主人吴小林讲述到,该农庄是以“韩公韩婆石像”的历史背景为支撑——相传,在清朝咸丰年间,临江村的“韩公韩婆”,两位和善贤良的老人家靠一手鲜美的豆花手艺维持生计。他们磨的豆花美味细腻,深受过往客商和船二哥的喜爱。一日,咸丰帝微服私访时途径这里,便在韩公韩婆二老的店里吃了一碗豆花饭,因其豆花鲜美至极,咸丰帝不禁感叹到:“山珍海味都吃尽了,就是没吃过这样的好菜。”在付钱时,因随从的疏忽大意,竟忘记了付账。但韩公韩婆二老并未计较,因他们从不收船二哥的钱,所以二老只当皇帝是船二哥便罢。咸丰帝回朝后,对韩公韩婆的豆花日夜想念,便召韩公韩婆进朝,但被二老婉言拒绝,皇帝便送银子给二老,一来还清豆花钱,二来是因为韩公韩婆淳朴善良的内心让皇帝深受感动,想要给二老修建石碑。在韩公韩婆离世后,当地村民也自发为二老在石壁上雕刻了韩公韩婆的雕像,以此纪念德美人贤的二位老者。 让村民当主人,激发创造力,文化振兴,根本在人。立足本土、拓宽思路,培养文化人才,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建设家乡,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文化振兴注入活力。而在党中央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后,农家乐的店主吴小林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返乡创业,建设家乡。他说在他回乡以后,想到的第一个方案就是借以韩公韩婆的历史渊源,以特色文化为杠杆和以乡村为支点促进文化融合,从文化振兴的角度着手创立“韩公韩婆滴水岩村庄”农家乐。文化是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历史典故更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吴小林说,文化振兴,繁荣的是文化,振兴的是乡风。因此,他积极向世人展示韩公韩婆德美人贤的闪光之处,将临江村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融入到“韩公韩婆滴水岩村庄”中。不仅如此,他说为了让旅客吃得满足、吃得放心,他对食材严格把关,按批次亲自种植,新鲜采摘,真正做到品质第一、味道第一、服务第一,全景展现临江村的风土人情,将临江村的淳朴乡风带给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此外,他还告诉志愿者他的一个发展方针,由于临江村海拔较低,暑期天气炎热,所以他结合韩公韩婆石像周边丰富的洞穴、崖堑等自然风貌积极拓展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溶洞旅游业,将凉爽舒适带给旅客,让旅客在夏日炎炎中也能玩得好、放得开。吴小林表示,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将临江村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只为更好地服务游客,带动家乡的发展。 在此之后,长江师范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促进团又在吴小林的带领下,探访了明朝时修建的古石桥。树立先进典型,强化凝聚力,文化振兴,要凝心铸魂、传播正能量。而注重先进文化引领,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将优秀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不断激发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必将成为临江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开山刀和铺路机。吴小林表示,原本贫穷的村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持续发展“韩公韩婆滴水岩农庄”特色乡村文化项目,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促进乡风文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通上了柏油马路,还给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管,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他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将镜头再次转到临江村,呈现出的会是一个更加富饶,美丽的现代化村庄。 走在历史气氛浓厚的石桥之上,回首遥望韩公韩婆石像,促进团志愿者们深深感受到了临江村历史文化宝藏的强大吸引力,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通过此次走访文化古迹之旅,志愿者心中播种下了文化振兴的种子,经文化的不断熏陶,期待未来的抽枝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比较中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

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于上午九点在化工楼天然药物合成实验室集合,进行今天的实验。这两天队员们一直在用液相色谱仪找合适的分离条件…… 郝毅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总结感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报道。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社会实践的成果手工皂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来了,但不仅仅只是制造出了成果就行了,…… 欧阳庆德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回首间,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业已结束,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各成员均收获匪浅。十五天的时光中,虽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枯燥的实验中,但在这过…… 刘文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清洁“实验室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

2019年7月16日上午9点半,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陆陆续续来到化工楼。开始最后一天的实验。今天上午“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 马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总结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6号,,今天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五天了,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主要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总结。上午的时候依然是采用之前的一些配方做一些手工皂,然后把…… 谢鑫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圆满结束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

2019年7月13日清晨,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主要以工业青蒿渣的回收再利用为课题,故对其如何进行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可行设…… 王金琳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兰理学子三下乡:调研农村路现状,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农村道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实地了解四好农村路现状,7月29日甘肃兰州理工大学乡兴青为实践队…
点燃“红色引擎”,汇聚基层治理新动能
通过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行社区“两委”成员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相互促进、深度融合。打造集党员活动、协商议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无忧议…
读先辈故事,悟革命精神--纪念曹玉海烈士
8月12日上午,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政府旧址参观学习,在这里了解到了抗战英雄曹玉海的故事。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抗美援朝英雄营营长曾玉海,是从沂蒙山区走出来的一位极富传奇色彩…
兰理学子三下乡:调研农村道路,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农村道路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实地了解四好农村路现状,7月29日甘肃兰州理工大学乡兴青为实践队…
花鼓传情——徽州花鼓的认知现状探究第四弹
受访者对花鼓灯传承意愿1.是否鼓励孩子观看花鼓灯问题研究如图40:在是否鼓励自己小孩观看花鼓灯表演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鼓励孩子观看花鼓灯,所以在对待花鼓灯的态度上相对积极,但是如何解决剩40%的…
参与调研,走进农家
走进居民大众,如王安石的仕途一样,出仕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一直在偏远地方为百姓服务,深入群众当中,体会人间疾苦,只有实践才会出真知。7月8日,在利川市元堡乡卫生院医生的带领下,乡医相依实践队队员…
沿黄社会实践-人与河相伴相融 河与人共进共荣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美丽中国·青春行动”,进一步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7月2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赴周口市沿黄实践暑期社会实践…
花鼓传情——徽州花鼓的认知现状探究第三弹
6.受访者对花鼓灯的认知情况分析如图35,在所有受访者中,对花鼓文化不太熟悉的占比高达70.56%,对花鼓文化感到陌生的占比15.03%,对花鼓文化非常了解与了解的仅占1.43%与4.93%,对花鼓文化了解程度一般的占比8.05%,…
花鼓传情——徽州花鼓的认知现状探究第二弹
受访者对花鼓灯认知现状1.受访者对花鼓灯的认知来源如图30所示,对传统文化认知来源中,考纲要求遥遥领先,家庭教育次之,而自身兴趣以及其余方式占比甚微。由此可知,现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考纲以及家庭教…
守法普法,你我同行第四天
守法普法,你我同行——测绘学院“汇聚青年力量,共筑法治社会”暑期社会实践队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学院“汇聚青年力量,共筑法治社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