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第五战区李宗仁司令部旧址有感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 作者:周佳婧

寻红色记忆,学英雄精神

‘寻找红色记忆,学习英雄精神’。本网讯2022年7月30日电(通讯员 周佳婧)响应党的号召,我们在行动,7月22日上午我们来到家乡老河口市的红色景区——李宗仁纪念馆。通过探寻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来感受家乡红色文化,学习传承红色精神。

李宗仁纪念馆全称“李宗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纪念馆”,座落在老河口市北京路中段东侧,是老河口市最伟大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抗战时期,李宗仁担任国民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在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后,将司令长官部迁至老河口,此后,李宗仁在老河口指挥鄂、豫、皖三省军民抗战达6年之久,馆中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历史遗迹和珍贵史料。

虽然只进行了短暂的一天了解探访,我们却在一边探访中一边感受着革命的不易与前辈们的艰辛。让我深有感触,因此我概括了俩大步认知实践总结。

一、学习英雄故事,铭记英雄事迹。

褪色的帽子,满是划痕的头盔,斑驳的枪支……浓烈的历史气息让我不由得驻足在展品前,细细品读其丰富内涵,感知当年战争上的腥风血雨,追溯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英雄事迹。让我感触最是深刻的便是1938年3月14日山东滕县之死守,李宗仁司令在回忆录中也曾写道:“若无藤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藤县先烈造成之也。”以5000名官兵与日军3万多人激战4天半,全部壮烈牺牲,我军寡不敌众,虽深知此役九死一生,但因有了强大的民族精神,便一切显得渺小,有了背水一战的勇气。我想英雄的伟大便在于此。

漫步在那一幅幅真实历史的画卷面前,心情也随之起浮,久久不能平静。自1938年春到1945年春,第五战区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随枣会战、枣宜会战、等数次大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李宗仁将军指挥的第五战区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应敬佩与学习李宗仁司令的大无畏精神。

二、学习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一曲唱出了我们不畏强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勇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此曲作词人便是老河口市人,以黄河为背景,讲述当年的游击战。看着这首歌的旋律,在我感叹英雄们伟大的同时,更多的是流露出对家乡革命英雄的自豪,因为他们的牺牲于艰苦付出,这盛世便如他们所愿。这首歌一代一代的教育着我们家乡人,从小学我便学习过这首歌,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下接受了红色教育,牢记我们的使命,让祖国继续繁荣昌盛,越来越强。

联想近几日台湾问题,台湾与大陆本为一体,外人无权干涉,我国每一寸土地都是家国战士用躯体垒起来的,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以此事为鉴,给予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让自己强大,每一位强大的中国人便有了强大的祖国,不负先人所托。

缅怀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我们要永远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筑牢信仰的基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实现无数先贤英烈振兴中华的未竟夙愿。

通过探访此次家乡红色革命基地让我受益匪浅,重温红色文化,重现红色故事,在红色的道路上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并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先辈的敬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走进乡村,关爱老人。
百善孝为先,尊敬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继承关爱老年群体的传统,宣传共创幸福家园的理念,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7月23日深…
览大河全貌,传万古文脉
览大河全貌,传万古文脉文/贺贝嘉、单李壹阳黄河滔滔,自西向东孕育无数文明,为依土而居的沿岸子民带去生的希冀。但近几十年来,黄河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关爱留守儿童——走进东周儿童村
1.引语人们总是沉醉于外面世界的复杂与吵闹,往往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长此以往,就有人陷入暴力和违法的漩涡。但是,冲动的他们却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需要他们保护的孩子。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没有…
贴近儿童生活,守护儿童成长——西北大学“沐春风”队走进东周儿童村
1.引语人们总是沉醉于外面世界的复杂与吵闹,往往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长此以往,就有人陷入暴力和违法的漩涡。但是,冲动的他们却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需要他们保护的孩子。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没有…
常工学子三下乡:走近京杭运河,探寻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运河之一。近年来,大运河文化遗产多有破坏和损失。为做好大运河的利用与保护,2022年7月2日,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常州段古…
探家乡星火,解中国进步之源
城乡一体,共促发展。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发扬历史经验”实践活动,学习总结城乡发展一体化优秀实例,7月12日至14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院重点团队“家乡星火”团队开展“中国…
访神秀天台,探古寺文化
8月19日天台电(通讯员徐维萱)8.1日浙东唐诗子路调研小组天台小分队来到浙江天台国清寺进行古寺文化的相关调研。感受佛学法雨润泽,享受自然清丽之美。天台山素有钟山岳之神秀的美誉,它以山水自然为魂,以佛…
绿水青山金银山,江淮环保入民心
江淮在行动,环保近民生。假期临近,大学生走出校园社会实践,惠己惠民,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2022年6月20至30日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校重点团队“绿茵江淮”环保…
淮师学子三下乡:“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采访分析
采访讲解员为深入了解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宣传、保护情况,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十个一”——“访安徽革命旧址,守红色使命初心”社会实践团队在参观纪念馆后,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重…
垃圾分类进乡村,绿色环保入人心——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团队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
“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提出了十项发展重点,涉及到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徐州工程学院“力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