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医者之心守护一抔黃土

来源:南昌大学 作者:蔡安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由15人组成的“家医护晓”社会实践队怀着满腔热血,来到遂川县黄坑乡,进行了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健康调研提高村民健康意识

6月29日上午,我们家医护晓团队在黄坑乡龙口村村委会旁龚氏祠堂开展了健康档案初筛活动。炎炎烈日阻挡了游人的脚步,却阻挡不了爷爷奶奶对健康知识的渴望。我们走到爷爷奶奶的身边,以“点对点”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逐个询问身体健康情况。我接触到的第一位是一位耄耋之年的奶奶。她听不懂普通话,因此我只能用蹩脚的方言土语,以及天马行空的手势与奶奶交流。幸运的是,奶奶十分友善,即使交流困难,她还是认真与我交谈,她的眼神炯炯有神,丝毫不像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只见她伸出双手将我的左手握住,粗糙的纹路在此时是那么柔软,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花甲之年的奶奶,与前一位奶奶不同,她的普通话水平格外优秀,在交流过程中没有丝毫障碍。在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奶奶的儿子几年前远赴深圳务工,留下两个孩子在当地读书学习,而奶奶每日的生活便是种地,养家禽,以及带孙子。每日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多喝水,养成了极其自律的习惯。幸运的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奶奶自律的精神让她如今的身体状况非常优秀,老年人常见的“三高”、糖尿病等,在奶奶身上都不复存在。可惜的是,曾经的一次事故让奶奶的小腿钉上了钢板,如今腿脚仍隐隐作痛,务农时则尤为明显:“我这是好多年前落下的病根子了,看过医生,也吃过药了;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两个孙孙能健康长大,这样我就安心了。”这不禁让我动容,奶奶在生命的后期仍为家庭发光发热,将自己献身给至亲,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

保护留守儿童童心未泯

“哥哥,你可以叫我折千纸鹤吗?”“哥哥,你可以教我画这个房子吗?”活动的第二天,家医护晓团队来到童伴妈妈幼儿园,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播撒爱心种子”为目的的爱心关怀活动。在得知对象是一群幼儿园及小学的孩子们时,我和队长黎章旺前往购买了许多文具、玩具及小零食。果不其然,只见孩子们眼神闪烁,似在盼望着这难得的馈赠。随之,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

我走上前,面前是一位高瘦的黝黑小男孩。起初他只是站在一旁闭口不语,只是眼睛盯着前方两位小男孩手指间跳跃的篮球。我很快领会他的想法,走上前去和他交谈。

“你也想打篮球对不对。”

“对”

“那为什么不加入他们呢?”

“我是新来的,和他们不熟,不好意思找他们玩。”

“那我去和他们说,我们俩一起玩好不好?”

“好!”

就这样,我们“以球会友”,迅速建立起了感情。

之后从老师口中得知,这位男孩是前两天刚送至这所幼儿园的孩子,很早就有自闭倾向,老师也希望能通过在这里的暑期生活帮助他积极融入团体。

得知此事的我思考良久,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家庭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而这里的孩子们却不同,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同时也为了后辈未来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不惜放弃与子女珍贵的生活时期,孤身远走他乡。而孩子们作为村子里的“守望者”,每天期待着父母归来;同时,由于童年的缺憾,孩子们缺乏父母亲的教育,有的孩子便因此变得沉默寡言,不擅长交际,而这无疑是可惜的。因此,我能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陪伴,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油纸伞推动非遗文化传承

“酒香不怕巷子深”绕过九曲蜿蜒,我们来到了黄坑乡油纸伞产业示范园,学习并亲身体验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在这里,第二十五代传人胡海华师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油纸伞的发展历史:始于于南宋爱国名臣胡铨嫡系孙一一胡穮率妻儿子女由庐陵芗城(现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迁徙至龙泉县兴贤乡三十都潺溪(现遂川县黄坑乡龙口村)定居谋生时所创,传至第二十五代传承人胡海华这辈有六百年多年历史。

随即,胡师傅向我们展示油纸伞制造工序:穿线、绘图、裱纸……边说边亲自上手示范,那娴熟的穿线手法,灵活的手指运用,是几十年的积累与传承,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价之宝。在胡师傅的引导下,我们也尝试着各种工序的制作。然而,并不娴熟的我们在穿线过程中手忙脚乱,连出笑料;同时由于天气炎热,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至下巴,滴答滴答落在身上。此时的我们是劳累的,但也是满足的。

在这期间,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裱纸环节。在胡师傅的教学后,我迫不及待上手试验。由于有了老师傅的悉心教导,我很幸运一次成功。胡师傅看见此景十分欣喜,说道:“这个小伙子有潜力,来做我的第二十六代传人吧!”在我开心之余更多是受宠若惊,同时对后续的过程更有干劲。胡师傅随即又拿出了两块雕板,告诉我:这是我祖传的两块雕版,第一次拿出来,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果不其然,术业有专攻,传家宝也有自己的本事。这块精美的“龙凤呈祥”雕版因图画笔数多、刻画薄的特点让我们折戟沙场。但是,我们又岂是如此轻言放弃的人呢?终于,在数次失败的经验积累后,我终于按下了真正的“龙凤呈祥”。

七天的社会实践随着班车的一声喇叭画上句号。在路途中,我见识到了不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仍旧没有优渥的条件。被生活所困,更多人患上了各种疾病。作为一名医学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明确了自身职责,坚定了“德高医精、崇德佑民”的目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及工作中努力奋进,成为一位医德高尚的真正的医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山实践队探寻四川油建精神

作为未来的石油人,为提前了解油气井一线的工作情况,2019年7月19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碧山实践队”一行10人赴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进行了参观与学习,那个拥有全中国第一…… 吴林霜 黄伟哲 吴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赴自贡市参观页岩气生产基地

7月25日,由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石油工程专业和油气储运专业的10名同学组成的碧山实践队来到了内江市威远县的页岩气开采现场。上午九时队员们统一乘车到达威远县,随后在队…… 杨嗣民 吴林霜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访采气工作第一线

7月24日西南石油大学碧山实践队,在队长黄伟哲的带领下,一行十人组成的社会实践队来到了自贡市自流井区凤凰坝工地现场,在当地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真实的现场工作环境和机械设…… 刘梦云 黄伟哲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四川油建行:感受铁人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凤凰坝,是中国首家从事天然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主营各类介质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石油化工装置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主要…… 张益铭 何宇娇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赴威远钻探平台:我为石油人,风雪何所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践行西南石油大学“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为了更深入地感受石油人精神。2019年7月19日下午1点30分,由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十名同学组成的“碧…… 魏敏 吴佳丽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采气现场,采访一线工人

自流井区是四川省自贡市行政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带,天然气储备丰富,供应充足,并且有大量的卤水资源。为进一步了解自流井区天然气的开发过程,近距离感受一线工人“艰苦创…… 吴佳丽 杨嗣民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碧山实践队走进走进一线,采访一线工人

自流井区是四川省自贡市行政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浅丘陵地带,天然气储备丰富,供应充足,并且有大量的卤水资源。为进一步了解自流井区天然气的开发过程,近距离感受一线工人“艰苦创…… 吴佳丽 杨嗣民 刘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西油学子赴威远钻探平台实践学习:传承铁人精神,践行时代梦想

2019年7月19日,为了更好的把握习近平主席“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了解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传承铁人精神。由西南石油大学张继老师指导,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10名学生组成的…… 何宇娇 魏敏 杨嗣民 西南石油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丽水学院机自211班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探索学习
2022年6月18至19日,为纪念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以及增强我小组成员的爱国精神,丽水学院机自211班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社会实践小组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开了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纪念馆由18个展厅…
助青成长,护青远航
8月18日,上午9点,从家里赶到市民服务中心南区6号楼1楼会议室,认真学习了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的《助青成长,护青远航》公益活动。为提高广大农民工对防疫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民众活动和健康的正常运行,维…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油纸伞劳动实践有感
以匠心工艺,撑起油纸伞传承;以非遗产业,撑起发展振兴一片天。为响应国家团委“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号召,增进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与成果的了解,我们…
于红色圣地明心之所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荧烛虽微,亦可生辉,这个盛夏,暖风轻抚
为了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视野,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大学生的力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于2022年7月1日来到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我也是其中一员。原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我…
用爱筑梦黔行,倾情支教不言悔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大学生的力量,2022年7月1日,我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来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乡赤门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服务活动。我曾听过许…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支教期许未来绚烂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本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2022年7月1日,我跟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来到了福建省南平市赤门乡赤门中心小学开启了为其十五天的支教生活。一场跨…
浓情七月,无悔青春,逐梦赤门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建设贡献青年大学生的力量,我于2022年7月1日至7月15日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来到南平市延平区赤门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服务活动。作为一名平凡的学生,我同许多人…
葵花向日而倾,我们追光不止
为了帮助更多的乡村村民,将爱与责任带往乡村,2022年7月1日,我跟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一起来到了福建省南平市赤门乡赤门中心小学开启了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活动。回顾十五天的支教生活,我曾遇到感…
少年的你们,出发是我们
支教,让我有幸获得了“老师”这个温暖的称谓。为了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也为完成我从小的梦想,2022年7月1日,我随闽江学院法学院暖风行动赤门分队来到福建省南平市赤门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