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黄河文化 传承历史文脉

来源:洛阳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范丹妮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面系统地挖掘、保护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势在必行。一是保护历代治黄工程遗迹。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达着历史的见证,是最能直接产生历史触动的载体。黄河流域两岸的大王庙治黄遗址,流域内的摩崖石刻、洪水碑刻、修堤碑刻、水利图碑等历经风雨沧桑,凝结了厚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二是全面整理历代治黄工程文献。古人说:“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从《禹贡》所记“禹河故道”,到官修正史中的《河渠志》,再到诸多私家修史中河工技术、治黄经略的如实结撰,积聚了丰富的治黄工程文献,有专书、舆图、档案、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文书、碑刻,也有散见于正史、实录、典志、地方志、文集、类书、丛书等中的散篇,具有数量大、类型多、系列长、连续性、综合性以及地域性等特色。教化有根,斯文有脉,历代治黄工程遗迹、历史治黄工程文献是弘扬黄河文化的基本依据,而目前在对其全面搜集、科学整理、系统研究以及数据化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通过整理和研究的方式实现系统保护亦迫在眉睫。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代黄河的治理滋生了丰厚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国家文明,凝结着中华文明的力量和智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需要通过对历史时期治黄工程文献的整理研究,总结出关于治黄的理论性和规律性认知,发掘历史治黄中从治黄到护黄再到兴黄的人水和谐理念,以及治黄工程中积力之所举、自强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为当代科技治黄、工程护黄、生态兴黄提供历史借鉴。治黄是中华民族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活动,在治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伟大的精神文明。历史时期的治黄工程产生了重要的人文思想,如家国意识、民生情怀、历史使命、众志成城等理念,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厚重的国家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凝结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彰显了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要以历史文献为依托,以史实研究为基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为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黄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培育出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见证了中华儿女改造自然、繁衍生息的奋斗历史,谱写了一部辉煌的黄河文化史。黄河多泥沙多灾害,黄河故事既是一部人类认识黄河、与黄河搏斗的故事,又是一部人类与黄河同呼吸、共命运的故事。讲好“黄河故事”,就要对治黄历史全面建构,加深对历史上治黄工程成就和母亲河文化的认知,从社会、经济、环境、科技、生产等不同角度解析黄河文化的内涵,传递具有中国价值理念的黄河文化,发挥黄河文化对凝聚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起文脉传承的重任,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彼此成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扬帆”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活动已经过去接近一半的日子了,今天是三下乡的第六天了。还记得一开始的来到的时候,被这里的环境给震惊了,因为…… 张嘉颖 黎晓枫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困顿中磨砺自我,在成长中完善自我

三下乡实践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孩子在成长、锻炼过程,跌跌撞撞,且歌且行。尽管每天都要为了当天的任务而焦头烂额,为明日的工作做着准备,但我们有付出、有收获、有快乐、有感动。宝剑锋…… 黎晓枫 张嘉颖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日久生情,依依不舍

时光飞逝,不知不今天已是三下乡的第六天了,和孩子们的打打闹闹成了忙碌教学中的最愉快的时光,听着他们一句句地喊老师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与刚刚过来的时候心态完全不一样…… 梁梓情 黄婷婷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自由飞翔

小草梦想着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为烈日下的路人带去一份阴凉与惬意;小河梦想着能够汇纳百川成为大海,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生灵;鸟儿梦想着早日飞上蓝天,为宁静的蓝天增添一抹生机。…… 黄婷婷 梁梓情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记三下乡第一节英语课

和以往的英语课不同的是这节英语课我的身份是一名老师,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要给他们上我喜欢的英语口语课,作为一名喜欢英语的理科专业的学生,自高考之后对英语的接触就少了很多,却心灵…… 王钦莉 张光林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记第一次英语课

和以往的英语课不同的是这节英语课我的身份是一名老师,犹豫了很久才决定要给他们上我喜欢的英语口语课,作为一名喜欢英语的理科专业的学生,自高考之后对英语的接触就少了很多,却心灵…… 王钦莉 张光林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一丝清凉

Fiveday.徐闻县虽然属于湛江市,但是总感觉这边的太阳和在学校的太阳很不一样,这边的太阳非常猛烈,晒得我想直接找个水池躺下去,然而,这个在这里只能是异想天开。即使是烈日狂晒,但是我…… 张光林 王钦莉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偷的浮生半日闲,享受下乡半月情

第一年三下乡,我是宣传组组长,肩负着整个队伍新闻稿的担子。每天都在想着该如何提升新闻稿的质量、该如何在文字上将我们所做的成果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出来过那小小的…… 叶家敏 苏彩霞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淮北8月7日电(通讯员李响)7月26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淮北“忆峥嵘,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刘开渠纪念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了…
广交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火燎原社会实践队走进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海城镇莲花村下辖的温厝村和附城镇新山村。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结合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青年志愿精神
此次实践活动由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青春上进队成员于2022年8月10日前往陕西省咸阳市淳化文博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参与志愿讲解服务,淳化文博馆隶属淳化县旅游文物局。主要陈列…
情系方郭,用爱筑梦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响应国家“喜迎二十大“的号召,2022年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浠水县方郭小学开展特色课堂。在学校领导以及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教学…
江海青年救援队昆山返乡小分队开展新冠宣讲活动
近年来新冠席卷全球,新冠疫情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昆山市在今年年初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并提高他们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以及降低对新冠病毒的畏…
连接传统和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夯实沿黄地区非遗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当前,应加快整合黄河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比如,…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保护母亲河,大爱满人家【3】
【线下宣讲答疑解惑,助力黄河持续向好发展——黄河情,共筑家园】7月17日,为重点打造乡村宣讲阵地,努力让黄河保护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群众“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实践…
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的“根魂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与民族命运血肉相连。她是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源,滋养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黄河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作用,是华夏文明发展演变的主轴,也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安徽学子暑期赴革命起点,于嘉兴红船领悟党史力量
回顾百年党史,不得不叹光辉流传。在建党百年之际,党史活动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队在嘉兴积极进行党史宣传,通过此次实践,我们领悟到嘉兴是中国革命梦想起航的地方,百年党史由此起笔,秀水泱泱…
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责任担当
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责任担当。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涌现出大批志愿者,目前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每个人都应当坚守自己的责任担当。作为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在2022年这个暑假里,河南工业大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