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李响

中国青年网淮北8月7日电(通讯员 李响)7月26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淮北“忆峥嵘,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刘开渠纪念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了解人民艺术家刘开渠背后的故事,传承并发扬刘开渠精神。

在充分了解刘开渠纪念馆后,7月26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怀着敬畏和激动的心情一同走进了刘开渠纪念馆。刚步入第一展厅,满墙的个人简介让实践队员们驻足阅读。队员们跟随着刘开渠的脚步仿佛回到了属于他的年代,在简介的带领下队员们一同领略人民艺术家刘开渠的风采。青年时期的刘开渠奔赴法国学习雕塑艺术,立志振兴祖国的雕塑事业。在第一展厅中,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各类资料,对艺术家刘开渠和雕塑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参观纪念馆,通过询问部分家长,队员们了解到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从小就要以刘开渠为榜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刘开渠精神。

进入广场,雕塑工农红军像伫立,这一英雄雕塑让全体实践队员驻足敬礼。这是一位英勇的红军战士。他身穿草鞋、肩背斗笠、手握长枪、昂首挺胸、斗志昂扬,展示出属于中国人的大无畏精神。看到这些红军雕塑,让人不禁想起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们曾经为了中国人民英勇就义,不畏死亡,他们警醒当代青年“勿忘国耻,勿忘屈辱”。刘开渠将爱国情怀倾注于这些作品当中,只为让更多的后人能更好地追忆红军形象,不忘红军长征精神,传承红军精神。

刘开渠大师有着许多雕塑艺术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雕塑农工之家,它是刘开渠大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画面上一位农妇面带微笑的怀抱婴儿,在她的身旁是一位农民在劳作时的各种场景。象征着中国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如今这一憧憬已经实现,先生也可安息。沿着馆内通道往前走,巨型雕塑作品《孙中山先生铜像》照片映入实践队员们眼帘,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在刘开渠大师的雕刻下表情自然严肃。在看到孙中山雕塑时实践队员们全体立正,向先生敬礼,告诉先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先生遗愿,先生的功劳一直一直会被世人记住。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员礼敬入党誓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宋美琪 供图

雕塑大师刘开渠不仅在雕刻界颇有建树,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在他笔下每一个字都是格外的苍劲有力,他挥洒自如的水墨画也同样充满着昂扬生机。无论是雕刻还是书法绘画,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刘开渠大师的感染下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不忘传统,发扬文化。在展厅内,实践队员们不断地阅读资料,查看刘开渠大师的光辉历程,刘开渠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他开拓了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复兴,传承并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实践队员最后来到刘开渠夫妇墓碑前,向刘开渠墓碑深情鞠躬。刘开渠大师的一生是极为不平凡的一生,他为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馆内讲解员为实践队员讲解刘开渠的创作历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响 供图

通过一个上午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刘开渠纪念馆的三个展区,同时也了解到了刘开渠大师的生平故事和创作历程。刘开渠大师有着明确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无论条件艰苦与否都能不断地适应并向前奋斗。此次参观学习定能让实践队员们坚定爱国主义信念,传承红色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学习工作中去,不论未来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发光发热,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在从刘开渠纪念馆走出时,实践队员们都纷纷表示要弘扬中华文化,要通过个人的努力让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承,代代相传。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队员们参观刘开渠纪念馆后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响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8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品茶观道 茶味人生
2022年8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青春上进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福建省政和县参观学习“茶文化”,学习政和的脱贫攻坚历史,进而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福建是“…
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华夏文明的起源
黄河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与黄河的关系史。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认识、治理和利用黄河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智慧、汲取创造灵感、塑造精神世界,同时也赋予黄河…
红军院,红军魂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6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赓续…
东大学子三下乡:宁夏葡萄酒脱贫调查问卷总结
为深入了解群众有关葡萄酒产业发展了解程度,探寻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思想新意见,8月10日,理学院赴宁夏银川社会实践团发布“宁夏葡萄酒脱贫调查问卷”,并于8月14日结束调查,制作数据分析图表。本次问卷通过有…
广交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火燎原社会实践队走进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海城镇莲花村下辖的温厝村和附城镇新山村。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结合当…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青年志愿精神
此次实践活动由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青春上进队成员于2022年8月10日前往陕西省咸阳市淳化文博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参与志愿讲解服务,淳化文博馆隶属淳化县旅游文物局。主要陈列…
情系方郭,用爱筑梦
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响应国家“喜迎二十大“的号召,2022年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浠水县方郭小学开展特色课堂。在学校领导以及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教学…
弘扬黄河文化 传承历史文脉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全面系统地挖掘、保护黄河历史文化遗产势在必行。一是保护历代治黄工程遗迹。黄河故道、千里黄河大堤承载着民族的历史…
江海青年救援队昆山返乡小分队开展新冠宣讲活动
近年来新冠席卷全球,新冠疫情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昆山市在今年年初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并提高他们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程度以及降低对新冠病毒的畏…
连接传统和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夯实沿黄地区非遗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当前,应加快整合黄河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