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返家乡助力民族融合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财税 作者:石榴花志愿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交融也是当前的工作重心。泰州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22年6月23日至7月23日,南京财经大学“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调研小队对长居泰兴的住户发放线上调查问卷,同时走访了一些长期居住泰州的少数民族,就泰州目前的民族文化交融与传承情况展开调研,进一步明晰基层对于民族文化交融与传承情况的真实看法。

交融:撒拉族兰州拉面馆(美食)成传播民族文化窗口

“民以食为天”,特色食品在民族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7月17日下午,团队来到泰兴市的一家兰州拉面馆进行探店采访。进入餐馆,菜单中各式各样的菜品映入团队成员的眼帘。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单独张贴于墙壁一侧的牛肉拉面宣传画。在好奇心驱使下,团队成员点了一份招牌牛肉拉面。随着老板熟悉地揉面拉面、配菜浇汤,一份色香味俱全的拉面迅速完成。红艳艳的辣油,碧绿的葱花配上软烂的牛肉和筋道的面条,这份招牌面让成员们赞不绝口。

在征得老板同意后,成员们对老板进行了简短的采访。据悉,老板及其家人均来自撒拉族。撒拉族目前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和甘肃省。在聊到餐馆中的特色菜品时,老板笑语:“因为民族习惯,我们食用牛羊肉为主,菜品也好辛辣重口。来到泰兴时,发现当地人口味偏清淡,曾经一度不适应。经营兰州拉面馆的初心不仅是为了谋生,也是希望通过这家餐馆来传播一些撒拉族的特色饮食习惯和文化。”采访期间团队成员发觉老板的汉语十分流利,老板坦言撒拉族目前也以汉语为主,并向团队展示了几句民族方言。从老板的话语中得知,目前撒拉族的方言也仅仅是小部分人懂得并使用。

谈及少数民族汉化的趋势时,老板表示汉化确实是时代所趋,但同时也不无惋惜:“这些年汉化的进程是必然的,我们也在适应。但是同时我们也是格外珍惜本民族的一些文化,比方说我和家人会在古尔邦节时去泰州的清真寺做礼拜,平时我也很想念家乡的冬虫夏草和麦仁粥。”在采访的最后,老板提出可以如他一般通过经营餐馆来传播民族特色美食文化,在短视频软件上发布一些民族特色行为活动的视频,开展民族特色风情展等。正如老板所说:“我们在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形势下也不能忽视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是“一部写在身上的历史”

这位侗族姑娘自2020年7月从家乡来到泰州,现就职于泰州市泰兴市康宁复医院。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向团队成员展示了一张去年春节期间在家乡的一处山水间拍摄的身着侗族特色服饰的写真。“这套服饰中的银饰是侗族日常穿戴、特别是过节时必不可少的饰品,也是工匠千锤百炼、代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诚然,民族服饰是民族独特文化的结晶,是“一部写在身上的历史”。在向团队成员介绍时她耐心讲解,“其实侗银并不是纯银,它是侗族特有一种银金属,但是戴在头上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它的分量。”

在后续的深入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这位侗族姑娘平时喜欢拍摄视频发发朋友圈和抖音,与周围的好友分享自己在家乡的经历,“我们过元宵节的时候会举行一种舞龙表演,在参与舞龙的人员和参观舞龙表演的人脸上画花脸,节日氛围非常的浓烈,每年的元宵节都是锣鼓喧天的。”她一边描述一边向团队成员展示了朋友圈里的视频,视频里的她身着侗族服饰,脸上画着可爱的花脸,与家人们一起欢度元宵节,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谈到在泰州市几年来的生活,她已经逐渐适应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穿着服饰,并且感觉到在如今汉化的大形势下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位侗族姑娘坚定地说到:“我希望我的一些网络分享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让看到视频的人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百花齐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交织融合而成的,也记录着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融合的历史轨迹。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体所创造并传承的文化,共同的记忆构成了一个穿越时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促进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保护传承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助力散杂居地区各民族和谐团结和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拉面馆老板所说,各民族文化交融是必然的过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推进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8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华复兴 历史传承

2019年7月10日,我作为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务管理中心传播系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之一,来到了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章宇民的家中,对老党员章宇民先生进行了采访。在谈及新中国的变迁时…… 王要恒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白衣承载纯洁信仰个人梦想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优秀党员寻访的最后一站,是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护师叶家薇。她曾获“湖州市十佳优秀护士”,“省巾帼建功女标兵”、首届“湖州市名护士”等称号。1949年出生的她,与我们的祖国同…… 张铄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七十年风雨的见证者

今天,我们团队前往织里镇采访了一位与新中国同岁的老党员胡学树老先生。胡学树老先生早年当过飞行员,后成为湖州市的警察,谈及往昔,老先生的眼里还是会散发出别样的光彩。对于他的飞…… 马佳艺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铮铮铁骨,保家卫国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建传播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吴兴区织里镇拜访了一位退役空军、退休警察的优秀老党员胡学树先生。据了解,胡学树先生曾在航空兵英雄三师服役,他所驾驶的机种是战…… 毛奕蔺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鹰击长空,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是一名书生,挥动手中的狼毫,一横一竖饱含我的情感;我是一名特警,扛起我的枪,吹响胜利的号角;我是一名空军,握紧手中的方向盘,…… 毛奕蔺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英雄暮年时

为了迎接祖国建国70周年,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务管理中心传播系暑期实践团队开展了“重温风雨经历,我与祖国共成长”的暑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采访到了一位与祖国同岁的老兵胡学树…… 李思含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稍息,立正,敬礼!

今天下午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去采访了胡学树老先生。老先生年轻时当过飞行员,开过战斗机。后来当了警察,依旧做着保卫国土的事业。采访过程中,我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他在1968年3月入伍…… 黄依黎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强军中国梦

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务管理中心传播系暑期实践团队开展了“重温风雨经历,我与祖国共成长”的暑期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来到了吴兴区织里镇采访一…… 毛奕蔺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明承俗育童梦 移风启智润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儿童对清明节的认识,增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月3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者小队…

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举办“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志

(通讯员崔子涵彭湘)4月4日中午,我院文法系团总支青工部、青发部、学发部在树达楼106教室开展“益起行•我为家乡建言献策”…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赴粤进行专项调研

为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程,3月18日至20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调研组赴广东省开展专项调研。调研组由图书馆馆长、会…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

交2301-2班团支部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馆开展清明祭扫团日活动清明时节,翠柏凝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以萃华之声,赞曲园之歌:淄博大学 生到淄博一高中作高校宣讲

为加强本省学生对曲阜师范大学报考条件的了解,同时以往届毕业生身份与同学们分享高中三年如何度过的经验,淄博社会实践队于…

最新发布

总结经验,探索路径(12)
赴鲁探红政队在探索路径探索中将人才路径分为三步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培育人才第一点需要吸引人才回流。乡村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从乡村走出的年轻人大多扎根城市,不再返乡,致使乡村出现“空…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记忆,探访毛泽东故居
2022年7月1日上午,正逢建党节,本人代表安徽工业大学参加三下乡活动,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决定与两位好友去拜访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畲镇的毛泽东故居,去了解红色历史和感悟红色精神,让初心薪火…
山大学子支教感悟:播种种子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我是来自“爱的三角”支教并陪伴你们走过十天课程的怀鼎壹,浏览手机相册的时候,看到你们稚嫩的脸庞,上课举手的身影,下课玩耍的姿态时,内心有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总觉得十天时间太…
总结经验,探索路径(11)
在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实践队成员前往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淄博市等地区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调研,吸取其宝贵经验,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并进行原…
走进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河南
走进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河南百舸网许昌8月15日电(通讯员胡媛媛)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长远的历史,食物作为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最忆是家乡,文化传四方”实践小队成员,回到各…
福州工商学院学子三下乡:“喜迎二十大,赓续红岩血脉”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学校:福州工商学院实践团队:“红岩·筑梦”调研实践队指导老师:尤鹏飞实践队成员:黄洁(队长)、温文婷、林璐、张伟琴、林梓芸、刘芳珏、朱慧敏、谢菲菲、饶玉璇、陈钰琳、苏东振摘要学习百年党史,追寻…
邵院学子三下乡:实地考察神骏农科,深度访谈驻村研究员
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邵阳学院护理学院正式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服务志愿者,深入乡村一线,了解乡村,贡献力量。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
邵院学子三下乡:观台上旅游业,感战略伟大
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2022年邵阳学院赴大祥区台上村“医心护航,守卫健康”乡村振兴医疗服务团于6月15日-25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据了解,自2017年台上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
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潍坊8月7日电(通讯员马晓宇)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到达了终点,它代表着中国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在巩固拖着脱贫攻坚的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乡村振…
扶贫要先扶志,治穷先治心
中国青年网潍坊8月6日电(通讯员马晓宇)自新中国建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贫困展开激烈的斗争。在这斗争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