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苏学子三下乡:访红色基地,再译红色基因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作者:张娇玥 陈傲 郑舒

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4日电(通讯员 张娇明 陈傲 郑舒)为了探求党的发展史以及革命党人无私奉献的奋斗史,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4日,徐州工程学院“薪火相传”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锡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始了本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以收集阅览史实资料及走访红色基地、聆听讲解、团队成员分享学习探讨等形式,感悟革命先烈抗击敌蔻的艰辛,体悟红色精神中伟大的革命精神。

7月4日,实践团队到达了锡东革命烈士陵园。走入陵园,入目便是那座英名桥,陵园内部设有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革命英雄纪念碑屹立于陵园中心,其两边环绕着流清长廊,长廊的后面便是烈士陵墓,松柏植于其间,肃穆感油然而生。

通过采访管内工作人员,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锡东革命烈士陵园之所以选址在梅村,是因为这里是‘江抗’东进的第一个落脚点,江南抗日义勇军在这里拉开了苏南抗战的序幕,并在这里首战告捷,开创了无锡地区乃至苏南抗战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面对这小小的一方陵园,团队成员们肃然起敬。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玥 摄)

实践团队成员先行参观了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馆内陈列着那个年代的珍贵文献与历史黑白照片,把人带回到了他们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幅幅图片、文字、地图、实物等,一个个革命先烈壮烈牺牲的简介等,再现了革命党人奋起反抗的场景。习近平主席说过学史明理,虽然这只是一些红色碎片,但这正是红色基因的一部分,认真地去了解它,体悟背后的红色精神,这便是习近平主席说的学史明理。

纪念馆内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依旧鲜明热烈扣人心弦,实践团队成员表示要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要将他们的精神品质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在学习工作之中要与队友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从纪念馆内走出缓步向上进入陵园中心,革命英雄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叶飞将军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熠熠生辉。这些革命烈士大多牺牲在二十到三十来岁,在青春正茂之时却壮烈牺牲,令人叹惋。陈桂生,一九三八年参加新四军,同年七月被捕,即使被严刑逼供也表现地坚强不屈,最后被连刺十七刀壮烈牺牲;陈宜民,中共党员,作为“江抗”独立支队指导员,一九四零年在港下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三十二岁!

团队成员有的低头默哀,有的拿出笔进行记录,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筑牢内心的红色底色。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新四军抗战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玥 摄)

红日高照,阳光在革命纪念碑后投下一片阴凉,阴凉之下便是那排布整齐的烈士墓,周围松柏将其环绕,陪伴着410名烈士英魂(含48名无名烈士)长眠于此。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上前献上肃静的白花,并集体默哀,表示对革命先烈不朽功绩的崇高敬意。

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但是红色精神并没有离人们远去,它深藏于人民心中,就像一团不灭的火,熊熊燃烧,不仅照亮老一辈,也照亮了新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团队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接过先烈们的“接力棒”,然后坚定地担负起我们的历史重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砥砺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锡东革命烈士陵园门前留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玥 摄)

2022年7月4日下午,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分享此次实践活动感悟和心得体会。回想起烈士墓上镌刻着的一个个名字,他们年轻的面容仿佛就浮现在眼前,团队成员们心中都久久不能平息。因为他们曾经拼死的守护与不屈的民族气节,才换来我们现在和平安稳的生活。有的团队成员有所感触,认为大家不应该仅仅做到铭记与缅怀革命先烈,记住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团队成员从江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那段艰苦岁月中学习历史、学习党史。追寻红色足迹,继承老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铮铮傲骨声,余音犹在”,作为新时代青年,同时通过新时代再译红色基因,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目山下寻红根,耕织图里仰先烈

为体悟革命文化,追寻红色记忆,浙江农林大学的“寻找红色根脉”社会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21日上午走进临安的於潜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寻找红色根脉”社会实践团队的定位为党史学习实…… 俞相成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查看全文 >>

寻找红色根脉,赓续革命薪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守好“红色根脉”。2021年7月16日,浙江农林大学的“寻找红色根脉”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临安的於潜…… 徐敏铭 冯星月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查看全文 >>

天目山下望红星,耕织图里寻红魂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上,不忘初心尤为重要,7月16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寻找红色根脉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开展暑期…… 张靖怡 冯星月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查看全文 >>

寻找红色根脉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纪实

实践团成员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集中观看了《民族日报》社的视频。视频中,《民族日报社》革命先辈们不怕牺牲,英勇抗日,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压,坚定理想,以墨为枪。正如诗句所云“天…… 俞相成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查看全文 >>

浙江学子三下乡:星启於潜,初心永铸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百年华诞这个特殊时刻回望滚滚前尘时,我们仿佛能触碰到无数革命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为重温红色精神,重踏红色征程。7月16日浙江农林大学寻找红色根脉社…… 俞相成 邓雯心 冯星月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索时间奥秘,童享精彩未来”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为帮助小朋友们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丰富同学们的教学组织经验,教师教育学…

“聆听管道之声,共画管道之美”管道保护宣讲活动

2024年11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在校内成功开展了一场以“聆听管道之声,共画管道之美”为主题的管道保护…

守护管道安全,我们在行动

2024年11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在校内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以“管护安全,道畅无忧”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取…

华中师范大学数蕴强师 | 如何进行数学教育学研究——数学师范生专业发展讲

为了增强师范生在数学教育研究方面的能力,助力其在学术和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融合,11月22日晚上,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

心语汇梦特校:用爱与专业,点亮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

心语汇梦特校:用爱与专业,点亮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在繁忙的都市一隅,隐藏着一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净土——心语汇梦特校。这所…

最新发布

河海学子青春三下乡实践纪实:弘扬茶艺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2022年7月9日,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黄龙岘茶园实践队伍顺利抵达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茶文化村,并开展了以茶文化为主要调研对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队长王一帆的带领下,队员们在黄龙岘进行了问卷调…
E脉相传实践团--走访山东省第一批团支部之广饶
【山东理工大学8月8日讯】(通讯员:闫谨陈琳)今天,E脉相传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第一批团支部建立地东营市广饶县冯庙村,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重温历史文化,感受建团历程。封庙村团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广饶县大…
采访优秀杰出校友柯贤军
柯贤军于1987年就读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专业,1992年毕业留任附属太和医院,2003年调任新华医院工作,三年后再次调任,任命为东西湖医院院长。46岁的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辞职,开始艰辛的创业之路,几经波折,再…
万里峥嵘凝雄魂 今朝青年逐荣光
南京是一座革命之城、英雄之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贯穿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孕育出以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等为代表的南京红色文化。2022年7月31日星期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红途话构”…
初识乍惊欢,久处亦怦然
为鼓励孩子们的学习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近日,“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举办积极分子评比仪式。教室里,队员们正在整理奖品以及核对流程,为积极分子评比做准备。随着孩子…
初探合作社,发现新问题(5)
2022年7月10-30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深入山东省多地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根据调研可得知山东省各村领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抓人才促发展,抓创新建机制”的思路,…
大手拉小手 合作拼模型
拼搭模型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在抓握的过程中进行精细动作的练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空间认知,形象地感知前后、左右、上下、里外;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专注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基于这些益处,园艺学院…
初探合作社,发现新问题(4)
(4)管理落实不到位,发展模式较单一——走访淄博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了解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都拥有各种规章制度,但较为符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特点的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其次,大多组织架构都拥有理事会与…
初探合作社,发现新问题(3)
2022年7月10-30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赴鲁探红政队深入山东省多地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根据调研可得知山东省各村领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抓人才促发展,抓创新建机制”的思路,…
山东大学春晖支教团-予宁支教日记7
支教日记张芸菁时间悄无声息地流动着,转眼今天已经到了上课的第四天。从前几天的不知所措到慢慢适应,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忙碌又充实的支教生活,看着孩子们淳朴天真的笑容与昂扬的精气神,心中的满足无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