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在出发,文化永流传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充满着文化,那什么样的文化才叫优秀的文化呢?我认为它是能给人带来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熏陶与净化的。中华悠悠五千年,有太多太多这样优秀的文化,但它们往往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而没有被很好地传承下来。我想要去追寻它们,接近它们,了解它们,去揭开它们那一层神秘的面纱,跟遗留下来的文化来一场真正的邂逅。

于是,带着这份憧憬与热情,我借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契机,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于6月16日赴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跟随非遗传承人胡友恒学习宣纸烙画技艺。宣纸烙画,顾名思义,在宣纸上烙出来的画。我之前还从来没与听说过,所以对我来说,这很陌生,也很新奇。

我对宣纸烙画的第一印象和直观印象就是我第一次来到实践基地的时候在胡友恒老师的工作室里面参观,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对与胡老师和这份非遗文化油然产生了崇敬之情。我在工作室中看到了许多胡老师的烙画作品,有人物,有风景;有精致小巧的,有恢弘磅礴的。这些作品都是各具形态和特点,极具美感。花鸟画的形象逼真,“迎春接福”的喜庆气氛抑或是赤壁画的雄伟壮阔,都令我感慨。

我当时止不住地想,烙画是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烙铁并非画家们手中的画笔,烙画是如何做到跟美术画一样甚至比美术画更加逼真呢?带着这份好奇和惊喜,我更加有积极性地投身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

在参观完毕之后的第二天,我就了解了宣纸烙画的基本历史背景和制作方法。原来,它是起源于西汉的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化,烙制方法和载体是多样的,而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基本内容,是以宣纸为主要载体进行烙制。烙制一幅好的烙画过程繁多,同时需要手法的娴熟。第一步确定底稿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自己亲手实践之后,我才更能明白这门学问的高深与妙处,我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烙铁的热度不同,停留在纸上的时间不同,乃至烙画着运用烙铁的手法不同,都会导致烙画每个地方的颜色深浅和形态不同,要想烙出一幅完美作品,那得需要多么长时间的练习和多么高的审美思想啊!

果不其然,我第一次烙画进行的并不顺利,烙制的地方颜色时浅时深,对于力道和停留时间的把控不熟练成为了我烙画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胡老师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他全程在旁边辅导我们,教我们烙画的技巧,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与改进,我们的作品也更加富有美感了。

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体会到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烙铁在宣纸上缓缓移动,留下炭黑色的足迹,和宣纸本来的颜色相辅相成,初看起来没有惊人之处,但烙到后面方能感到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才发觉原来一块简单的烙铁居然能在宣纸上烫出绝不亚于美术家作品的逼真画作。

领略到以上东西之后,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更新的看法。从前的我只认为非遗文化是比较稀有的文化罢了,但现在我经历了实践,也明白了非遗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遗产的原因了。这绝不是单单因为它的稀缺,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下去的。正如这次的宣纸烙画,任何一次烙制的过程中,烙铁的运作方式的细微差别,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可能在精妙一笔出现之前,你会一直认定这幅画是平庸之作,但当它出来的那一刻,所带来的感觉是妙不可言的。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它是中国偌大文化宝库中绚丽夺目的光,明亮而又微弱,等待着我们这些文化的传人们去发掘和传承,这些优质的文化总能给人美感,给人启发。这次“拾遗”的实践给了我机会,让我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而今后,我希望我也能一如这次的实践一样,对非遗文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和好奇之心,去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继续关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出发,文化永流传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7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新创业——传统楸树苗木市场的互联网加转型升级优势

传统的苗木销售模式为集市销售、广告销售、经纪人销售等,管理模式简单,且在销售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种植信息不对称、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制约了苗木行业的运作和林业产业的发展。项目采……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楸树产业链分析

涉农产业链是指与农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中间产品)生产加工密切相关的、由具有上下游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的链状网络结构。这些涉农产业群按照其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类——目前楸树苗木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我国对于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用材部门和广大消费者迫切要求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树种楸树。林业专家也…… 田烨,赵畅,毛婷,陈恒,田敬,王屹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论坛——新型抗逆品种的楸树苗木一体化推广与服务平台

楸树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其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实用价值等,居百木之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田烨,赵畅,毛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创新创业论坛——新型抗逆品种的楸树苗木的目标市场

楸树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其材质好、用途广、价值高,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实用价值等,居百木之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团队致力于解决楸树树苗由于抗逆…… 田烨,赵畅,毛婷,陈恒,田敬,王屹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培训有感

在习近平主席的带领下,举国上下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的如火如荼,为中华民族的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很大的一步。在党课学习中,我领略了非常多的杰出的共产党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私…… 田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培训心得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党课培训,学习并更深入了解共产主义思想。通过老党员们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得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有了更实际的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 田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党课实践培训——记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当时随着华北人民野战军在第一野战军配合下解放了阎锡山盘踞的太原,胡宗南判断华北野战军会将主力部队调往西北,便决定在此之前进行战略撤退。他企图在…… 田烨马善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高原产业齐发展 乡村振兴展希望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之后,甘肃作为全国牛羊生产的重要省份,现已…
观察乡村之貌 探索振兴之路
观察乡村之貌探索振兴之路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大湾村视察,寄语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老区的经济发展搞上去,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六年来,乡亲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习近平总…
重庆学子三下乡:赏太和山水,尝太和黄桃
太和黄桃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的王牌产业,其主要成熟期为七月中下旬。黄桃的产地是在我国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目前华东、东北等地区也在大量栽培。目前太和黄桃已经与上海、广州等城市有了相关合作,并…
承遗风古韵,湖北学子传承宣纸烙画
为响应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传播与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组建“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16日赴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跟随非遗传承人胡友恒学习与传承“…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向人们宣讲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
走进尽美公园,传承红色基因
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了解建党百年的艰苦岁月,传承中华红色经典,深刻体会建党百年精神,学习优秀共产党人的美好精神品质,7月1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队员王世婕前往尽美公…
拾传统文化,增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而且绵延不绝至今。这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不间断,在当今国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在中华民族如此诸多而又绚丽的文化宝库中,有发扬光大…
树立高远志向,承接榜样力量——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活动纪实
摘要:2022年8月6日上午,重庆大学“送教下乡,振兴乡村”实践团于腾讯会议线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向重庆市开州区关面乡小学的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榜样力量,以及帮助小朋友们树立高远志…
南京财经大学信工院:“追寻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历史”暑期社会实践
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寄托之一,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突破显得十分重要。为留住红色文化记忆,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