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抚今追昔,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冯雅婷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2022年7月28日,中南大学赴太原市杏花岭区牛驼寨寻访英烈事迹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太原解放纪念馆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工作人员和来访游客的配合下,团队成员顺利完成了展馆参观、素材拍摄与语料采集,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少先队员心怀革命故事,沿着英烈足迹,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依循展馆主线,追寻红色记忆,探询动人片段

迈进大门,西侧是太原解放纪念碑碑区,主碑碑高49.424米,取自太原解放纪念日,1949年4月24日。暗红色的花岗岩碑体上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太原解放纪念碑”7个大字,下方镶嵌着大型浮雕,这些血与火的史诗帮助游客了解旧社会太原人民不屈不挠,向反动势力做不懈的斗争的光荣历史,激励大众培养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

走过树木掩映的道路,眼前是徐向前元帅的铜像和记录徐向前元帅光辉战斗历程的浮雕墙。江泽民同志题词镶刻在褐黄色花岗岩上,基座后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生平。绕到基座后,有两位正在诵读元帅生平的小朋友,年纪稍长的女生动听地念着上面的内容,不远处的妹妹崇拜地注视着她的背影。另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尽管有很多字不认识,但坚持在父亲的帮助下边识边读,直至读完整个生平。暴晒的烈日下,孩子们的坚持惹人动容,他们清澈的眼神中闪烁着红色基因的光芒,在不算连贯的稚嫩话音中,是对先辈们的崇敬与感激。

在解放太原展览区,一群少先队员们正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他们稚嫩又坚定的声音吸引许多参观者驻足微笑。先烈们不怕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将会被代代守护,这些懵懂但心怀感恩的孩子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们的懂事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在纪念碑的浮雕旁,一位妈妈正在给几个孩子讲述那段历史,“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上都沾染着烈士的鲜血,你们快过来看看,这就是我们解放军战士。”她悉心地叮嘱着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他们也都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带着孩子的爸爸也教导两个稚童高高举起自己的右手,向先烈敬礼。

烈士碑两侧,分别是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展厅的陈列使那段历史重现在游客眼前。成员们了解到,当年牛驼寨地形狭窄、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这场战争也因此打得非常艰难。为了攻打庙碉,战士们每人背着四五十斤的炸药,用了上千斤炸药才将庙碉炸开。冷风泠泠的山上,为了行军方便,战士们脱掉棉衣,匍匐在厚厚的白霜上前进,膝盖、双肘和肚皮都磨出了血。斗争之惨烈、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先烈们始终顽强斗争换来了太平盛世。他们的英勇事迹布满展馆,团队成员通过录制宣讲视频,将英烈故事搬至新媒体平台,向网民群众讲述这段历史。

平息心情后,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来到了烈士陵园区。两侧圆形的烈士墓安放着631名无名烈士遗骨,背后沉睡着1279名英烈。墓地中央,不远处矗立着烈士纪念堂,堂内嵌刻着解放太原战役英勇牺牲的3936名烈士英名。在墓碑前,成员们仔细拂去上面的落花与尘土,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为社会各界追悼先烈提供一个整洁的环境。

团队成员清扫过程中也碰到许多扫墓的游客。一位妈妈教导她的孩子:“宝宝,妈妈扫这排,你扫那排,看到不干净的地方一定要清扫干净哦。”孩子认真地答应着,弯下腰用手轻轻拂过墓碑。又一位妈妈蹲下身,指着碑上的字对孩子说:“这些解放军叔叔很多都不是山西人,却为了我们把生命留在了这里。”相信无论脚下的大地怎样变幻着时空,都总会有人将先烈们纪念,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他们和我们,跨越了时间,正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聚焦感悟心得,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革命情怀

临近结束,团队成员在园区内随机选取对象进行采访。首先,是前来参观的一家四口,交流得知,这是他们首次来到太原解放纪念馆,但此前已参观过许多类似的红色景区。孩子的妈妈说,在学校的引导下,他们作为家长,经常陪着孩子们参观红色景点,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了解当时抗战的艰辛,以感念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大门出口处,团队成员又采访了一位低年级小朋友,采访全程她自信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细数了她曾到过的红色景点,表达了她对先烈的敬佩之情,十分感激他们带来的和平。透过她小小的身影,可以看出红色基因正在像她一般的孩童们心中蔓延。

参观结束后,成员们采访了馆内工作人员,大爷用亲切的乡音向成员们介绍近些年纪念馆的扩建修葺以及讲解团队的完善升级,由衷地为与日俱增的客流量感到欣喜,为当前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重视而感到欣慰。对比往昔,这里的变化也引发成员们的共鸣,为家乡和红色基地的发展感到高兴。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充分了解了太原市解放纪念馆的情况,学习了太原解放战争的历史,感受了当代红色基因的传承。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永远不会忘记,在旧社会太原人民追求进步、不屈不挠,向反动势力做不懈的斗争的光荣历史;更不会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一大批革命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自由,为了太原的光明前途前仆后继,做出了巨大牺牲。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未来我们将继续前行,向党看齐,向先辈们看齐,进一步加强对孩子们的党史教育,培养其斗争精神、英雄情怀和爱国主义信念。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通讯员 冯雅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0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荆棘过后,必至花开之处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这句话让无数青年人满腔热血,让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跨越高山大海,追逐那道心中的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亦有由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所组成的一支“知行合…
教书育人,从心出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国家培育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不断投入精力和心血,而作为新一批为祖国培育未来建设者的育人后备军,我们师范生更要有意识主动扛起肩头大任,在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找到更多的途径…
关爱留守儿童,美育伴其成长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加强美育工作的宣传,自7月2日起,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燃烧青春,奉献力量“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上海市金山区残疾人创业孵化中心,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儿童陪伴教育系列社会实践…
公益社区陪伴成长,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团队学院:美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人传学院数科院化生院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褚雨柔李肖冯思逸甄雪宁吕焕焦响陈依婷王燨毅庞丹颖龚雪琦彭雨简鑫瑞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知行…
莞工学子三下乡:情系支教,助力梦想
2022年8月4日,东莞理工学院懿言嘉行支教队的队员们沐浴在早晨灿烂的阳光下,开始了今日在昌桥小学的教学活动。首先是乒乓球课。与上节课一样,叶校长组织同学们进行握拍训练后,让同学们对着墙壁进行击球练习…
工程学子三下乡:学编红军草鞋,传承红色技艺
为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精神,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学之光”红色宣讲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与了“学编红军草鞋”手艺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本次活动中…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律动”赴山东、安徽社区普法宣传队进行第一次线上宣讲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基层社区居民法律素养,增强广大群众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山东大学“律动”普法宣传队在开展线下社区普法宣传的同时,在线上同步进行宣讲活动。7月31日晚上,宣传队的两…
“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个人总结
如果说人的一生会有不同的经历,从而形成在每个阶段的特殊回忆,那么对我而言,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是我这一生的特殊经历与回忆。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追求和实践的机会,…
走进实地,获取真实有效信息
我们进入到红泥崖村内,对村民进行采访。通过对村民的采访,我们发现红泥崖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很大。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采访到一个退休的老师,他和老伴一起住,家里种有农田,退休工资一个月有八千多。而…
迈向老龄社会,农村老人不能掉队
同舟共济队队员调研中还发现,在“摆渡爱心食堂”,老人们的餐盒整齐地放在柜子里,社会力量正在日益壮大。日照的”互助性养老”实践,让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支持、扶贫项目收益、涉农资金整合、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