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工程学子三下乡:学编红军草鞋,传承红色技艺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义灵欣 安仲一

为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精神,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学之光”红色宣讲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与了“学编红军草鞋”手艺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本次活动中向草鞋手工艺人学习,聆听匠心故事,体验草鞋编织技艺。

“打草鞋来,草鞋好,草鞋是咱们的传家宝,穿上草鞋,走如飞,险山恶水,当平道”,基地老师用一曲朗朗上口的草鞋歌带领实践团成员们走进草鞋编织手艺教学课。红军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食物、没有枪支弹药,也没有好鞋可以穿。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一边行军打仗与敌人作斗争,一边就地取材自己想办法编草鞋。久而久之,编草鞋成了红军必备的技能,草鞋也成了红军的标配。“红军草鞋”不仅代表着一个历史符号,更是支持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不仅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同时也传递了在新形势下,中国人民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坚定决心。

在了解“红军草鞋”的故事后,基地老师邀请两位草鞋编织手艺传人来进行指导示范。“将稻秆绳的一头系在木质的草鞋靶上,一头紧拽在手,细搓麻绳后,将麻绳挽向草鞋靶的空隙内,按照编织顺序逐次编织,然后用木叉将草鞋压实,把草鞋拉紧。再取两条麻绳,穿过草鞋鼻头。最后用木锤子将编制好的草鞋敲结实些,一只草鞋就打好了。”在教室里,师傅戴上一个弧形腰杆,拉紧绷在草鞋耙上的麻绳,将一根根金黄的稻草插进麻绳搭成的经纬格局中,他的双手像泛黑的草鞋耙一样已经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在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草鞋成为连接故乡和远方的最强纽带。草鞋涉水方便,爬山更能防滑。红军战士们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靠的就是它。

在手工艺人示范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两两一组分工协作开始编织草鞋,首先,一位成员坐在板凳上,负责稳固工具绷紧鞋底,另一个成员坐在另一端负责戳绳编织。一系一搓一挽一编一压一敲,将稻秆绳的一头系在木质的草鞋靶上,一头紧拽在手,细搓麻绳后,将麻绳挽向草鞋靶的空隙内,按照编织顺序逐次编织,然后用木叉将草鞋压实,把草鞋拉紧,再取两条麻绳,穿过草鞋鼻头,最后用木锤子将编制好的草鞋敲结实些,一只草鞋就打好了。草鞋上的每一缕稻草都凝聚着队员们的团结力量。

实践团成员闫羞玥率先穿上自己编织的草鞋上台,并与大家分享穿草鞋的感受:“虽然穿起来很轻便,但是并不像现在穿的鞋底一样柔软舒适,甚至是有点硌脚,由此想到当年红军穿草鞋行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样的艰难,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编织草鞋的不易,每个扣都要系紧,每个环都要串对,就好像当年的红军行军一般,一环一扣都有严格的规矩,错了顺序就乱了规矩,乱了规矩就做不出好看又舒适的草鞋”

遥想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里的乡亲们连夜为红军赶制草鞋,红军穿着草鞋跋山涉水、翻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这小小的草鞋寄托着军民浓浓的鱼水之情。编草鞋不仅仅只是一项技艺,更是井冈山人民对当年的红色记忆,这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思想的传承。尽管现在我们脚下穿的不再是粗粝的草鞋,但是心里仍不能忘记过去革命者为革命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今天我们的美好幸福生活之路源于革命先辈们艰辛的付出,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铺筑而成的。

“草鞋精神”的内涵是保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不变本色,是牢记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是复兴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动力传承。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草鞋已完成了它的使命,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人民心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寄托着一种革命情怀,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在“知史、学史、懂史、用史”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即使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当下,我们仍需要“草鞋精神”,赋予并传承“草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忆苦思甜,永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让“草鞋精神”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关爱留守儿童,美育伴其成长
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加强美育工作的宣传,自7月2日起,我们南京师范大学燃烧青春,奉献力量“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上海市金山区残疾人创业孵化中心,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儿童陪伴教育系列社会实践…
公益社区陪伴成长,南师泰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
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团队学院:美术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人传学院数科院化生院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褚雨柔李肖冯思逸甄雪宁吕焕焦响陈依婷王燨毅庞丹颖龚雪琦彭雨简鑫瑞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知行…
抚今追昔,传承红色基因
抚今追昔,传承红色基因“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2022年7月28日,中南大学赴太原市杏花岭区牛驼寨寻访英烈事迹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太原解放纪念馆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工作人员和来访游客的配合下,团…
莞工学子三下乡:情系支教,助力梦想
2022年8月4日,东莞理工学院懿言嘉行支教队的队员们沐浴在早晨灿烂的阳光下,开始了今日在昌桥小学的教学活动。首先是乒乓球课。与上节课一样,叶校长组织同学们进行握拍训练后,让同学们对着墙壁进行击球练习…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律动”赴山东、安徽社区普法宣传队进行第一次线上宣讲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基层社区居民法律素养,增强广大群众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山东大学“律动”普法宣传队在开展线下社区普法宣传的同时,在线上同步进行宣讲活动。7月31日晚上,宣传队的两…
“启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个人总结
如果说人的一生会有不同的经历,从而形成在每个阶段的特殊回忆,那么对我而言,此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是我这一生的特殊经历与回忆。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个追求和实践的机会,…
走进实地,获取真实有效信息
我们进入到红泥崖村内,对村民进行采访。通过对村民的采访,我们发现红泥崖村村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很大。在采访过程中,我们采访到一个退休的老师,他和老伴一起住,家里种有农田,退休工资一个月有八千多。而…
迈向老龄社会,农村老人不能掉队
同舟共济队队员调研中还发现,在“摆渡爱心食堂”,老人们的餐盒整齐地放在柜子里,社会力量正在日益壮大。日照的”互助性养老”实践,让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支持、扶贫项目收益、涉农资金整合、村集体…
走进艺术家部落,住在山海呼吸间
南极村艺术家部落,于2018入选省旅游局广东十大“最美民宿”,是放坡村民宿产业中最具特色和艺术气息的代表。它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周边有着中国大陆最南端端点灯楼角、琼州海峡与北部湾的合水线、中国…
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
因此,我感悟到中年妇女与贫困老人同舟共济奔发展,扎实迈进乡村振兴的奋斗精神,也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互助养老新模式的内在优势,即一举多得,互助共济。这使我深刻认识到解决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