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动非遗工作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蒲织技艺传承创新,助力“蒲织之乡”高质量发展,让蒲织产品走进全球家园的项目成果衍化,2022年7月31日,“星船”社会实践队在沈塘镇揖花村小学开展了“蒲织再造”的课程。
机会“旧”中求
雷州,古时便以“蒲织之乡”的称号而闻名中外,太平镇、沈塘镇、龙门镇更是雷州三大“蒲织大将”,当地以蒲织为主的传统手工制造的产品曾一度远销东南亚,相关历史可追溯到汉唐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蒲织,曾以一己之力让雷州子民端牢了手中的饭碗。但由于时代的发展,手工业的衰落,90年代后蒲织产业呈“断崖式”下跌,产业链失衡、入不敷出。这现象引起了“星船”社会实践队的注意,他们试图通过开展蒲织再造课程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了解蒲织,为沈塘镇蒲织业再度发展探索生机,从而让雷州蒲织再度崛起。
队长黎东颖说:“我们认为雷州蒲织最主要的问题是生产力老龄化和附加价值不够,所以我们通过开展蒲织再造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让创造力丰富的孩子们将蒲织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是利用教育的手段给当地蒲织业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将基础的蒲织产品进行二次创作,增加文化价值,将蒲织的定位从廉价基础的传统手工作品变为兼有艺术价值的实用品。”
小手巧编蒲
课程开始时,先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科学类创意”实操、“非遗手工艺类创意”实操、“美育实践类”实操,让孩子对改造蒲织有一定的想法以及经验准备。之后的课程内容是对已有的传统的、老旧的蒲织半成品进行创新创意改造,让其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品。当地村民了解到“星船”社会实践队的教学计划纷纷响应支持,将自家一些蒲织半成品给老师,作为孩子们上课的素材。
小老师先让大家欣赏队员们事先改造好的蒲织产品,给孩子们讲解创作的思路,分享进行再创造的方法,并让孩子用材料体验了一下。很多孩子在老师讲解完后有了自己的灵感,利用起早已在桌子上摆好的半成品和辅料,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一些没有头绪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始构建起自己的作品。
一件件半成品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下摇身一变,从朴素的“老汉”变为时尚的“小伙子”。学生玲玲(化名)举着它的作品骄傲地和老师们分享:“我觉得紫色是最好看的颜色,我还给它绑上了我最喜爱的大蝴蝶结,我觉得这样子很好看,我看到雪儿公主就是这样穿的!”
紫色的蒲织包在阳光下显得愈发漂亮,少了几分原始蒲草编织的基础品的粗糙,多了几分孩子们精心设计包装的精致。美丽的外表下仍是蒲草编织出来的、质量很好的内置袋身。正如这群揖花村的孩子们,无论岁月将他们变成何种模样,不变的仍是那颗赤诚的、扎根在乡土的心。
传承下创新
老师在课后分享道:“将这些传统老旧的半成品进行二次创造变成成品,这不仅是我们“星船”社会实践队的主要方向,也是沈塘镇书记的期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当地人带来启发。如果能在老祖宗的手艺基础上,融合进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赋予其更多的精神、文化价值,丰富蒲织产品的内在,引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共鸣就更好了!”
“不破不立、推陈出新”是任何产业得以存活下来的制胜法宝,享有“蒲织之乡”之称的雷州如果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的政策,把握住大政策下的机会,让蒲织产业重焕生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让孩子们从小学会蒲织,并自主思考进行改造,这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美育素质,也让蒲织产业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十八变”,重振当地蒲织产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