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触千年脉动,续丝路传奇 ——“溯源·飞天”实践团队第一阶段线下考察圆满结束

来源: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成方中

千年丝路,驼铃悠悠,探访古迹,续写传奇……2022年7月14日,由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组成的“溯源·飞天”实践团队开启线下考察之旅。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实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展开工作,8名成员代表团队奔赴甘肃敦煌展开为期8天的线下活动。据悉,本届“溯源·飞天”团队由来自上述3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71名同学集结而成,凭借对敦煌文化的共同热爱和不同的专业优势,分设手绘、平面设计、文案、新媒体、视频、编程、联络等工作组别。目前,“溯源·飞天”实践团队第一阶段线下考察任务已于7月21日圆满完成。

从南京到敦煌,跨越2788公里,团队成员代表们联手敦煌研究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访谈文物修复工作者、采集壮美风景、体味风俗文化,为后续敦煌文创产品设计、手绘宣传视频、互动游戏制作等收集了丰富的创作元素。

抵达甘肃后,团队成员首先前往敦煌研究院榆林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经过严格的培训,团队志愿者们正式上岗:安检口前,伴随身份证读取机的声响,被汗水浸透的双手仍仔细敲击着键盘,核对录入信息;售票窗和检票口前,志愿者们以微笑耐心诠释责任,悉心讲解,疏导人群,协助维持秩序,守护珍贵文明;等候区内,一批批游客来来往往,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陪同接送、接受咨询。志愿服务接近尾声时,团队成员们还一同清理了周边场地并在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洞窟。

谈及志愿工作,团队成员祝祎涵感叹:“榆林窟有一代代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者在努力。尽管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使我们的活动存在许多未知和变化,但志愿服务精神、榆林窟文化的深厚博大将永远印在我们心中!”“先前阅读《美的沉思》一文,敦煌的榆林窟便给我以极大的震撼,蒋勋先生笔下的敦煌,大美而肃穆,黄沙寂寥中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与榆林窟的遇见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可以使人一眼平静。”成员马晓双说。

在线下考察中,团队代表采访了敦煌研究院著名文物修复师李波老师。李波老师出身文物修复世家,其父李云鹤先生耄耋之年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1990年,生长于敦煌的李波老师成为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讲到与敦煌的缘分,李老师谦虚地说:“我是敦煌的子弟,并不是在这项领域内很优秀的人才,但是我觉得很荣幸,特别是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我从小耳濡目染,家庭氛围很好,后来我就调到了保护所这里。”如今,李老师的孩子李晓洋留学归来也开启了壁画文物修复之旅,祖孙三代薪火相传,诠释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使团队成员们深受启迪。

岩体结构松散粒径过大、沉积层稳定性差、洞窟海拔较高……访谈过程中,李波老师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了在西千佛洞、榆林窟等实地开展修复工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应对策略,并分享了开展抢救性保护时防止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等注意事项。采访中,团队成员们动容于李波老师及一代代敦煌文化守护者及艺术工作者们艰难起步,扎根大漠,挥洒青春,不懈探索的故事。他们为敦煌宝库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让沉积千年的文明依旧焕发光彩。

李波老师还寄语团队成员和广大敦煌文化的爱好者们不断地学习,努力用年轻人的声音讲好敦煌故事。团队成员深受鼓舞,希望以“溯源·飞天”实践项目为契机,竭尽所能建立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应用的桥梁,为守护敦煌艺术宝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新生代力量!

在后续的日程中,团队成员代表陆续前往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馆、莫高窟、西千佛洞等名胜和文博单位进行采风,感受大漠风情,收集创作灵感。当下,团队手绘组、视频组、文创组、编程组等成员正致力于手绘敦煌宣传片、纪录片和相关文创产品、数字游戏的创作。

触摸千年脉动,续写丝路传奇。下一阶段,“溯源·飞天”团队全体成员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敦煌文物保护修复知识、传承并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以实际行动和多元成果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助力守卫国家瑰丽的文化遗产、讲好敦煌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提供青春源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防控疫情,服务社会
防控疫情,服务社会————电子工程学院“返乡抗疫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响应政府号召,更为了锻炼自身的能力,弘扬伟大的志愿精神。作为一名“返乡抗疫我先行”的队员,李州同学于2022年7月30日在郸城县…
北矿学子三下乡“碳革涅森”实践团:研绿色双碳之理 寻煤炭转型之径
为了更多地了解“双碳”目标与煤炭转型相关知识、政策与模式,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找寻煤炭转型发展的双重维度机制。在整个过程中团队还通过参加线上会议、软件小程序学习相关知识。6月10日,团队成员参加“…
标题:心之所向,素裹以往
乘着清晨的朝霞,我们志愿者们又如同昨日一样,带上我们为之自豪的大学生志愿者工牌,踏上新一天的旅程。搭上了公交车之后,公交车司机似乎也注意到了我们胸前的工牌,“你们是要去哪呀?”,“我们去和贵园…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承非遗潮绣,赓续红色血脉
为了解潮绣文化,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价值,更大程度地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广州新华学院领“绣”之路实践队在潮绣的发源地潮州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2022年7月9日至12日,广州…
曲阜师范大学三下乡:在留守儿童心中播种梦想的种子
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对很多留守儿童来说,陪伴和关爱似乎是最失望的东西,为了更好的助力留守儿童播种梦想,曲阜师范大学“照耀民心”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冯家村,开展“播种梦想行…
了解家乡历史,展望幸福未来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团队成员总结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院:化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专业:风景园林学号:16200426姓名:王科艳实践时间:2022年6月20日··2022年8月20日这个假期我参加了一个名为“寻找照片里的…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对焦精彩,记忆留夏
生活如一条奔腾的长河,在永不停息的前进中会激起无数稍纵即逝的浪花,而通讯组的工作就是耐心对焦这条大河,定格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忆书逐影”实践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通讯组的成员们则在一天天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对一线上陪伴成长活动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挖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的创造人…
丰富课后生活,乐享课后时光
为探索课后服务新内容、新形式,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于七月中下旬分别在山东、湖南等地开展课后服务志愿活动,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此次课后服务开展的课程可分为学…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读一座城——我的家乡潮州
2022年7月21日,“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开展“三下乡”支教活动第十一天,今天上午第一节朗诵课的主题是“读一座城——我的家乡潮州”。课堂上,作为潮州人的小老师为同学们播放航拍潮州的录像,同时配合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