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星火皖南”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来到了宣城市泾县昌桥乡。当地党委组织委员洪丽云与书记舒刘焕热烈接待了团队成员,并介绍了当地发展的有关情况以及当地的特色产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促进农村振兴,投身家乡建设,我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下午在访问孤峰村党支部副书记严钧说:“孤峰村这个小村落在近五年的发展巨变”。根据严书记的描述,在2017年的时候,孤峰村的经济还是非常落后的。
那个时候,严书记还是皖南电机(当地年收入可达二十亿的强势私人企业)的负责人,在当地号召下,严书记接任了孤峰村副书记一职,在当地政府引资,采用将当地厂房租赁出去的方法,来增加当地集体收入。在2017年,集体年收入还是1.65万元。在诸多返家乡青年的带领下,结合当地人民的不懈努力,至2021年,集体年收入已经达到了20万。严书记还说,他们预计能够在2022年底再次实现收入达到30万的大跨越。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亲身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的一砖一瓦,一水一树之后,我深切感受这些数字背后的艰辛与不易。在与书记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满山的竹林是这里主要依靠的发展资源。到处是山,处处是竹,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依靠。
几乎竹林分属就像农田一样,属于包产到户的资源分割形式。由于竹林如海,郁郁葱葱,使得蛇虫集聚,时刻威胁村民们的人身安全。生存发展的驱使下,纵然有风险,村民们仍要想方设法进山获取资源。这样不易的发展条件下,他们仍能实现集体经济的渐进式突破,这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傍晚,放眼远眺,青山如黛,夕阳在分明的山脊外缓缓沉坠,万物的色彩渐渐褪去,一切景物都变得线条朦胧,远方苍茫的山峦依稀可见,近处村落间升起道道炊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温暖的烟火之气。天光半黑,凉意浸肤,我端了一条板凳,在门前小坐,听到身边虫声唧唧,望见远处几家灯火缀在山腰,四围山色,将我包裹起来,一切都在安详的静谧之中。穿行于浮生流年,如同旧时光阴,似曾相似。孤峰村如一处世外桃源,将永远的留在我的心中。
对故乡的热爱,不仅是每个游子心中解不开的心结,也成了他们服务家乡的动力,成全了他们报答家乡、建设家乡那颗滚烫的心!
最后,严书记叮嘱我们:“希望你们在学校认真学习,以后也可以返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不辜负我们国家对你们的栽培。”此番言语,让我感悟颇深。
我深深懂得,热爱家乡不是嘴上说说,而要拿出实际行动。就像“甜野男孩”丁真,在面对全国各大知名网娱乐公司的争抢时,却说道:“外面的世界很大, 但我想留在我的家乡”。少年之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以为外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向往外面的世界并非全错,但无论何时,我们应像丁真,对家乡存着一种“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珍视、热爱并回报!
文/王聪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