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前往泾县昌桥中心小学对校长张敏和德育处主任程莎就非遗文化的教育和宣传问题进行相关采访活动。
通过对张校长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县团委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工作,针对县内的每一个乡镇少年宫小学都开设了“一宫一品”活动,目的是为进行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昌桥中心小学利用地方独特的非遗文化历史底蕴,开展了油布伞的相关文化宣传。现阶段,校内开设了油布伞兴趣班,班级规模在20至30人之间,用于招收对油布伞制作具有深厚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会在一个学期内前往国民油布伞厂两次。对于班级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培养方法。对于低年龄阶段的学生,郑国民厂长会指导孩子们进行伞面的相关绘制活动,设计出独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高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亲手实践油布伞伞骨架的制作流程。不仅如此,学校还会定期邀请郑国民厂长在校内开设讲座,为全校师生讲解油布伞的文化故事,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程莎主任提到,学校将油布伞文化课程的学习纳入了美育和劳育的课程教学当中。欣赏油布伞的制作技艺是一种感悟和体悟的过程,而动手实践就可以算作是一种劳动教育。两个方面的涉及,让学生更好了解老一辈人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地域特色文化的智慧。
张校长补充说,为了更好地让每一位孩子都了解非遗文化,在班级内也会开设一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跟随着老师的步伐,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内开设的油布伞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认识到其它更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校长回忆起他的青葱岁月,每一帧都会有那么一把泛黄的油布伞的身影。张校长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将我们昌桥乡的油布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尤其是在年轻一辈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明,更是悠久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学校不仅利用地域特色将油布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小学生介绍相关文化底蕴,还增设了剪纸传统手工技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剪纸技艺实践操作所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亲手实践操作当中,通过一步步的裁剪,了解蕴含在剪纸当中的非遗魅力。
张校长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再校内开设的油布伞展厅,展厅内陈列的都是兴趣班孩子前往国民油布伞厂进行实践活动后绘制得到的油布伞。每一把油布伞不仅凝结着孩子们的一颗童心,更是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鲜活体现。学校的宣传栏上面张贴着油布伞的照片,照片下面的行行文字向孩子们讲述着油布伞的历史文化。在学校的努力之下,昌桥中心小学将油布伞文化融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让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学就受到非遗文化的熏陶,为非遗文化的接力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应当要以文化的雨露滋养,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送到我们青年一代的手中,我们更应当担负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任,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文化浩瀚典籍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应当要从多角度挖掘它的当今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也能焕发出活力。从教育层面来说,将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年轻一辈从小就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熏陶,耳濡目染,从而提升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跨越三十余载,从学科文化教育到现如今的非遗文化教育,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是在为了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李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85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