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音,技艺非遗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次活动紧跟“传承保护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点睛”的步伐,让同学们更进一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出一份力,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2022年7月1日至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历史回音,技艺非遗”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湍口镇,拜访湍口镇非遗传承人们,感受非遗风采。活动共分为4个篇章: “艺术篇——湍口烫画”“音乐篇——昌化民歌”“美食篇——三联索面”“手艺篇——湍口布鞋”。
1.艺术篇——湍口烫画
“技艺烫画守初心,传承非遗砥砺行”
非遗烫画传承人叶福来爷爷为他们讲解烫画,展示烫画作品。栩栩如生的图案,深浅勾勒的线条都体现了老匠人的匠心。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也亲自实践成员体验了烫画的制作。

叶福来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以火为墨,用匠心绘制了一件件精美作品,令人感佩。

2.音乐篇——昌化民歌
“聆听民歌,回荡千年”
湍口民歌表演者带来了高亢嘹亮的民歌表演,歌声婉转悠扬,余音绕梁,飘散着稻麦的芬香和泥土的气息,充满收获的喜悦。

3.美食篇——三联索面
“大山里的美食,韶光下的文化”
湍口索面传承人王爱萍为实践成员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索面的制作过程,并演示了制作索面的方法。实践成员也纷纷参与,感受索面的魅力。

4.手艺篇——湍口布鞋
“湍口寻非遗,针线走湍口”
脚穿千层底,跨越百重山,中国的老布鞋,游子脚下的路。实践成员和布鞋传承人俞师傅一起制作了一双布鞋,深刻感受了老师傅十年如一日的匠心。

实践总结:
通过走访湍口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湍口镇非遗传承人交流学习湍口镇非遗的现状、特色、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实践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发扬和保护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此外,通过实践,实践成员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组织协调、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实现文化振兴贡献了农林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71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这句话是我最想和小天使们和亲爱的队友们说的。这十天里,感谢小天使们带给我的所有感动,感谢我的队友们的照顾,感谢遇见的是你们。还记得,第一天的我们说,还有……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小时候,经常听到电视播放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铁 ”;上学以后,开始听到老师们和我们说团结就是力量;长大以后,开始逐渐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落幕,但是那些充满欢声笑语亦或是艰难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而在这一场旅程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成绩。最初接触到孩子们是在刚开始那两天,被安排到……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来到上杭中学的下乡第一天,我就感觉到空气中一直弥漫着一股自然的味道,于自然,我是敏感的。上杭中学所在的地区是一个农村,农民们靠自然吃饭,不同于那些大城市,这里的的山水并没有……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一眨眼,十天过去了。三下乡活动混合着学生老师们的不舍之情,结束了。而这十天里那些大伙儿一起吃饭的样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聊天的样子,仿佛还在昨日。然而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终……
陈高燕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环境能起重要作用,但绝对不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我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更深的理解。我们实践的地点是上杭中学,虽然没有华丽的教学楼,也没有优美的校园绿化,但是相对于山区学校……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如果我们回到中学时代,重新作为一名初中生的话,我们能做到像他们那样拥有一颗善良和纯真的心吗。看到上杭中学的这群小天使们,他们对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真心,真的让我想起当年的我们。……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如果将来我选择从事老师这行职业的话,我很希望到乡村的学校来进行我的工作。因为那里孩子非常的天真、烂漫和温暖,那里的民风非常淳朴和平易近人,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人情味。在上杭中……
潘永艳 岭南师范学院 “匠心”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