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信工学子三下乡: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来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作者:天上星.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智能手机已广泛普及和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化的数字时代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社会上的老年群体却显得手足无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已在老年群体面前划出了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为“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2年6月3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常青树”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丁家桥村与李园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帮助老年群众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群体享受智能生活,享受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红利。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实践团队出发合照)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本次暑期“三下乡”的志愿者们抵达目的地。即使天空飘起了雨,但依旧阻挡不了志愿者们高涨的热情。6月30日,“常青树”实践团队首先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感受红色的泾县文化,了解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认真体会这片土地的红色文明,感受先辈们赤诚的为国为民之心。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氛围是庄严肃穆的,实践团队在那里伫立了许久,怀念那些为革命事业而前赴后继,乃至献出生命的烈士们,他们为了中国的美好未来光荣牺牲,他们值得去铭记,现在的幸福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更应该珍惜当下,以青春之小我,奉献青春之中国。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实践团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

7月1日,实践团队在丁家桥镇镇政府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分小组的形式,每家每户上门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询问丁家桥镇丁家桥村和李园村的老年群体在使用智能手机上所存在的问题,为其解答。重点是为了推动解决老年群体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增强老年群体的反诈防骗意识。依靠着往期“三下乡”助老跨“鸿沟”打下的良好基础,在宣传过程中得到了乡民的大力支持。随后以回访的方式,拜访了上一年曾帮助过的老兵、老党员,对上一年他们在智能手机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回访调研,并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关心。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实践团回访调研)

为了更好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创新村委与学校之间的联动模式,加强大学生搭建扶老助老的平台建设,7月1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常青树”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吴猛老师、曹栋老师与丁家桥镇李园村举行签约仪式,将丁家桥镇李园村作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致力于更好的服务老人群体,更好的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实践能力。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建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签订协议)

“小同志,你帮我看一下我的手机怎么收不到短信?”“姑娘,能帮我看一下吗?我的手机怎么储存手机号码?”“我的手机内存总是显示不足,能帮我清理清理吗?”7月2日,实践团队针对前一天走访中所发现的问题,在丁家桥镇丁家桥村和李园村分别开展“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智能时代”宣讲会。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志愿者进行活动宣传)

宣讲会开始前,老人们陆续进场,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主动上前搀扶老人,将老人带到座位后进行和老人聊天,询问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所遇见的问题及身体健康状况,会场内气氛温馨,充满欢声笑语。宣讲会正式开始,实践团队的宣讲员在台上进行对老年群体使用智能手机操作技能的讲解,一些常用软件例如微信、抖音、支付宝、皖事通等功能的讲解,志在帮助老年群体解决疫情防控阶段和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困难,并进行一些常见诈骗方式的普及,提高老年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台下每位老人身边都会有实践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为老人现场答疑,同时在宣讲的过程中还设有“有奖问答”环节,主要是针对所宣讲内容进行回顾,以自身实操的方式加深老年人的印象,老人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欢声笑语中,宣讲会也迎来了尾声。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志愿者帮助老人们学习操作智能手机)

“百善孝为先”,深入社会,去感受老年人的世界,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了实践团队对于爱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的文化归属意识,尊重老人、爱护老人,关心老人的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加深入人心,而且锻炼了实践团队的活动能力,提高了个人素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充分发挥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先进性,在实践中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

消弭数字鸿沟,我们在行动

(实践团队与李园村村委活动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线上购物日趋劲 外卖快递齐争锋
7月13日,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员前往了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东大寺快递点进行采访调研。通过调查发现,线上购物已成为目前广大民众重要的生活和经济消费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多人采用线上渠道“足不出户”…
惠企有政策,政企一家亲
本次实践中,实践队员前往同豫兴熟食店进行调查,对前来购买菜品的消费者进行采访。消费者说到,在疫情爆发以来,熟食店受到的最显著的影响应该是不能堂食,这就阻断了一部分的客源,也导致手机平台点单的情…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追寻武汉红色记忆
追寻武汉红色文化学习先辈革命风采百年峥嵘,百年巨变。武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之地,更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之所。在革命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我党在武汉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故址遗迹。实践团以“再走武汉革…
百年赓续红色血脉 代代传承时代荣光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斯人已去,话语犹萦;建团岁月逾迈百年,青心向党,热血滚烫。新时代风起云涌,新征途万里蹀躞。回望建团历史,犹如缓缓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从全国性的青年团组织到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
以棋会友迎来客,落子无悔兴乡村——“经心筑梦”实践团赴团山村探寻“围棋村”的振兴之路
为进一步开拓“一村一品”村落发展思路,立足特色资源禀赋,推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7月24日下午,“经心筑梦”实践团到达大水泊镇团山村,在村委书记王仁辉的带领下,探索团山村如何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的蝶变…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心向党,青年向梦行
2022年7月4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国情携乡情,情情入人心”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邹杰的带领下抵达重庆市忠县,正式启动此次团队“三下乡”实践活动。随着启动仪式的举行,该实践团“三下乡”活动拉开序幕。仪…
了解“双减”落实情况,探索“双减”落实路径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7日电(通讯员徐金阳)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央减轻义…
探寻家庭困境,助力提质增效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6日电(通讯员刘艳杰)2021年7月,“双减”政策横空出世,引发社会热潮。不可否认,“双减”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家长和学生作为与“双减”政策密切相关的两个重…
疫情之下小店经济的恢复与振兴
疫情之下小店经济的恢复与振兴所谓小店指面向居民消费且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显示中国个体经营者数量在2018年末达到6000多万个,同时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发布的《2019中国小店…
【推进行动支部建设 党建引领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海恒物业以“红管先锋”为工作指导,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体系顺畅、效能优化、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新路径中发生的一起事例。为解决小区居民日常问题,为其提供服务的海恒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