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又开始了,我感到很荣幸能成为本次“青春献礼二十大,家教家风促成长”实践队的队员之一。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2022年7月11日我院实践队来到了北流市妇联单位,观察、考察、体验、服务家庭教育工作,感受广西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科学引导,挖掘广西基层优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体验、学习一线家庭教育工作方法,注入青春力量助力广西家庭教育发展。
7月12日上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参观了北流市新圩村“司马第”家规家训示范点。司马第是新圩村第8、第9组的别称,因清朝赵氏举人锡爵喜升司马并立“司马第”匾于祠堂门额之上而得名。司马第赵氏族人向来尊崇耕读传家、睦邻仗义的家风。首先新圩村妇联主任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的是村史馆,该馆主要介绍了新圩村的历史文化,以及赵氏的由来和发展。令我钦佩的是一个小小的村庄正竭尽全力地发掘着自己的村落历史和文化,展示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不但如此,他们还有“赵氏家训”和“赵氏宗训十款”以及“赵氏家规十款”,里面一条条罗列出的规范与家规令我十分震撼,这里村民的生活井井有序,邻里和谐。虽然那一条条家规的语言不是非常华丽,但却流露出司马第村浓厚的家风氛围,对于规范村民的言行举止具有积极作用。虽然宗规家训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举止,但它却能引导我们走向正途,让我们做个守规矩、有礼貌的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国风才得正,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和研究家谱中的宗规家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家风家教与模范地贯彻执行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
下一站新圩村妇联主席带领实践队员来到了廉政书屋、进士学堂,让我久久不忘的是里面设有一个学堂、有96岁村民赵循寿捐赠的一万多册图书,同时也有一面“千字文”的宣传板,当地妇联主席着重说当地的每个孩子都要求学习千字文,让他们从小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新圩村十分重视小孩子学习传统诗词的家风代代传,同时这种家风又促使他们尽自己的能力为每一代孩子创造了一个学习和读书氛围浓厚的环境。让孩子从小就重视学习传统文化诗词,在我看来,这正是当地的优秀家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一个孩子不会欣赏诗,他对生活的感受是粗糙的,也很难读懂其他文学样式的精华。”所以,从小学习古诗词的孩子,对生活会更善于观察、更懂得去发现周围的美。古诗词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读诗是一个品味美的过程,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新圩村的孩子在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大家风的熏陶下,按照这良好家风内容塑造自己,形成良好人生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从而推进新圩村更好的美化建设!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友好和睦型”的邻里关系有利于孩子成长,有助于对孩子的教育。实践队员们最后一站到达讲理堂。新圩村开设讲理堂的目的是让村里有一个公开的场所调解邻里关系,宣传“礼义廉耻”,倡导和谐的邻里关系。新圩村主席告诉我们现在新圩村的邻里关系并不是泛泛之交,而是相亲相爱。因此看来,新圩村邻里关系和谐的家风也吹进了新圩村的千家万户呀!因此我悟出“以邻为伴”的家风体现了家教不单是一个家庭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和谐社会”家风的一代代传递,不但能温暖人心,同时更能带动村社风气向好,对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为使优秀家风、廉洁家风进入千家万户,真正深入人心,我们得注重好家风从小抓起。”家风建设离不开农民主体力量的发挥,也是助推乡风文明的重要一环。在推动家风建设中,要激发家庭主体认识到家风建设对家庭影响、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从情感方面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认同。北流市新圩镇紧紧结合本土特色,将家风文化、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在家风文化底蕴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家风文化宣传阵地,以便更好地弘扬优秀家风文化,把家风传播出去,让“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美丽乡村,美在风尚、美在风气、美在风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0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