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财经大学“老有颐养”社会团队进入养老院实地调研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作者:陆雪蕊 谢妍 张奕

南京财经大学“老有颐养”社会团队进入养老院实地调研

大学生网报宿迁7月22日(通讯员陈悦)为了具体了解乡村养老院内老人居住情况。7月17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老有颐养”社会实践团队抵达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河镇洋河新区颐养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前,“老有颐养”团队就已经查询了部分关于洋河新区颐养中心的信息。近年来,宿迁市洋河新区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型综合养老服务体系。2018年,宿迁市在洋河新区开展养老服务试点,整合养老、卫健、扶贫、医保等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放大“1+1>2”的效应,共整合养老资金2500万元,其中养老方面资金1500万元,将全区3.1万名老人纳入医、养、康关爱保障网络,推动该地区养老服务水平快速发展。洋河颐养中心就是其中一处机构养老服务试点。

下午两点,团队抵达洋河颐养中心开始实地调研。由于老人午休尚未结束,养老中心的社工先向团队介绍了颐养中心的楼层构造:一层为医疗服务区,二楼是住宿餐饮区,三楼为日常活动区。社工同时也告诉了团队关于养老院的一些事情。养老院仅具有简单的体检工具,体检并不健全。但是养老院距离洋河第一人民医院较近,如果要做全身体检需要由家人带到医院检查。至于平时服用的药物也是由家人送来,养老院会督促老人按时服用,老人在这里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照顾。

随后,团队参观了三楼活动区域。活动区域的功能广泛多样,主要划分为手工室、阅览室、舞蹈房、棋牌室、老年大学等等,老人们通常会在这里娱乐休闲,打发时间。

下午三点,老人午休完毕进行锻炼活动。队员们借机和老人话闲,交谈中队员们发现这里的老人大多已上高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腿脚也不灵便。即使自主锻炼,也只能简单活动活动上半身和手臂。队员发现老人们与人交流也显得很吃力,听力退化,思维比较迟钝,只有少数老人能流畅交流。

“老有颐养”团队开展实践活动的当日,也有些老人的子女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队员们在旁观中了解到,该老人常会在半夜想念家中,偷偷哭泣。但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只得送至养老院照看。家中也因养老费用支出产生了一定的家庭纠纷。可见,农村青年对父母的赡养行为存在着经济供给水平低、生活照料难以满足和精神慰藉缺乏的三维困境。在当前农村老龄化形势下,子一代依然是养老的主力,因而,子一代必须承担起应尽的赡养义务。在人口大量流动导致农村代际关系脱嵌的情况下,不仅要注重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还要加快增强农村子一代养老的责任感,构建家庭养老的伦理观,解决养老责任不清的隐患,从基础层面解决农村养老的现实困境。

老人们很愿意和队员们交谈,也许是因为队员们和老人的孙子辈年龄相仿,且能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故事。而据老人所说,由于社工人数少,老人多,所以社工没有耐心一个一个地仔细听老人都说了些什么。而且,社工和老人之间年龄及阅历的代沟也是一个重要的交流障碍。“像我们这把年纪的人了,什么事情没有见过,可他们总说我们不懂,其实他们懂的还没有我们多呢。”提及这个话题时,老人这样感慨。养养老院的护工人数较少,与老人的数量并不是一一匹配的,对老人的照顾不能做到事无巨细。疫情期间老人很少出门,一方面是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护工人数与老人不匹配,无法看顾好老人。由此不难反应出养老人才的缺乏,这也是养老事业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队员和老人交谈时发现现场还有两个孩子,她们是老人的外孙女。团队通过询问他们得知,像他们这样会在放假时来看望老人的孩子,虽然有但是并不多。看着自己的外孙女在身边或玩耍或写作业,老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孙子辈的陪伴给老人带来了很大的安慰,这同时也让老人意识到,虽然身处养老院,但家人间的羁绊是距离所无法拆散的。

同时不少老人向队员反映,以前自己在家里的时候,子女平时也很忙,孙子辈也要上学,家里只剩自己一个人,时常会感到孤独。但是来到了养老院,这里有许多和他们年纪相仿的老人,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交到了许多的朋友。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不仅影响到现有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还影响到新一代老人对未来养老生活的预期。但是农村养老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还没达到高水平。家庭养老虽然在不断弱化,但其主流地位依然没变,未来的农村养老模式依然会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的缺位导致农村自我养老的流行,而自我养老的流行又为社会养老的补全提供了缓冲期。目前,只有抓住缓冲期,尽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作为社会的重要支柱,新时代的青年应当重视养老问题,深入调研,继续提高整个社会的适老化水平,让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要让老人们的“夕阳时光”更加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1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卫生课
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卫生课本次三下乡的卫生课在今天引来尾声,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个人卫生注意事项和总结三节卫生课的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课程在上午九点…
把握日照优势资源,实现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山东省各地纷纷探索以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新模式,形成了“红色物业”等一批先进经验,但基层在学习和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基层党建和物业企业的融合度不够,仅停留在党建领域”“物业…
“逐星熠梦,久伴童行”——“成长相伴”手工活动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
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又开始了,我感到很荣幸能成为本次“青春献礼二十大,家教家风促成长”实践队的队员之一。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二十大…
探访烈士陵园,传续红色精神——“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青岛市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递建党百年以来爱党爱国的热情,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探索农发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梦为探究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的影响,6月17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乘风破浪社会实践队伍在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孙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产…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健体魄,强精神
2022年7月16日下午,是“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送教下乡的第六天,第二节体育课在当天下午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排起长长地、整齐地队伍,十分的活泼,对体育课充满着无限的热情。由班主任协…
安全知识竞赛课程
今天依旧是上网课的一天,今天我上的课程是安全知识竞赛课程,主要是利用安全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对安全知识有所了解。在校园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只有树立了安全意识,在学校发生意外的时候才能够有所…
各主体齐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实践团队切实结合实际问题,采取就近原则,前…
走进检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中的家庭教育
走进检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中的家庭教育2022年7月13日上午,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在博白县妇女联合会陈敏副主席的带领下来到博白县检察院参观和学习检察院在未成年检察上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