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情商·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中国伞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场馆与现场采访群众,了解杭州非遗现状,倾听民众“心”声,溯源中国伞文化技艺。
中国伞博物馆坐落于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这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
一、伞韵新生——参观场馆
博物馆从“中国伞的起源”、“油纸伞与油布伞”、“美丽的西湖绸伞”、“伞的文化”、“走向世界的伞”、“形形色色的现代伞”这六个单元全方面的展示了伞的源起、文化、传播与发展。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让人回忆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姑娘。
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场馆的设施已经非常现代化、数字化博物馆还设有互动区,可为伞组装零件,画伞面,修伞。部分展区已经引入了数字交互技术,以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非遗技艺的科普,替代了过去传统的人工讲解模式。甚至还有虚拟伞街漫游、Ai 智能伞合成体验、数字化绘制体验等,大大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
二、非遗传承——采访调研
为更真实的了解当代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在参观场馆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场馆内其他参馆群众进行了随机的采访问答,从非遗文化认知、当代非遗价值、非遗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活态传承非遗等多方面角度展开问答。当谈到非遗文化在当今有何价值时,一位王女士说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是我们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现在非遗文化仍具有极大的价值。在伞博物馆里,有很多互动区域,有更多现代化、数字化的呈现形式,这也让我感受到非遗有着更加有力的传承途径与手段,在如今,我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迸发出不一样的活力。”对于如何活态传承非遗文化和技艺,一位小刘同学这样说道:“在当下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将非遗更换好的融入进这个时代是实现其传承的挺重要的一点,利用传统非遗技艺结合现代技术,让非遗有更好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非遗技艺并没有随之被磨灭,而是带有每一个时代的印记,不断被传承、创新着。
团队成员通过这次参观与调研,领略了中国伞文化的传承,亲身体验与感悟了一种非遗文化的历程与发展,也从不同的人们口中得知他们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不只是伞文化,任何一种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非遗的重视程度提高,愿意去了解非遗,这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实践团成员也将继续寻味非遗技艺,探索非遗文化创“心”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9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