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在古城中寻访大师的情怀与故事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包雨尚 谷柳欣

“传统艺术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既保留传统元素,又注入时代元素,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工艺大师张湘明大师说道。历代民间艺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潮州花灯经历传承流变,发展至今。 2022年7月18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赴广东潮汕地区灯笼调研暑期实践团队寻访了张湘明大师,深入了解大师与潮州花灯的不解之缘,体会剪纸技艺与传统灯笼相结合的创新,感悟古老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 厚德博学,励志笃行 走进张湘明大师的工作室,各式各样的宫灯、平面剪纸、立体剪纸、挂着的、吊着的......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注意,大胆的色彩拼接在一起,炫彩夺目,让人过目不忘。除了精妙机巧的立式花灯、华美富贵的宫灯,栩栩如生的剪纸也同样出张湘明大师之手。 据了解,张湘明大师的祖父以錾造南金为生,受家人熏陶,八岁起跟随长辈学习凿刻南金,11岁进入汕头市特种工艺厂当学徒,学习木雕、麦秸剪贴画、剪纸等传统艺术,12岁开始学习花灯制作。几年后他又转到文化用品厂做工,开始学习装裱技术。在大师六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曾经做过潮绣、工艺厂等多个领域的厂长。不同行业的经历及艺术形式的学习积累,为张湘明大师的剪纸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融合各种艺术,巧妙地将剪纸的表现技法融进花灯创作中去。 除此之外,张湘明大师也精通国学,曾到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开设讲座,为莘莘学子答疑解惑,传授毕生所学。 匠人匠心,与时偕行 张湘明大师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在十二岁左右学习花灯,至今已有六十三年的工龄,做过许多各式各样的花灯,2011年在潮州花灯展展出的花灯作品“瑞兔迎春”四米多高,制作精良,至今无人可超越。更让人惊讶的是,工作室中陈列的立体镂空宝鼎。鲤鱼舞花灯屏、花鸟屏风、牌坊街摆件,乃至漆金浮雕,全是张湘明大师用剪纸手法做出来的,乍一看,还以为是金银錾刻品、布偶花灯、潮绣制品。纵观大江南北,像运用传统剪纸手法,制作出真正的艺术摆件,在国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他的“独门秘诀”。 大师立足广阔大地,根植千年文化,潜心耕耘,不断创新。为了制作内涵丰富、寓意独特的花灯,张大师也深入学习了八卦、五行等国学,将我国传统的易经知识融入进火神灯、雷神灯的制作中,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人间烟火,技艺传承 张湘明大师为团队成员展示了三件由大师亲手制作的花灯,正是这三件独特的作品,让团队成员更加体会到,潮州花灯作为传统的文化,记录着潮州人民的生活方式,见证传承流变。两侧的花灯是一对身着大红喜服的新人,带着华贵的发冠,齐挽鹿车之心,修举鸿案之劳,用在婚嫁场合中,寄予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美好祝愿;正中间是求子的神婆,青衣粉裙,颈上有一串青黄相间的项链,手持珠宝镶嵌的小圆扇,花香浮动,庆添嗣之喜。张大师表示,花灯也与游神赛会有关,遵循着民间艺术规矩,此类花灯多用于庙多是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早在明嘉靖时期,潮州花灯已然流传于坊间,尤其节庆、婚嫁、祈福、祭祀等重要场合,精致的潮州花灯从未缺席。时代发展,总有一批人仍然坚持古拙的手艺,记录着传统的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让潮人的独家记忆流传至今。 踏浪前行,诱掖后辈 “我从八岁开始做学徒,一个月七块钱,一天就是三毛钱。两毛钱交给父母补贴家用,一毛钱用于学习”,大师对眼前的大学生说到。聊起小时候的生活,大师神采奕奕。张大师八岁就做了学徒,在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司空见惯的事。尚为孩童的张大师早早自立,为父母缓解压力,并承担学习的费用。行稳致远,自强不息,成就了张大师的博学与。张大师很愿意与后辈们探讨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他教导大学生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是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得以衣食无忧,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 与长者交流总是能满载而归,团队成员了解了张大师浓缩着哲理的传奇人生,进而对未来产生更多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7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中南大学七彩假期:长征故事发人省,长征精神传火炬
为了丰富社区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7月19日,麓枫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智天使公益联合会、中南大学“一麓湘伴”志愿服务队、“湘伴守护”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重温长征精神,喜迎二…
武昌理工学院“以绘筑梦”社会实践团队为乡村振兴聚力添彩
7月19日消息(通讯员张博雯报道)做时代追梦者,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将雅俗共赏的墙绘艺术融入古色古味的乡村中,从简单到创意的华丽蝶变,谱写着乡村振兴新乐章。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建设美丽乡村…
爱心千里行——服务社会
爱心千里行暑期社会实践2022年6月17日下午16:00,爱心千里行社会实践队共16人在八号楼教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点是讨论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和社会实践的内容,大家就该怎么开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包…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倾听真正的诉求,助力美好的未来
云层会被阳光打散,荆棘也会被斩断,中国在这新生的阳光中高举起了人民的旗帜。但总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或因为身体原因,或是经济原因,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他们的许多声音都石沉大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青春护航,守护美好童年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刘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耐心是教育的甘露。为更好地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赴…
山东学子三下乡:访幽幽古村,探振兴之门
近些年来,乡村振兴热遍及所有农村区域,各地政府热情高涨,积极借助各种优势发展乡村,为探究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七月初,我们来到了潍坊市临朐县。在这里,我们跨过涓涓细流走访了泉头村,又沿山而上看到…
湖北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珠心算走进课堂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圭图教育集团(武汉)执行总监潘星老师为彭场镇挖沟…
湖北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珠心算走进课堂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圭图教育集团(武汉)执行总监潘星老师为彭场镇挖沟…
湖北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珠心算走进课堂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圭图教育集团(武汉)执行总监潘星老师为彭场镇挖沟…
湖北学子三下乡:寓教于乐,珠心算走进课堂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圭图教育集团(武汉)执行总监潘星老师为彭场镇挖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