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潮州手拉壶,认识非遗传承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 作者:季夏铸潮魂

潮州是中国的瓷都,传统文化之乡,而手拉壶是潮州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在潮州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几,潮州人喝茶也和吃饭一样不可少,而喝茶用的茶壶里潮州的手拉壶却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潮州朱泥壶主要的名家有以老安顺为代表的章燕明、章燕城、章广鑫等。为了深入了解学习潮州手拉壶,2022年7月广东海洋大学季夏铸潮魂实践团队来到潮州市章燕明陶瓷壶艺研究所,章燕明大师是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人,实践团队与章燕明大师之子章海元大师取得联系。

团队来到章燕明陶瓷壶艺研究所跟着壶艺研究所的讲师来到了手拉壶作品收藏室,里面有很多国家级手拉坯朱泥壶的作品,讲师向实践团队介绍了一众作品,如:《敦煌艺术》、《月亮船》等等作品。讲解了每一把壶的故事、蕴含的文化、创新点、艺术手法。

接下来实践团队采访了章海元大师,章海元大师出生于1975年,从8岁开始学做壶。章海元大师的制壶的时间虽然只有30多年,但是章海元大师在手拉壶传统工艺上大胆探索创新,创作了造型新颖的300多件作品代表作有《敦煌艺术》《回娘家》。章海元大师创作的《金垛垛》在2014年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特别金奖等,另外《敦煌艺术》、《方圆》等八件作品拿了国家级金奖。采访中了解到章海元大师从小就受到父亲章燕明的熏陶,对手拉壶有很大兴趣,并且从小开始学习做壶,章海元大师也没有想过手拉壶会与自己羁绊一生,小时还只是认为做手拉壶是一种兴趣,积累长期的做壶经验,在此基础下也敢于创新,将时代、历史、文化等等与手拉壶结合,做出了非常多创新的作品,章海元大师也表示非常感谢这个时代和国家,给与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于手拉壶传承的方面,章海元大师表示:“我觉得手拉壶这个传承今后一定会做的更好,第一就是我们这个对这个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了,还有一个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它应该说有这一个市场,后面会有很大的市场的。所以呢就是我觉得这一个传承它可能今后会更加发扬光大,我觉得像我们现在这个行业,要走的更远的话,一定要苦练内功,第二要创新,还有一个是要培养人才”。实践团队也在现场能看到有不少中小学来研究所学习做手拉壶。

章海元大师有非常多优秀手拉壶作品,但是章海元大师对自己生涯当中的作品:“虽然都在渐渐进步,但始终没有一个完全满意”。因为一个茶壶全部完成需要有有5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关键,每一道工序都紧密相连。现在还在不断追求更好。

接下来团队成员在章海元的带领下体验制作手拉壶,“一团泥”在转盘下,通过手的与泥的接触与摩擦渐渐成型。制作手拉壶不仅只是手和转盘,还有各种辅助修饰工具,实践团队成员更快做出一个简单的容器,在作品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这种上手快、成本低、个性化的手工,是很受现代市场欢迎的,但是章海元大师说到:“真正制作手拉壶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我觉得就是打个比方你学习做4、5年之后你能够做一把壶,但我觉得还是一个初学者”。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非遗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在这个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浮躁”的年轻人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感受非遗文化,给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力量。章海元大师从小受到章燕明大师的熏陶,长大后给与潮州手拉壶注入新兴力量,在原来基础与现时代结合,利用新时代的视野带来潮州手拉壶创新的“新血液”。不仅是手拉壶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仍然需要年轻人花更多时间思考。

采访中章海元大师:“学习和了解非遗,就是为了下一代人更深刻的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匠人精神,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前我们谈过的举一反三,我觉得是这样的,不是学习非遗之后,就非得从事这个技艺,但如果从事其他行业,同样可以学习匠人精神,去应用到那一方面,也同样能够成功。现在我觉得就是说你做什么事情都得吃力吃得了苦,要有吃苦的精神,还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包括我们,如果说你从事比较脏比较累的活儿,你照样还能够做,并且今后在面临到挫折时,人仍然能够坚挺过来”。章海元大师还提到传承工匠精神,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体现中国优秀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怕吃苦、经得住时间考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6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实践总结大会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谈对农村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及有无意识分类处理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清华苑小区站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农村垃圾分类之路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留庄镇生活超市垃圾分类调查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献爱心,运动迎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钱嘉乐)为调动儿童体育锻炼积极性,普及运动知识,保障儿童健康,增强儿童体质。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驻扎于小桥口村的志愿者组织了一…
二师学子三下乡:坚定信念 赤诚向党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董紫悦)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7月18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三名志愿者在仙桃市九合…
湖北学子三下乡:助力强身健体,运动点燃激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钱嘉乐)为调动儿童体育锻炼积极性,普及运动知识,保障儿童健康,增强儿童体质。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驻扎于小桥口村的志愿者组织了一…
深入特色产业基地 解读乡村振兴密码
为助力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发展地区特色产业,6月24日,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参观当地藤茶产业基地,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分析地方区域…
二师学子三下乡:放飞心灵成自我,以梦为马逐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8日电(通讯员李露姚)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
增幅达25% 岭师“朝阳行”的电商直播成绩再创新高
7月12日,岭南师范学院“朝阳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于湛江市雷州市流沙村开展第三次电商助农直播带货实践。本次实践共获点赞量5万余个,较第二次直播大幅增长25%。经验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她先对你进行考试,然…
使命在肩,不能放松
今天是2022年7月18日,也是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线上支教的第15天。转眼已经过半,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进行打卡之后,就开始今天新的一天。因为昨天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今天主要还是去观摩一下别人的方法。早…
重师学子三下乡:授趣味知识,助梦想飞扬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师公益爱心课堂(二)教育成就一个国家的未来,儿童则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石。为响应国家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号召,2022年7…
中华舞韵进课堂,孩童认真兴趣旺
立于传统,改革创新,一曲水下洛神舞《祈》展现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方式,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正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为大众所知,为大众所爱。今天,岭南师范学院“追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来…
刀起刀落,不过瞬间,剪纸成画
“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方回在《野庙》里记载了元宵节剪纸以祈福的习俗,这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美好寓意的事情。为了提升动手能力、增强文化审美,并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