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文化支教队终点站:依依惜别,奔赴远方。

来源:“追寻”文化支教队 作者:王力平

“追寻”文化支教队讯(通讯员 王力平)2022年7月16日,岭南师范学院“追寻”文化支教队本次暑期线下社会实践活动正式落下帷幕。线下实践活动期间,“追寻”文化支教队始终围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真诚”实践主题,用青春脚步丈量基层土地,怀揣赤诚之心携“美育”深入高州市云潭镇,描绘更加亮丽的祖国土地,在实干中诠释岭师学子为民服务的真情与担当,探索创新乡村美育教学模式,将音、美、体课程融入学生生活,让体育美育教育浸润乡村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追寻”文化支教队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稳助力乡村振兴的每一步,从基层教育、党史宣讲、红色调研到乡村治理稳扎稳打,在高州市云潭镇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寻”文化支教队与云潭镇中心学校学生们的短暂相逢,是少年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是长大与成长的相辅相成,更是传递与传承的交接。离别固然有时而重逢也有期,“我们此来这趟就是为了给乡村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美育的种子,让它们在梦想的光辉中和祖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队伍支教组成员如是说。

在十天的线下支教生活中,每一位青年教师无不恪尽职守化作春泥始终坚守“均衡发展、劳逸结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立足于三尺讲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向往美的种子,为高州市云潭镇中心学校美育事业注入新鲜力量。一步一脚印的坚定前行让人看见青年的力量。他们与学生们的离别不会是“人面不知何去出,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是“不负韶华行且知”“鲜衣怒马少年时”,更会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而究其根本,是“追寻”文化支教队用青春脚步丈量基层大地的行动落实到位。队伍在实践中走近群众服务群众,使队员自身能力与担当得到磨砺,在潜移默化之中将这一份以小我融入大我的青春力量传递给更年轻一辈,传播了走进乡村、服务基层的志愿奉献精神。

一句“谢谢老师们这几天的教导”,一句“谢谢你们给了老师们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机会。” “追寻”文化支教队与云潭镇中心学校的故事在感恩中画上句号,既然离别是人生的功课,新的约定便是重逢时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一师数统三下乡|多彩运动会
岳阳7月15日电(通讯员毕倩陈晓娇吴敏曹晨柔)在这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一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服务团队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玉华中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趣味运动…
游八一广场,温红色记忆
游八一广场,温红色记忆2022年7月15日,珞珈成云实践小组正式展开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团队成员在江西南昌八一广场学习红色文化,体悟革命前辈精神,并且拍摄照片。站在神圣的八一纪念碑下,体会到伟大…
一师数统三下乡 |汲取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
忠诚向党,红军骁将——陈毅安湖南岳阳7月12日电(通讯员:刘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队来到湘阴参观学习陈毅安纪念馆,纪念馆从多维度展示了陈毅安烈士英勇壮烈的一生,揭…
一师数统三下乡 |匠心传承,守正创新
7月10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在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赴红旗星村探访竹编手艺人坚守的匠心,了解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挖掘篾匠师傅背后的故事,探寻指尖上…
一师数统三下乡:忠诚向党,红军骁将——陈毅安
湖南岳阳7月12日电(通讯员:毕倩陈晓娇刘颖)“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这是1958年彭德怀为陈毅安写的亲笔题词,赞扬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了深入缅怀陈毅安革命英雄烈士,学习这位红军骁…
青年走进老党员,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岳阳7月10日(通讯员毕倩陈晓娇曹晨柔)在二十大召开之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探索老一辈党员记忆里的坚定信念与革命精神,7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
一师数统三下乡 |文化传承,匠心魅力
7月10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在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赴红旗星村探访竹编手艺人,走访调研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挖掘篾匠师傅背后的故事,探寻指尖上的“芭…
桑梓情支教团队顺利开展科教课程
2022年7月12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在炎炎夏日之下走进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白甸小学,给这里的学生们带来了有趣而生动的一节课——八音盒。小风老师通过一首…
访问志愿服务者,探寻养老新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余杭区仙宅村“茶韵仙宅,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会的“治理新体系”,在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风貌与格局方面贡献青春力量,在7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茶韵仙宅,时去光来”实践团第三次到达余杭区仙宅村开展实地调研。在…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爱意无言,手心有语。
在十四天多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知的肤浅和在实际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些与实践还有一段距离。只要认真地生活和学习,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