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师数统三下乡 |匠心传承,守正创新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刘颖

7月10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在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赴红旗星村探访竹编手艺人坚守的匠心,了解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挖掘篾匠师傅背后的故事,探寻指尖上的“芭蕾”竹编文化,从一份份地成品中感受手艺人的匠心坚守,从一句句热情地展示介绍中发现传承的力量。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人一向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竹制品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衰落,由最初的陶器原材料衍变为日常家居用品,大到桌、椅,小到竹篮、竹筐皆同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教育关爱团队来到易大伯家门前发现他正在细细打磨一根竹编小篮子的竹篾,只见他神情专注,红润的脸上眉头紧锁,腰上绑着长长的围裙,坐在小竹椅上埋头细作。不一会儿,一小捆长粗竹片就变成厚度均匀、纤细轻薄的竹条。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的十指满是厚厚的茧子,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在访谈过程中易大伯很可惜的告诉队员,除了他自己居住的附近村民可能会使用外,目前基本上没人会购买和使用,这项技术正在慢慢地消失。“只要我不停,竹编就不会停”他表示目前能做的只有坚守住这项手艺,多做一些实用性强的竹编制品,多一份让更多地人知道的机会。

易大伯对于我们的到来倍感喜悦,热情地告诉队员做成一份合格的竹编制品所需要经过的复杂的工序,经常一天下来也只能完成一份。从选择做蔑的合适材料得精挑细选。选材上首先必须要五年以上的竹子,其韧性才达到做蔑的要求。做成一个竹编制品,起码要一根大竹、六根小竹,竹子的大小往往在它破土生长的时候就基本定性。选用的竹子要竹节板正,没有疤痕,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竹编制品的美观度。材料选好之后,就开始用竹刀破竹剖片。这是一项技术活,别看易大伯操作起来轻松自如,但一般人很难做到将一根竹子破成竹丝并且不断裂,这便是老手艺人的绝技。手工竹编制品的工序复杂,准备也很繁琐,光一个普通的菜篮子,竹篾和骨架的类型就需要多种。编织手提篮一般从底部开始往上编,竹篾和骨架边编边加,用篾尺给竹篾穿插,每一根竹篾之间的距离相等,方向平行,互相咬合。一个精巧耐用的竹编篮慢慢在他翻飞的指尖成型。

易大伯展示的竹篮作为曾经生活中最普通的物件,使用的是俯拾皆是的材料,派的是最接地气的用场,陪伴的是最平凡无奇的日常,千百年都是如此。应生活而生,应生活而发展。也正因如此,竹篮在才在每一个寻常日子里、在平凡劳动者的手中,磨练出了极致的工艺,展现出优美的风姿。

对于他们而言,竹编不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以平凡绘出非凡是他们坚守的底色,是发自心底的热爱。而这种热爱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让他时刻以年轻的姿态,宛如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树苗疯狂汲取着各种知识,茁壮成长,在竹编领域崭露头角,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学习保持始终如一的纯粹,精研、专一的工匠精神。

去探寻竹编文化,更是为了号召大学生们去传承竹编文化,传承传统精神,让这一份份独特的匠心,一份份对传统的坚守在现代社会中得以更好的保留。匠心精神的传承,会激励劳动人民在奋斗路上勤劳坚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自强不息,持之以恒。

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学习“工匠精神”,将这种精神落实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学习“工匠精神”,当代青年永远保持学习进步的热情,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摈弃过时落后思想,接纳新知识,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做到“守正创新“。用心去思考,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应用新设备新载体,主动地做好工作。方法上要不断总结反思,抛弃陈旧落后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创造出新颖、有效、吸引人的方法,创造出日常工作的新效果,新途径。弘扬“工匠精神”,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用心体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最小的事做到极致,争做时代先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715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勇担时代重任 传承非遗文化

“咱们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其底蕴之厚、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比拟的。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使命与担…… 陈客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风展红旗如画实践队”学子三下乡:服务零距离,社区更温馨组图稿2025-01-20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0日…

网络安全为人民,实践团入社区筑网安

(指导老师:文磊,环境与资源学院通讯员:周明)1月19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在湖南省衡阳市…

湘钢一中“网络安全科普宣讲”活动圆满举行

(指导老师:文磊,法学学部通讯员:王萍)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频发,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与技巧迫在眉…

暖冬公益行,点亮微心愿———南京医科大学南丁格尔护理学院分队在行动!

活动编号【0120】一、分队名称:217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分队二、活动时间:2025年1月20日三、活动…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实践活动

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的青阶筑梦实践队奔赴潍坊杨家埠,开展了为期1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实践活动。此…

最新发布

走“缙”人间烟火味,志愿服务暖人心
走“缙”人间烟火味,志愿服务暖人心缙云烧饼是缙云县当地的传统小吃,传说是轩辕帝炼丹的产物,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舌尖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行知行”暑期…
一师数统三下乡|多彩运动会
岳阳7月15日电(通讯员毕倩陈晓娇吴敏曹晨柔)在这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一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服务团队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玉华中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趣味运动…
游八一广场,温红色记忆
游八一广场,温红色记忆2022年7月15日,珞珈成云实践小组正式展开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团队成员在江西南昌八一广场学习红色文化,体悟革命前辈精神,并且拍摄照片。站在神圣的八一纪念碑下,体会到伟大…
一师数统三下乡 |汲取革命精神,发扬红色文化
忠诚向党,红军骁将——陈毅安湖南岳阳7月12日电(通讯员:刘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队来到湘阴参观学习陈毅安纪念馆,纪念馆从多维度展示了陈毅安烈士英勇壮烈的一生,揭…
“追寻”文化支教队终点站:依依惜别,奔赴远方。
“追寻”文化支教队讯(通讯员王力平)2022年7月16日,岭南师范学院“追寻”文化支教队本次暑期线下社会实践活动正式落下帷幕。线下实践活动期间,“追寻”文化支教队始终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真…
一师数统三下乡:忠诚向党,红军骁将——陈毅安
湖南岳阳7月12日电(通讯员:毕倩陈晓娇刘颖)“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这是1958年彭德怀为陈毅安写的亲笔题词,赞扬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了深入缅怀陈毅安革命英雄烈士,学习这位红军骁…
青年走进老党员,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岳阳7月10日(通讯员毕倩陈晓娇曹晨柔)在二十大召开之际,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探索老一辈党员记忆里的坚定信念与革命精神,7月1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
一师数统三下乡 |文化传承,匠心魅力
7月10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润星泽”教育关爱团在岳阳市湘阴县金龙镇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赴红旗星村探访竹编手艺人,走访调研非遗文化传承情况,挖掘篾匠师傅背后的故事,探寻指尖上的“芭…
桑梓情支教团队顺利开展科教课程
2022年7月12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队在炎炎夏日之下走进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白甸小学,给这里的学生们带来了有趣而生动的一节课——八音盒。小风老师通过一首…
访问志愿服务者,探寻养老新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余杭区仙宅村“茶韵仙宅,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会的“治理新体系”,在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风貌与格局方面贡献青春力量,在7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茶韵仙宅,时去光来”实践团第三次到达余杭区仙宅村开展实地调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