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补洲村能人张大姐

作者:王安琪 王康 李珊珊

(通讯员:王安琪 王康 李珊珊)“村里有个张大姐太厉害了,懂经济常识、重视教育、捕蛇高手,又热情好客,能人张大姐啊。”提前去补洲村养老院踩点的团队成员李盼强赞扬道。

7月16日,是湘潭大学博士服务团来龙山县苗儿滩镇调研的第4天。下午,团队一行人来到补洲村的养老院了解相关情况,老远就看到门口坐着一位戴着草帽,身材颀长,稍稍驼背的中年妇女。“哎呀,你们又来了啊,快来,坐,坐。”这就是张大姐,额头宽阔高耸,眼睛迥然有神。

张大姐是土生土长的龙山人,年近50,看上去却还不到40的模样。2000年的时候和老公一起去广东打工,做手机配件,当时工资十几块一天,加班有二十多,在流水线上挣扎了8年之久。“打工8年,8年抗战。”她自嘲。

回来后,张大姐和老公以养猪羊卖钱,偶尔也会捕捉山里的无毒蛇卖点小钱。“去年猪可以卖到2000一只,今年热天价格不高,冬天好一点。”张大姐对于现状加以解释“夏天这边都不大爱吃肉,供大于求,价格自然就低,就卖不出去了。”

“你们是大学生吧?”她问。

“我这辈子都没考上大学,最羡慕的就是大学生。”在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之情。

张大姐是92年高中毕业,以前读书的韦达定理、行列式信手拈来。现在育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在县城读高中,成绩不错,大女儿读到高二不想读书了,张大姐和老公便把她送到县城的职高去读。现在每人的学费每个学期3000左右,一个月的生活费需要800到1000,两个人一年的花费3到4万。家庭经济压力主要来源于教育输出,她和老公现在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打工时候的,但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大学梦,年少时错过的理想,张大姐现今寄于女儿身上,“考不了一本就考二本,考不了二本就考三本,考不了三本花钱也要读。”她回忆道:“在外打工时,孩子由公公、婆婆抚养,因教育观念问题,孩子一哭,老人过于心疼,就直接让孩子别做作业。”谈及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业问题,张大姐既有遗憾又满怀期待,“做父母的尽责就好了,做孩子的努力就行了。无怨无悔就行。”

聊至尽兴处,张大姐的热乎气高涨,“走,我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家的贫民窟。”绕过小路,爬了两个半坡,便抵达张大姐的家。老旧的木质房,由大厅、杂屋、卧室、猪棚构成,唯一亮眼的地方就是墙壁上新装的饮用水过滤器,“健康的身体从干净的水开始。”自然的语言中透露出她独到的生活之见。不仅装过滤器,张阿姨还打算今年在家里装一台电脑,去学习一些东西,“在我们农村要做些什么事的时候,可以从这个玩意里面了解行情。跟上时代,不要落后。”

“张大姐,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呀?”记者问道。

“因为自己不会说,就去学习别人如何说话。看到朋友圈里优美的句子,平常听到别人说的好的话我就记下来。”边说着,她拿出自己一直做记载的本子。笔记里不仅有好句子,还收藏了关于养殖技术、治病的药方子,其中一句尤其让记者印象深刻“农历3月20日下了一场大冰雹,菜包谷苗全被打死了,惨、惨透了。蓦然回首,仿佛就在昨天。”如诗人一般。

伴着夕阳来临,我们也踏上了归程。补洲村的天很蓝很蓝,阳光给镀上了一层金黄色,与张大姐为时不多的接触,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她的个人魅力,为她的追求知识而钦佩,为她的洒脱豪放而折服,也为她的知识渊博却置身于农村这个破旧的木房子里而叹息。也许,正如她所说,“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不出去哪有路。但也各有各的好,现在无拘无束的状态,想走哪条路就走哪条路。”

这便是她,期待,她的下一次启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6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锄头下地,恩情不移
2017年7月11日长沙医学院“一米阳光”团队在指导老师郑健龙,队长谢志达的带领下在娄底市双峰县牌头铺村开展了为期六天的“三下乡”活动。…
暖阳义务清扫,践环保公益行
用青春建功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这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所义不容辞的责任。美丽中国实践行,暖阳义务清扫,践行环保公益行动。为农村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建新功,文艺汇演进社区
社区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指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能力。…
一生辛勤,一生务农
“一米阳光”团队调研组下到乡下,走街串巷,开始对当地贫困家庭进行了拜访并对这些家庭进行了经济上的援助。…
走进百家门 情暖百家心
2017年7月17日下午一时,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燕归巢分队来到景山街道净水社区居民家中进行采访。本次采访的对象是社区的普通一员——84岁老奶奶。…
大学生“卫生”下乡:义务劳动最光荣
创新课堂----天马行空与独具匠心
夏令营的第六天:大家来创新!7月16日,是新桐小组在上里社工站开展夏令营的第五天,也是手工技艺教授完结后,宣布正式结束的一天。这一天,夏令营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对前四天小朋友的编织品进行“再加工”,也就是 …
星之火点亮青春 燕归巢再启征程
2017年7月17日上午八时,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星之火暑期社会实践队燕归巢分队一行人来到景山街道繁荣社区进行第二次“中老年人晚年幸福度”问卷调查。问卷围绕老人的居住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情况与娱乐活动四个方面展开。…
热爱是我坚守的理由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七彩绘”社会实践服务团于2017年7月8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龙凤社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系列之“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九龙坡区金凤镇共建市民学校”为主题的活动,对金凤小学优秀教师郑儒义老师进行了采访。…
川农社工打造文化课堂 小脑袋大创意
川农社工打造文化课堂 小脑袋大创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杨万里的诗句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小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自古以来,小孩就是奇思妙想的代名词,他们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