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护非遗瑰宝,壶盏另有天地
中国青年网11月26日电(通讯员:刘文杰)秉持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宗旨,2021年1月11日至1月17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弘文遗韵”调研团的队员刘文杰、汪梦瑶来到锡艺大师郭继喜家中,通过实地参观与访谈的形式对山东泰安宁阳锡艺进行系统化的认识与了解。
调研前期打基础,博览群书足了解
实践队员刘文杰、汪梦瑶在正式实践开始前做好了充足的实践准备,除了调研团多次召开线上会议说明实践过程中的主义事项外,实践队员刘文杰与汪梦瑶采用网络查询、书籍阅读等方式首先对宁阳锡艺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查阅资料实践队员得知,宁阳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至今宁阳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本领,借鉴南方锡艺成品,打造了宁阳郭氏制锡技艺。茗茶器具等文化产品也更加讲究,以郭氏锡艺酒具为上品。宁阳县文庙街道郭继喜1990年开始学艺,对郭氏锡、锯艺潜心研究,工艺精湛,主要造型有蝴蝶,蝙蝠,龙凤,荷花等。郭氏锡镶·锯技艺已有上百年历史,历经沧桑,现在弥足珍贵。宁阳郭氏锡艺第四代传人郭继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平面图案凿纹技术,使郭氏锡镶·锯技艺工艺独树一帜。
力学笃行做实践,虔诚认真访传人
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到宁阳郭氏制锡技艺传承人郭继喜先生的住址与联系方式,提前联系说明情况并进行访谈。郭继喜先生热情答应,并向实践队员详细讲解了郭氏锡镶·锯技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之后郭继喜先生向实践队员具体介绍了纯手工锡器制作流程,熔料倒进锡板,剪成相应尺寸的锡片,锤打成型,焊接成型,然后用特别工具锡旋整平光,打磨光亮,用干燥棉布抛光,直到锡器表面平整光滑,光亮如银,一件合格的锡器才算完成。
在访谈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也了解了郭氏锡镶·锯技艺的独特指出,比如,在材料方面通常采用纯度为99.9%的纯锡;在造型方面追求紧凑、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通过不同艺术手段体现作品的韵味和文化意蕴,制作技法上采用锻、錾、塑、雕、焊、镶嵌、多材质组合等技法,最终形成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身的艺术珍品,作品视觉效果独具特色。
另外,实践队员刘文杰、汪梦瑶通过访谈与发放调查问卷对锡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与认识。在锡艺的保护上,郭继喜坚持纯手工制作,不搞大规模批量生产,坚持保护锡艺做品独特性的原则。并且郭继喜也会不定期到山东省各所大学宣讲,通过介绍锡艺来鼓励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为使锡艺长久延续,加强自身造血功能,郭继喜借助网络销售锡壶等工艺制品,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锡艺之美。在锡艺的传承上,郭继喜目前收徒三人,求技者不远万里拜师学艺,郭氏教授给他们基本制锡技术,而造型设计,则由徒弟们自己体悟学习。在采访中,实践成员了解到,在当代学习传承锡艺的大多为年轻女性,可见年轻人尤其是女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技艺的意识正逐渐增强。
躬行实践观作坊,品锡壶古香韵味
访谈完毕,实践队员来到郭继喜制作锡壶的工坊参观,坊内有两大展览柜,一个用以展示古代锡壶,另一个用来放置郭氏做的锡壶。郭继喜一一介绍了各锡壶的出彩动人之处,讲述了庸和紫砂与素雅锡艺的灵感碰撞。古时的嫁妆必备,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锡制品在时代浪潮下慢慢隐去以往的光辉。在一批如郭继喜这样的传承者的努力下,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终有一天能够迎来春天。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看到了锡艺制品的精巧,听到了锡艺发展的讯息,最重要的是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匠心与信仰,传统文化滋润着他们,赋予他们生命以意义,他们也在用真心去传承这世间至美之物。我们诚挚地希望工匠与全社会携手守护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43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